孩子的成长,父母的责任

孩子的成长,父母的责任

家长们都很关注孩子的“起跑线”,

关注孩子每个阶段的大小考试,

认为这些才是对孩子一生至关重要的节点。

但是,

在这个过程中,

有两个问题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孩子情感、情绪的突发期

孩子一般在10岁左右开始有自我意识,

他们强烈需要得到父母的尊重,

需要父母把他们当作大孩子。

但很多父母不了解孩子这一心理,

仍把孩子当小孩子看待,

因此这一时期的孩子,

常常因为得不到父母的尊重和理解,

而故意与父母作对。

孩子的成长,父母的责任

这时候,

父母们不要认为孩子故意与你作对,

只是单纯的不听话行为,

其实背后隐藏着孩子渴望你理解、

渴望你尊重的深层含义。

虽然四、五年级是孩子情绪、

情感的突变期,

但这也是培养孩子,

控制自己情绪能力的关键期。

这时候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

对是非、爱好有了明显的分辨能力,

然而他们的交流、沟通能力和方式有限,

或者说不会与父母沟通,

而这恰恰是促使他们情绪恶化的原因。

孩子的成长,父母的责任

孩子厌学情绪的高发期

四、五年级是孩子厌学情绪的高发期,

很多孩子开始讨厌学习,

讨厌写作业,

甚至对父母常说的“要好好学习”等话,

也会表现出强烈的反感。

首先得让孩子知道,

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

你要为理想而学习。

很多的父母,

在孩子的学习上花了大量的心思,

但会让孩子产生一种,

“他是在为父母而学习”的误解。

父母越是逼着孩子去认真学习,

越可能给孩子创造了拒绝学习、

反驳父母的机会。

作为父母,

我们应该告诉孩子,

他们要为自己的理想而学习。

孩子的成长,父母的责任

其次父母不要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

比如说,

我们常会在生活中,

听到家长这样教育孩子:

“如果这次你考好了,你想要什么,

妈妈就给你买什么。”

“考了这么少的分,我都替你感到丢人,

你还好意思要这要那!”

这种教育只能是害了他们,

或者使他们变得越来越蛮横不讲理,

或者使他们的成绩大幅下降,

郁郁寡欢,甚至走向抑郁或自卑。

所以,

每一位家长都应该,

用平常心来看待孩子的成绩。

对待成绩不好的孩子,

家长首先不能打骂他们,

其次要鼓励他们,

帮他们分析成绩不好的原因,

帮他们找到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

孩子的成长,父母的责任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

烦恼亦随之而来。

带着爱、尊重、理解、信任、陪伴,

是孩子成长路上最为重要的元素。

作为家长的我们,

此时更应该注意,

如何在照顾他们敏感又脆弱的心灵的同时,

将他们引入正轨,

引领他们独立有爱的人。

点击屏幕顶部的红色按钮,关注我们,了解更多教育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