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援朝,中國戰死了幾萬人,最後得到了什麼?

萬曆援朝,中國戰死幾萬人,我們到底得到了什麼?

公元1592年4月12日,豐臣秀吉糾集30萬大軍,一半留守遠征基地名護屋,另一半渡過大海,直撲朝鮮。

萬曆援朝,中國戰死了幾萬人,最後得到了什麼?

兩天後,大軍開始在釜山登陸。

日軍在朝鮮勢如破竹,僅僅只用了20天時間,就攻下了朝鮮首都漢城,朝鮮國王李昖逃到平壤。

可是剛剛過去20天,平壤城被又被日軍攻破,李昖只好再次出逃,一口氣跑到中朝邊境的義州,並向宗主國大明朝緊急求援。

大明朝內閣大臣們一致認為,只要日本人不打到自己家門口,就不要去管,萬曆皇帝是個20年不上朝的甩手皇帝,但在這件事上,他的態度卻很明確,那就是出兵幫助朝鮮。

萬曆援朝,中國戰死了幾萬人,最後得到了什麼?

於是在當年7月,大明出兵了。

當時李昖告訴明朝,日軍只有2萬人,平壤只有1000日軍,所以明朝只派出了5000騎兵,可到了日本才知道,人家日軍足足15萬人,光平壤就超過2萬人。

如果很明顯,明軍敗了,副將史儒戰死,主將祖承訓率殘兵僥倖逃脫。

萬曆援朝,中國戰死了幾萬人,最後得到了什麼?

如果要接著打,朝鮮人是指望不上了,國都被人家滅了,連個敵人有多少人都沒弄清楚。

當年12月,由李如松領兵5萬,包括遼東鐵騎和戚家軍。

值得一提的是,大明出兵,朝鮮竟然不出半顆糧食。

按理說,我幫你打仗,你不給錢,總得管飯吧,就算幫你家掰一天包穀,你也得酒肉伺候呀,何況是來幫你拼命的。

而且大明特使說了,也不白要你的糧食,我們拿錢買,畢竟從大明國內運糧,路途太遙遠,成本太高了。

萬曆援朝,中國戰死了幾萬人,最後得到了什麼?

可朝鮮國王李昖告訴大明特使:“小邦土地偏小,人民貧瘠,且國俗不認貨銀之利,雖有銀兩,不得換米為軍糧矣。”

也就是說,即使明軍拿錢向朝鮮買糧,朝鮮也不買。

夠氣人的吧?

所以明軍的軍糧只得從江南太倉運至朝鮮,花費可不可謂不大。

這一仗具體是怎麼打的就不多說了,反正呀,明軍在李如松的率領下,幫朝鮮一舉奪回了平壤城和漢城。

平壤城是拿下了,大明卻付出了幾十萬兩白銀,戰死幾千人。

萬曆援朝,中國戰死了幾萬人,最後得到了什麼?

有人在國內參李如松花錢如流水,再加上主和的聲音,李如松回國了。

最後,和談變成了一個笑話,再次開打。

朝鮮國王李昖再次嚮明朝求援,明朝回覆:“宜自防,不得專持天朝。”

李昖急了,自己哪裡防得了,只好接二連三的向大明發出求救信。

萬曆皇帝被催煩了,只好再次出兵。

萬曆援朝,中國戰死了幾萬人,最後得到了什麼?

這一次出兵,明軍在朝總兵力達10萬以上。

明軍分三路陸軍和一路水軍齊頭並進,有一舉把日本人趕下海餵魚的氣勢。

就在這時,日本的實際掌權者也是這場戰爭的發起者豐臣秀吉病死了,在朝日軍一下就失去了主心骨,安全撤退成了他們的首要任務。

萬曆援朝,中國戰死了幾萬人,最後得到了什麼?

明朝兩國聯軍自然不會給日軍這個機會,緊緊的咬住不放。

聯軍中路大軍在大將董一元的率領下,和泗川的日本展開決戰。

結果因為明軍炮軍操作不當引起爆炸,日本趁機殺出,聯軍大敗,戰死3萬多人,當然這其中朝鮮人居多。

萬曆援朝,中國戰死了幾萬人,最後得到了什麼?

泗川大敗,明朝聯軍的陸地上的圍剿計劃破產。

眼看著日本人要逃走,海上的水軍立刻攔截,朝鮮方面的主帥是李舜臣,明軍主帥為陳璘和鄧子龍,而明朝的水軍,主要為當年抗倭名將俞大猷和戚繼光創下的俞家軍和戚家軍。

萬曆援朝,中國戰死了幾萬人,最後得到了什麼?

陳璘擅長水戰,而鄧子龍是當年抗倭名將俞大猷的手下大將。

明朝聯軍在日軍的必經之路露梁海峽設下埋伏,兩軍相遇,展開激戰,雙方苦戰一個夜,李舜臣和鄧子龍戰死,最後日本突圍,率殘兵退回日本國內。

這一仗,其實和大明朝沒什麼關係,但最後大明朝還是出兵了,至於原因,萬曆皇帝說得好:“我國家仁恩浩蕩,恭順者,無困不援;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

萬曆援朝,中國戰死了幾萬人,最後得到了什麼?

那麼,在這場本和大明朝無關的戰爭中,大明朝損失白銀幾百萬兩,戰死幾萬人,又得到了什麼?

一句話,大明什麼也沒到得,反而因為掏空了國力,幾十年後就滅亡了。

在這場戰爭中,大明精銳盡失,戚繼光創建的戚家軍和俞大猷創下的俞家軍,在這場戰爭中全軍覆沒,遼東鐵騎也損失不小。

而留在國內的明軍都是普通的軍隊,甚至是新兵,哪裡能抵抗得了蜂擁而來的農民起義軍和滿清軍隊?

萬曆援朝,中國戰死了幾萬人,最後得到了什麼?

再加上入朝作戰,朝鮮不提供糧晌,明軍出錢出力。

明朝後期本就不富裕,戰爭期間,每年都處於財政赤字狀態,太倉糧食庫存基本耗盡。

明朝末年,天下大旱,明軍糧倉裡竟然無糧賑災,最後導致了農民起義,斷送了大明王朝。

最讓人寒心的是,如今有些人竟然不承認當年大明朝所做出的犧牲,惡意歪曲事實,以取代我們的功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