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禁养别“走极端”,农业部领导3招点明禁养应该怎么做?

据农业农村部消息,目前我国禁养区划定基本完成,累计减少生猪存栏量3400万头。

对于设立禁养区,大多数人还是支持的,毕竟以往松散的小户养殖模式无法完全杜绝环境污染。

环保禁养别“走极端”,农业部领导3招点明禁养应该怎么做?

但随之而来的,却是盲目扩大禁养范围、粗暴强拆养殖场、甚至提出“建设无猪县”口号等极端现象。

这些极端现象的产生,令不少以往靠养殖为生的农民陷入生活困难中——失去了以往赖以为生的工作、收入较过去大幅减少,甚至连自家吃肉都成了难事。针对禁养及养殖场拆迁过程中出现的这些极端问题,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表示:拆迁不是主要的办法,更不是唯一的办法,要给予一定的过渡期。不该禁养的不能禁,防止盲目扩大禁养范围;该禁的要坚决禁,但要给予合理补偿。

于康震指出,首先是禁养区的划定要科学,不能盲目扩大禁养范围。为此,环保部、农业部联合制定下发了《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技术指南》,要实事求是,科学分析,按照标准划定。

环保禁养别“走极端”,农业部领导3招点明禁养应该怎么做?

其次是符合禁养要求的地区要充分照顾到养殖场户的合法利益,给予合理的补偿。涉及搬迁的养殖户,地方政府要积极协助落实养殖用地,指导养殖场户按环保的要求来发展生产。

环保禁养别“走极端”,农业部领导3招点明禁养应该怎么做?

第三是支持养殖场户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于康震说,对于畜禽养殖场的环保问题,要以支持和鼓励养殖场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给予一定的过渡期,要通过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引导养殖场户发展种养循环、提升粪污资源化利用的能力,以实现生产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虽然环保养殖带来的禁养行动给禁养区的农民们造成了些许的不便,但从总体上来看,农村环境随着禁养活动的展开也确实有了极大的改善,那么对于禁养,大家是怎么看呢?(呱呱三农编辑:蒿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