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产业扶贫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

尚一网讯(记者彭进军

通讯员 汪新宇)7月9日,记者从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推进会上获悉,我市产业扶贫真正做到了“乡有主导产业、村有特色产业、户有致富门路”,实现了产业扶贫由“输血型”扶贫向“造血型”扶贫的重大转变,呈现出产业带动型、土地流转型、龙头帮扶型、三产融合型、电商扶贫型的特点。

上半年,全市各级各相关部门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实施乡村振兴这一总体目标,大力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脱贫攻坚,狠抓现代农业建设,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健康的运行态势。产业扶贫上一直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确定产业发展类别、扶持项目,合理选取产业扶贫模式,真正实现对症下药、精准施策、斩断穷根、持续增收、稳定脱贫,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户问题。

桃源君和茶业在产业发展上,带动当地贫困户农民1978人抚育荒山野茶,以每亩补贴500元复垦费的标准,两年来无偿投入资金150余万元,先后为茶农和贫困户开发高山野茶3800余亩,合作社茶农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湖南浩盛生态农业以村级组织为纽带,在尧天坪镇流转土地2000多亩,村集体负责协调土地流转和用工,收取服务费用增加集体收入,同时也带动了当地17户贫困户就业,以土地流转带动当地农民增收;在龙头企业帮扶上,汉寿县华乐昌隆养猪专业合作社2016年以来自筹资金近200万元,通过“送母猪、教养猪、保收购”的精准扶贫方式,免费为529户贫困户赠送配种“龙阳土猪”母猪1316头,收到良好效果;桃源赛阳村充分利用本地生态资源,按发展规划对9个村民小组实施错位发展,打造“旅游+N”的产业体系。去年,全村实现三产融合综合收入350多万元,户均增收8500元,获评“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该村三产融合的作法得到当地百姓的拥护与肯定;如何通过互联网打通贫困地区销售网络,让特色农产品卖得出、卖得好,在扶贫过程中,市供销社和智慧民生共同打造“供销e家、智慧民生”农村综合服务平台,以电商扶贫建立了贫困村电商扶贫网点129个,实现电商扶贫收入2209万元。

我市产业扶贫创新发展模式,做到了精准施策、产业到人、人对产业,让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有了具体的产业支撑,实现了差异竞争、错位发展。“输血型”向“造血型”的这一转变已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得到实惠,发生改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