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石坝三嘉村贫困户依靠免息贷款“输血”,主动创业摘穷帽


博罗石坝三嘉村贫困户依靠免息贷款“输血”,主动创业摘穷帽

通过精准帮扶,贫困户养牛摘掉穷帽。

  “多亏了国家推出的免息贷款,孩子顺利上了大学,我自己也种着2亩多菜地,家里有了增收项目。”刚从市场卖菜回来的黄秀娟高兴地说。

  黄秀娟是博罗县石坝镇三嘉村贫困群众主动创业的代表。2016年以来,在帮扶单位广发银行惠州分行和国家扶贫政策的帮扶下,该村多个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不仅摘掉了贫困户帽子,还走上了致富康庄大道。

  免息贷款拓宽致富路

  临近谷雨时节,气温回升加快,博罗县石坝镇三嘉村田地里的谷类农作物在阳光的照耀下,绿油油一片,充满了生机。

  黄秀娟原本有个幸福的家庭,丈夫踏实肯干,一对儿女懂事听话。2013年,丈夫不幸患上尿毒症,外出务工的黄秀娟只好返回家,一边照顾家庭,一边种菜务农。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黄秀娟一个人耕种了2亩多水稻和1亩多菜地。

  2016年,黄秀娟一家被列入精准扶贫对象。在帮扶单位及各项扶贫政策和帮扶措施的帮助下,家庭收入逐年增加,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脱贫目标。

  好不容易摘掉了贫困户帽子,如何致富奔小康?黄秀娟寻思着扩大蔬菜种植规模,增加家庭收入。正当她一筹莫展时,驻村干部了解到她的难处,告知国家推出了免息贷款政策,这让她喜出望外。“这下孩子的学费和购买肥料的钱有着落了。”去年黄秀娟成功申请贷款5万元,除了一部分给孩子当学费,另外一部分用来购买种子、肥料等,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实现了她小小的创业梦。

  “现在蔬菜种植面积扩大到2亩多,根据时令来种植。”黄秀娟说,自己种植的蔬菜品质好,基本上不愁销路。

  “现在我每天到市场卖菜,每个月都有两三千元收入。”黄秀娟高兴地说,通过扩大蔬菜种植规模,家里的收入提高了,明后年两个儿女先后大学毕业出来工作,家里的负担将会减轻,未来的生活肯定越来越好。

  养牛有了一份稳定收入

  该村贫困户李志坚是一位聋哑残疾人,上有年迈父亲,下有年幼儿女,妻子又患有精神疾病,一家人的生活只能靠他独自耕种六七亩田地和打临工来维持,微薄的收入让一家人的生活捉襟见肘。

  2018年政府出台精准扶贫政策,有劳动能力贫困户最高一户可贷5万元免息贷款,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得知这个消息后,李志坚的父亲凌发章找到驻村扶贫干部,提出贷款扩大养牛规模的想法。这个想法得到了扶贫干部的支持。

  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凌发章的贷款手续很快办好,5万元贷款发放下来,他购买了一头公牛和两头母牛。

  让凌发章惊喜的是,买进黄牛后,当年两头母牛就怀孕了,到了年底产下牛崽,产下的母牛留下做种牛,公牛养一年卖掉赚了8000多元。“现在家里有三头母牛,牛生牛崽,这样每年可产两三头牛崽,牛崽长大后可买七八千元,家里每年就有一份稳定收入。”凌发章高兴地说。

  通过两年来的精准帮扶,通过卖牛崽和低保补贴、帮扶单位慰问、县扶贫项目分红等多项帮扶措施,再加上李志坚耕种田地以及打临工的收入,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去年,凌发章一家摘掉了贫困户帽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