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精准扶贫:从“输血”变“造血”

原题:邮储银行河南分行让更多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有后劲儿

金融精准扶贫:从“输血”变“造血”


金融精准扶贫:从“输血”变“造血”


邮储银行睢县支行信贷员杨淑华(右)查看蒋俊玲(左)家木耳的长势。

法治周末特约撰稿 汪俊杰

盼脱贫,想从银行贷款搞项目,又担心还不起贷。河南睢县周堂镇翟庄村村民蒋俊玲内心纠结不已,“要致富,靠项目,这个理儿谁都懂。可咱庄稼人挣钱不易攒钱难,万一赔了钱咋还?”

近年来,为确保贫困群众贷得上、还得起、赚得到,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河南省分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河南分行”)主动对接地方特色优势产业,重点支持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殖等,强化跟踪服务与监管,金融精准扶贫惠及更多村民迈上脱贫致富路。

邮储银行全程跟进助农民脱贫

放眼望去,睢县周堂镇翟庄村一座座食用菌大棚星罗棋布,走进棚内,一簇簇木耳长势正旺。

蒋俊玲正在大棚里忙着看温度、湿度,通风、洒水。“今年的行情不错,至少能收入4万多元。靠这两个大棚,俺家摆脱了过去的穷日子。”

蒋俊玲的孩子多,家庭负担重,想外出打工,可家人需要照顾。“只能指望家里的几亩地。我不怕苦,可是想赚钱难呐。”

“要想脱贫快,全靠产业带。可我没本钱、没技术,赔了可咋办?”眼瞅着乡亲们个个忙着脱贫,她的心里急得直发慌。

正为难的时候,邮储银行睢县支行信贷员杨淑华和县乡扶贫干部找上门来,“你看咱村不少人种香菇、木耳脱了贫,一个菌棚投入六七万元,银行就能给你贷5万元,没有抵押、没有担保、没有利息(财政贴息)。技术上有人带,销售上不用愁,你怕啥!”

随后,邮储银行和县里找了一家专业合作社,对口扶持、技术指导,解决了蒋俊玲的后顾之忧,她起早贪黑,一心扑在了种植上。“项目有人选,贷款有人办,技术有人教,销售有人帮。”2017年年底一算账,稳赚4万元。

“选准产业,是关键的第一步。项目选好了,收入稳稳的。”邮储银行睢县支行行长张玉红告诉记者,“从贫困户选项目到学技术、跑市场、找客户,信贷员全程跟进,一步不落。”

邮储银行睢县支行在把好扶贫产业选择关的同时,实行“四员”跟踪服务——信贷员、指导员、技术员、销售员,竭力协助贫困户规避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等,通过合作社降低农户的交易成本,确保扶贫资金安全,帮扶贫困户稳定脱贫。

“只有全程跟踪服务,才能为贫困户做些实实在在的事。遇到香菇滞销,还会利用自己的资源,帮她做宣传、找销路,确保贫困户‘还得上、赚得到’。”杨淑华说,现在自己懂技术、会销售,也算是半个专家了。

信贷帮扶,把钱用在刀刃上

丈夫3年前因病去世,家里开的板材加工小作坊关门歇业。夏邑县郭店镇何集村村民徐灵从“小老板”变成了“贫困户”,不但花光家中积蓄,还欠下10万多元的外债,“当时觉得天都要塌了”。

“自己再难,丈夫的债我来还上。”徐灵句句掷地有声。话虽然撂下,她心里也没底儿。“为了看病,亲戚朋友都借遍了,急需的流动资金至今没着落,板材加工咋开门?”

何集村第一书记成卫华得知后,迅速与邮储银行夏邑县支行信贷员孙威取得联系。“确保有脱贫意愿的贫困户,足不出村都能顺利地贷到款。”2017年,通过扶贫贷款政策,徐灵争取到第一笔5万元的贷款。

笔者见到徐灵时,她正指挥工人打捆装包。“扶贫贷款手续简单,时间又短。真是雪中送炭啊!”

在何集村,受益的不止是徐灵。邮储银行夏邑县支行开通扶贫绿色通道,自2017年向该村累计投放小额扶贫贷款110户543万元,2018年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实现整村脱贫。

金融活水不只兴了产业,还拔了“穷根”。在夏邑,邮储银行夏邑县支行健全农村信用指标、评价体系,加强与乡镇政府、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合作,与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对接,实现精准帮扶,稳定脱贫。

“在实现贫困户放心贷的同时,我们对扶贫资金、市场主体进行必要的跟踪监管,确保把钱用在刀刃上,让产业扶贫不走偏、不走样。”邮储银行夏邑县支行行长郭峰说。

 

 金融扶贫,“输血”变“造血”

“我在粉丝厂打工,每月能挣2000多元,‘苦日子’变成了‘好日子’。”夏邑县李集镇后司集村贫困户李大妈跟笔者说着话,手里的活儿一直没停。

在李集镇,尝到家门口挣钱甜头的不止李大妈一家。“厂里用工60多人,贫困户占了三分之一。”后司集村粉丝厂负责人孙攀说。

在豫东农村,有种植红薯、手工制作红薯粉丝的传统,是当地的一种传统美食。如何将这逐渐废弃的祖传手艺实现规模化生产?孙攀决定先恢复传统手工作坊,可启动资金成了拦路虎。“想贷款吧,没有抵押物或担保人,只能踏破亲朋门槛去求助。”

转机出现在2014年,邮储银行夏邑支行在河南省内首创惠民扶贫贴息小额担保贷款,并在全省推广。孙攀顺利获得了5万元贷款,企业规模逐年扩大。贷款从5万元增加到50万元。企业名气渐大,如今成了当地的品牌、旗帜。

“2018年生产粉丝500吨左右。”现在的孙攀充满了干劲,准备未来两年再扩大规模,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

“小额贷能有效破除农户的启动资金瓶颈,产业脱贫的路也会越走越宽。”邮储银行商丘市分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总经理魏博说。

邮储银行河南分行在注入扶贫资金、就地开展产业扶贫的同时,积极搭建信息互通平台,为客户提供多元服务,输入市场、技术、理念,探索出一条“输血”变“造血”的金融扶贫新路,实现产业兴旺,脱贫有后劲。

数据显示,2018年,邮储银行河南分行向河南53个贫困县(含脱贫县)投放各类贷款236.21亿元。

“发展产业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我们要为乡村产业注入金融活水,构建多元化与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让乡村产业更加兴旺。”邮储银行河南分行负责人这样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