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日军为何不全力侵占中国,反而又去打美国呢?原因很无奈

说起二战战胜国,很多网友认为中国是躺赢的,甚至觉得如果不是美国打败了日本,中国很可能已经被日本彻底占领,事实真的如此么?如果真的要说躺赢,在五大战胜国之中,法国那才算得上躺赢,全境沦陷还能混上一个战胜国的身份。相比法国,沦陷了三分之一国土,依旧在抗战的中国怎么能算躺赢呢?那中国在二战中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中国独力抗战能不能打赢日本呢?咱们细细分析。

二战中日军为何不全力侵占中国,反而又去打美国呢?原因很无奈

二战乃至二战之前,日本之所以能爆锤中国,皆是因为日本进行了工作化。因此无论是动员能力,还是军事技术,军事装备生产等等各方面完爆中国,特别是清亡以后,中国从一个瘫痪的大人,变成了一群熊孩子,自身经济和工业发展缓慢,跟日本的距离那是越拉越大,这才促使日本下决心“三月之内灭亡中国”。

二战中日军为何不全力侵占中国,反而又去打美国呢?原因很无奈

在战争之中,工业就代表了杀伤力,有工业就有飞机大炮,没工业就只有小米加步枪,有工业就有汽车坦克快速机动,没工业就只能靠两条腿跑路,有工业就能把物资用汽车铁路快速运到前线,没工业呢?人拉肩扛,补给能力极其低下。可以说,正是工业能力全面加强了战争中的装备,机动,后勤等各方面的能力,所以才有工业国吊打农业国的现象。

二战中日军为何不全力侵占中国,反而又去打美国呢?原因很无奈

可能有小伙伴就要疑问了,既然如此,那日本有着先进的工业能力,是不是理论上就能完爆中国了?不少人也正是这样想的,所以才喊出了美国拯救中国的言论。对于这种说法,我只能说,图样!工业可不是简单的你有技术有能力,就能换算到战争能力上的。一个完整的工业流程应该是这样的:获取原材料——生产成商品——商品销售赚钱——获取原材料……工业仅仅是有了把原材料加工成商品的能力,如果没有原材料,没有销售市场,工业就是死的,相当于不存在。

二战中日军为何不全力侵占中国,反而又去打美国呢?原因很无奈

正是因为工业革命之后对原材料和市场的需求,才迫使英国等西方国家展开了殖民活动。在很多人印象中殖民就是为了掠夺财富,财富等于黄金珠宝,好吧,当年西班牙就是这么干的,不过这是比较低级的方式了,工业革命之后更多的是为了掠夺原材料,加工成商品后再在殖民地销售,以这种方式把殖民的人民劳动生产出来的各类财富掠夺回本国,这就是清朝不想跟英国贸易,英国非要贸易,清朝不买它的工业品,它就卖鸦片的原因。

二战中日军为何不全力侵占中国,反而又去打美国呢?原因很无奈

那么我们回到日本,二战之中,旧的殖民体系已经开始崩溃,而日本的工业也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想要继续发展它就必须得要更大的原材料产地和更大的市场,它的目光自然就瞄到中国身上,比它落后又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哪还有比中国更合适的原材料产地和销售市场?有人说日本在东北建设的非常好,当然好了,它是给自己建的,为了更好的把东北当成它的资源地和市场,而不是给我们中国人建的。随着二战前的全球经济危机,日本经济也遭受重创,东北已经满足不了它的需求了,为了转移国内矛盾,也为了更多的资源,全面入侵中国几乎成了必然。

二战中日军为何不全力侵占中国,反而又去打美国呢?原因很无奈

战争,特别是现代战争,那打得就是后勤。随着日本战线的拉长,后勤补给压力越来越大,战争又是一个吞金兽,大量的资源投入其中连个水花都没有,日本本国的资源本来就贫乏,铁,铜,石油等战略物资大量进口,特别是石油,日本那是滴油不产啊,那日本又是从哪国进口的呢?没错,主要进口国就是所谓的“中国救命恩人”美国!

二战中日军为何不全力侵占中国,反而又去打美国呢?原因很无奈

据美国国务院1939年4月6日发表的新闻公报数据显示,1937年,日本为进行侵华战争,大量从美国囤积各种原料和用于军事工业及重工业的原材料。1938年,继续从美国进口大量的战略原料,从美国进口量所占份额极大,石油及石油制品、机器、废铁、铜、飞机、铁合金、铅、汽车分别占65.6%、67.1%、90.4%、90.9%、76.9%、82.7%、45.5%、64.7%。从1937年至1939年,日本从美国进口总额每年保持2亿多美元。其中用于作战使用的军需物资所占份额,1937年为58%、1938年为66%、1939年高达81%!可以说美国就是在背后支持日本在侵华!

二战中日军为何不全力侵占中国,反而又去打美国呢?原因很无奈

一旦失去了资源进口,日本会怎么样?其实历史已经演示过了。随着二战的爆发,1939年,美国单方面废除《日美通商航海条约》,之后又指责日本是侵略国,开始对日本进行石油钢铁等禁运,失去了资源进口,日本国内的资源只够它半年所用,石油也只够用一年,日本当下就急了,所以它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转头就打美国,因为这时候美国和英国等控制着东南亚,东南亚则是太平洋与印度洋的航运咽喉,没了这里日本想从别的国家进口资源也做不到。所以,日本偷袭珍珠港可以说是历史的必然,就算它不打美国,它也会因为资源缺乏而无力进行侵华战争。

二战中日军为何不全力侵占中国,反而又去打美国呢?原因很无奈

从另一方面讲,如果不是中国的抵抗让日本不但没能从中国掠夺到所需的资源,反而陷入了战争泥潭,日本也不会被逼得不得不进行南下策略,打算从东南亚夺取石油,橡胶,还粮食等战略物质。没错,日本当时连粮食供给都跟不上了,所以才有了“现地自活”这种奇葩政策,也就是说让侵华部队各自想办法筹粮,也因此才有了很多抗战片里,那种经典的日本人抓鸡抓猪的镜头,不抢中国老百姓的,他们没吃的啊。

二战中日军为何不全力侵占中国,反而又去打美国呢?原因很无奈

综上所述,如果不是美国等国对日本进行资源出口,日本本国是没有足够资源全面侵华的,也因此才有了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如果让日本维持当时的局面,不出几年它自己就得乖乖撤出去,虽然说“一个强盗跑到家里来,没有干脆利落的把他打倒抓住,而是拼着命把他给累得最后认输”有些丢脸,但毫无疑问,这样的胜利也是胜利!前面也说过了,妄想着以农业国在正面战场上击败工业国那是以已之短攻敌之长,用小米加步枪正面对抗飞机大炮,并且打赢,是个正常人都不会做这样的妄想吧。

二战中日军为何不全力侵占中国,反而又去打美国呢?原因很无奈

那中国在二战中的作用又有多大呢?先不说中国任由日本自由掠夺这种情况,就是日本不侵略中国,而是把所有力量用在攻击东南亚,然后利用那里的石油等资源全力对抗美国,美国的损失也将非常可怕,西海岸本土都可能遭受日本的攻击。或者日本全力对抗苏联,那苏联在日德两面夹击之下损失就可能更加惨重了,伤亡再翻一翻都有可能!

二战中日军为何不全力侵占中国,反而又去打美国呢?原因很无奈

当然,历史是不可能假设的,每个国家在二战中都扮演了属于自己的角色,只有真正看清每个国家在二战中的战略,意图,处境等等,才能更好的判断出每个国家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不能因为某国和我们一起战胜了敌人,就忘了当初它怎么支援我们的敌人的,也不能因为我们当时力量较弱就妄自菲薄,数千万军民伤亡换来的成果不容抹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