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鬧都是他們的:李清照淒涼沉痛的元宵詞

熱鬧都是他們的:李清照淒涼沉痛的元宵詞

《永遇樂·落日熔金》

(宋)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雲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這首元宵詞從內容來看,大約寫於李清照晚年,至少也是她南渡以後的作品。北宋末年的“靖康之變”改變了宋朝整個國家的命運,同時也改變了無數個人的命運。這其中,李清照是最典型的代表之一。

熱鬧都是他們的:李清照淒涼沉痛的元宵詞

李清照

南渡前,李清照過的是錦衣玉食、吟詩頌詞的安逸人生。18歲嫁給金石學家趙明誠後,夫妻恩愛,伉儷情深,一起致力於金石書畫的蒐集和整理,共同見證了東京汴梁的繁華歲月。靖康二年金兵鐵騎入據中原,詩人美好而寧靜的家庭生活頃刻破滅,不得不開始顛沛流離的動盪歲月。這期間,丈夫趙明誠在流浪途中不幸病逝,李清照帶著丈夫留下的15車古籍文物和半部沒有完成的《金石錄》,孑然一身輾轉奔波於江浙皖贛一帶。兵荒馬亂中,她隨身的古籍文物幾乎散失殆盡,而好不容易改嫁張汝舟以為後半生有所依靠時,又發現張某竟是人渣一個——根本不是為了愛情而是衝著自己手上僅剩的文物藏品才與自己結婚……為了與張離婚,李清照付出了被“收監關押”的代價……之後的生活,因為缺乏翔實史料記載,人們很難清楚地梳理。一般認為,這位中國文學史上的“千古第一才女”晚年避居浙江金華,最終在悽苦冷清中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熱鬧都是他們的:李清照淒涼沉痛的元宵詞

回過頭看這首元宵詞,上片寫元宵佳節詩人寓居異鄉的悲涼心情,著重對比客觀現實的歡快和自己主觀心情的淒涼。下片回憶南渡前在汴京過元宵佳節的歡樂心情,著重同自己當前的淒涼景象作對比。全詞今昔對照,麗景哀情相映,淺顯平易而富表現力的口語與錘鍊工緻的書面語交錯融合,寫出了濃厚的今昔盛衰之感和個人黍離之悲。“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語似平淡,實則悽苦沉痛已極,其藝術感染力如此之強,以至於南宋著名詞人劉辰翁會每誦此詞必“為之涕下”。

熱鬧都是他們的:李清照淒涼沉痛的元宵詞

李清照

品讀這首元宵詞,我常常會想起南宋另一位大詞人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在那首詞裡,辛棄疾以“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之語,將一位立於燈火零落處自甘寂寞的孤高女子刻劃得惟妙惟肖,黯然魂銷。在辛棄疾,這固然是他政治失意後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孤高品格的形象寄託;可換個角度看,燈火闌珊處的那位女子,又多像晚年寂寞孤苦的一代詞人李清照啊,元宵節對於她來說,正所謂“熱鬧都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也根本不堪有。

熱鬧都是他們的:李清照淒涼沉痛的元宵詞

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