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强人情场失意后,染上毒品,真是可悲

王琴(化名)原来的名字,在杭州四季青市场可谓掷地有声。

说起这个女老板,伴随而来的都是“牛人”、“生意天才”、“成功”等形容词,财富和名气如影随形。

她的前半生用“叱咤风云”来形容也不为过。

如果她不吸毒的话。

生意场的女强人成了女子戒毒区的骨干

杭州强制戒毒所的女子戒毒区,有一间很大的操作室,里面有几十个操作工位,每个工位都摆放着一些手工劳动的产品。

女强人情场失意后,染上毒品,真是可悲

这里是女学员们劳动技能培训的地方,她们每天会有固定的时间参加手工劳动培训。因为手工劳动的每个元件都只有小拇指大小,要把它们安装完毕,要一步一步,不能急,这些看似重复枯燥的劳动,对于戒毒学员来说,有助于集中精力,戒除毒瘾。

女强人情场失意后,染上毒品,真是可悲

一眼望去,几十个穿着统一服装的女戒毒学员坐在操作台前,有的很年轻,有的还是学生模样,有的已经是两鬓斑白。

人群中,一个中年女人随时起身,来回查看,经常停留在几位手脚比较慢的女学员身上,附身耐心手把手教:“装这个有诀窍,首先就是不能急。”

她就是王琴,穿着戒毒学员统一服装,剪一头短发,哪里还有半点在生意场上纵横无碍的霸气。

“我真是太蠢了。”说起吸毒,王琴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无穷的后悔,想用吸毒来减肥,从而保持青春,挽留濒临崩溃的感情……可能是她这辈子最痛,最荒唐,最难以挽回的错。

女强人情场失意后,染上毒品,真是可悲

被誉为杭州海外代购鼻祖

四季青最早一批先富起来的人

今年48岁的王琴说起当年,依然难掩骄傲。她出身在一个殷实的杭州家庭,父母都是企业主,家境优越,从小没为吃穿发过愁。

也许是耳濡目染,当年的王琴有与生俱来的生意敏感度。

1989年,杭州街头出现了一批统一涂装的日产面包车,那是杭州第一批出租车,刚满20岁的王琴在家里帮助下,买了两辆车跑起了出租。

“那时,开出租车可是非常了不起的,出租司机一个月挣的钱,抵得上普通工人干一年!”

在赚了第一桶金后,1990年北京举办亚运会,全国掀起一股服务业创新经济浪潮,王琴又看到了商机,快速转型,在杭州市中心投资开了一家饭店。

饭店走的是家常路线,菜色新口味好,价格却不贵,很合讲实惠的杭州人口味,在当时市场上的饭店里脱颖而出,一炮而红,生意好得不得了,她赚了个盆满钵满。

90年代,港台剧风靡一时,王琴在逛当时规模还不大的四季青市场时发现,本地的服装款式又土又难看,然而当时最受欢迎的是那些因为随着港台剧火起来的时装。

不过,这些时装多来自深圳、香港,而那边的供应商,大多是从韩国的东大门市场拿的货,但这些供应商缺乏内地市场的信息,拿货的量都很少,供不应求。

王琴又嗅到了商机,明明市场很大,为什么不能抛开那些中间商,直接去韩国拿货?

于是她独闯韩国东大门市场,看中款式,开口就要一万条牛仔裤,当时韩国店家还以为遇到了骗子。

货运回国内后,供不应求,从此王琴每周定期飞韩国、香港进货,眼光准,胆子大,生意越做越红火,成为四季青市场有名的女老板,很多二级市场的进货商看到她都要恭恭敬敬叫声姐,被同行誉为为杭州做海外代购的鼻祖。

风头一时无二。

商场得意,情场失意,就在生意一帆风顺时,她的感情生活出现危机。

王琴选择跟朋友们出入娱乐场所消遣来麻痹自己。

王琴说,那时每天睡到下午,然后约朋友喝个港式下午茶,晚上就在各种娱乐场所消遣。

她有钱,各种所谓的“朋友”闻风而来。

有一次,一个“朋友”拿出几粒药丸,说吃了以后就能忘掉那些烦恼。

“半信半疑第一次尝试。”王琴说,吃了摇头丸,配合酒吧的音乐,她不停地甩着头、那些脑海中挥之不去的糟心事,真的暂时就忘了。

可是,第二天一醒来,她感觉自己又被打回原形,为了忘记不开心,除了继续吃那种小药丸,似乎别无选择。

渐渐的,她发现自己的身体变得很虚弱,记忆力减退得厉害,说过的事情转头就忘,在店里开单子时,双手会突然控制不住的发抖。

小药丸不是忘情水,是摇头丸,她从此掉进了一个深不见底的坑。

为了减肥吸食冰毒

离婚,被警方处理,强制戒毒……

2000年,王琴因吸食毒品被警方处理。从戒毒所出来后,她决定重新再来,认识了第二任丈夫,可是又遇到了感情危机。

这个在生意场上从不言输的女强人,心灰意冷之余,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为什么?难道是自己不够漂亮?

一个“朋友”的“朋友”对她说,以前的摇头丸会上瘾,对身体也不好,现在有个东西叫冰毒,比摇头丸更嗨,不会上瘾,最重要的是还能减肥。

“减肥”两个字击中了王琴的心。

审视自己略微发福的身材,加上“朋友”的怂恿,她再一次接触毒品,这次是冰毒。

渐渐的,她无法控制自己,几乎每次隔三四天,就要吸一次毒,吸食的剂量也越来越大。

“确实瘦了,但我整个人也差点毁了。”王琴说,人瘦得皮包骨头,脱了形。

有一次,她吸毒后连续玩了七个小时手机上的消消乐游戏,直到手机没电,走到卫生间,呆呆地看镜子里的自己,不敢认。

形销骨立,皮肤青白,眼神涣散,“像个鬼一样。”

王琴深知再继续下去,这一生彻底完了。想到儿子还未成人,王琴说,自己不甘心啊,可就是无法控制。

毒品像魔鬼,一旦碰了,就深陷沼泽无法自拔,无数个夜晚,她在和魔鬼搏斗之后,败下阵来。

要重见天日

只有戒毒这唯一出路

2017年8月,王琴拖着几乎被蛀空的身体准备去韩国进货。

去机场的路上,王琴接到派出所的电话,让她去过去一趟。王琴说,她知道派出所是定期对她这样的吸毒前科人员进行尿检,如果尿检呈阳性,她会被送往杭州市戒毒所进行强制隔离戒毒,可就在不久前,她刚刚吸过毒……

“我一路非常纠结,要不要去。”王琴说,她知道去派出所意味着什么,快到机场时,她让司机调转车头,去派出所。

“想明白了,这可能是我重见天日的唯一办法。”

随后,她被送往杭州市戒毒所强制戒毒。在戒毒所里,她拿出了做生意的拼劲,对自己要求特别高。

管教说,她很努力,也很积极配合,能吃苦,决心大。

经过一年多的强制戒毒,王琴的身体逐渐恢复,人也胖了,精神头也回来了,凭借专业知识,还成为了业务骨干。

管教说,再过几个月,她就可以出去了,只要管住自己不复吸,很有可能彻底摆脱对毒品的依赖,生活会逐渐走上正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