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才把诏书写好,大臣就一把夺过撕得粉碎,皇帝大喜:忠臣啊!

问题:如何才能每天读到这样的故事?

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夺取曹魏政权之后,一开始发愤图强,后来却也荒废了。更可怕的是,司马家似乎一代不如一代,晋朝很快就出现亡国之气了。东晋时期,更是颓废衰败,很多皇帝成了花架子,权柄被一些大臣把控。

桓温是一个军权在握的权臣,他废了司马奕,把司马昱送上了皇位。司马昱是因为桓温的扶持才上台的,对其政治手段非常害怕。在位期间,几乎对桓温是言听计从,生怕哪件事做了让桓温不高兴,也把他给废了。

皇帝才把诏书写好,大臣就一把夺过撕得粉碎,皇帝大喜:忠臣啊!

由于长期压抑,身患重病,司马昱自感活不了多久了。于是,开始想着如何交代后事。而恰巧这个时候,桓温不在京城。于是司马昱连续下了几道圣旨给桓温,让其回朝辅政。可桓温骄横惯了,对皇帝的圣旨懒得理睬。

司马昱只得将11岁的孩子司马曜立为太子。但是11岁的小孩,怎么会处理朝政呢?桓温毫无疑问一定是辅政大臣了。司马昱自知自己都玩不过桓温,更何况自己年纪尚小的孩子呢。因此非常害怕桓温会杀了儿子,自己当皇帝。于是在遗诏中写道:少子可辅则辅之,如不可,君自可取之。实际上是想以此未退为进,保全自己的儿子。

皇帝才把诏书写好,大臣就一把夺过撕得粉碎,皇帝大喜:忠臣啊!

可是,正当司马昱写好诏书,准备让人去传旨之际,中书令王坦之过来了,只见他一把夺过皇帝手中的诏书,十分生气地将它撕得粉碎。而司马昱见此情形,却没有一点生气的意思,反而由衷感到喜悦:虽然皇室衰落,但是还是有忠臣在侧啊!

王坦之撕完生气道:大晋江山是宣皇帝司马懿得来的,陛下凭什么要转送他人呢?司马昱听后,只得无奈地说:你说现在还能怎么办呢?

尽管司马昱十分软弱,但是在王坦之等忠臣的谏言下,还是克服了自己的胆怯,重新拟定诏书。后来的诏书中,气势和语义都更加坚定,只说了一句:国事一禀大司马(桓温),如诸葛武侯故事。也就是要桓温温,要如诸葛亮对刘禅一样忠心辅佐,不要有非分之想。

皇帝才把诏书写好,大臣就一把夺过撕得粉碎,皇帝大喜:忠臣啊!

没多久,司马昱就死了,司马曜登上皇位。桓温也很快就显示出取而代之的野心和行径,但是却被王坦之等忠臣成功破坏了,公元373年,桓温抱憾而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