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德統一對德國政治經濟帶來什麼影響?

漢東高育良409


二戰後的德國由美、蘇、英、法四大戰勝國分區佔領。隨著戰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陣營和以蘇聯為首的東方社會主義陣營之間冷戰對峙的格局逐漸形成,雙方都加緊在自己的佔領區內扶植親近自己的勢力:1948年6月美、英、法三國繞開蘇聯發行了僅限自己佔領區流通的"D"版馬克,蘇聯見狀以在蘇佔區發行"F"版馬克作為回應。隨即美、英、法三國將自己的佔領區合併舉行選舉產生了新政府,而蘇聯方面也在自己的佔領區扶植了一個服從於蘇聯的德國政府,至此東、西兩個德國分裂的狀態形成:由美、英、法三國扶植的資本主義陣營的德國的正式國名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因為位於西部,所以一般簡稱西德;而由蘇聯扶植的社會主義陣營的德國的正式國名為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因為位於東部,所以一般簡稱東德。

1989年9月下旬東歐社會主義陣營的捷克斯洛伐克等國相繼發生政壇劇變。東德隨即停止了與捷克斯洛伐克之間的互免簽證交通,同時嚴格限制西德公民進入東德。此舉激起了東德人民的示威抗議浪潮:1989年10月7日在東德建國40週年的國慶日上東德的萊比錫、德累斯頓、波茨坦、馬格德堡、耶拿等各大城市相繼爆發了不同規模的抗議示威,在首都柏林國慶慶典會場附近7000餘名市民聚集抗議,並與警察爆發了衝突,數百人被捕。這種全國性大規模的群眾抗議活動在東德歷史上尚屬首次,與此同時同屬東歐社會主義陣營的匈牙利和波蘭的政局也發生鉅變,匈牙利甚至開發本國邊境准許東德公民經由匈牙利領土進入西德,這樣一來東德方面原本為防止本國人口外流而修建的隔絕東、西德的柏林牆就形同虛設了。

1989年11月9日東德政府在各方壓力下宣佈開放“柏林牆”。以此為標誌東德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時代:1990年3月18日東德舉行議會選舉,組成了以德梅齊埃為總理的由基民盟、自由民主聯盟和社民黨組成的聯合政府。聯合政府上臺後實行市場經濟,由此開始了東德經濟私有化的進程。5月18日東德聯合政府同西德方面簽署關於建立貨幣、經濟和社會聯盟的國家條約,隨即東德引入了西德馬克,從而形成了雙方的經濟及貨幣大聯盟。同年8月東德人民議院決議東德併入聯邦德國並於8月31日同西德方面正式簽署兩德統一條約。10月3日東德正式加入聯邦德國:原來東德的憲法、人民議院、政府自動取消,原14個專區為適應聯邦德國建制而改為5個州。

兩德統一曾一度為德國經濟帶來沉重負擔——柏林大學曾就此發表文章聲稱:兩德統一的經濟代價約為一萬五千億歐元,比全國的國債還多。兩德統一後西部實際上一直在為發展相對滯後的東部輸血,然而東西部之間的差距不僅沒有縮小,反而在日益擴大。事實上這並不僅僅只是一個經濟問題,也導致了德國東西部之間民眾心理的隔閡。儘管如此兩德統一還是為德國帶來了充足的高素質勞動力,如今的德國儼然成為歐洲經濟的發動機,與此同時統一也令德國的政治軍事影響力明顯提升。

冷戰時期的東德儘管同西德比起來有明顯的發展差距,但仍是東歐社會主義陣營國家中發展最好的國家:1950年東德的農業生產已恢復到戰前水平。1951年東德開始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年東德全民經濟成分就佔了工業總產值(不包括建築業)的78.9%。1960年民主德國又實現了農業生產公作化。1963年東德提出了“新經濟體制”的指導方針,1971年德國統一社會黨八大提出了“在高速度發展社會主義生產、提高效益、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方針。此後10年東德的勞動生產率平均增長5%,國民收入平均增長4.6%。東德因此被稱為"社會主義櫥窗"。統一後的德國在經濟上依託有利的地理位置和重工業基礎實現的經濟騰飛不能說和兩德統一後的經濟互補無關。而用一個聲音說話的德國顯然在國際上具有更大的政治影響力。用昔日聯邦總統魏茨澤克的話說:“我們能在沒有政府合約協定、沒有憲法約束及議會決議的情況下溫馨完成統一大業是多麼美好的事。它如實體現了良好的國民素質。”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希特勒領導的納粹德國戰敗,德國被西方盟軍和蘇軍四個國家分別佔領,德國也隨之分為聯邦德國(西德)和民主德國(東德)兩個國家。然而在1990年10月,作為冷戰前沿陣地的西德和東德,以不流血的和平方式迅速完成合並,實現了國家民族的統一。隨著柏林牆的轟然倒塌,標誌著德國的統一已經冷戰的結束。兩德統一在世界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它產生了一系列深遠的影響。

首先,兩德統一為德國帶來了地緣政治上的巨大優勢,某種程度上提升了德國的國家地位。統一後的德國迅速成為了歐洲一體化的推動者,德國成為歐盟經濟實力最強大的成員國,同時德國也成為了歐盟內部事務的主導者。面對歐債危機、難民危機以及烏克蘭危機,德國都積極的承擔起更多的國際責任。

其次,統一後的德國經濟貿易出口位居世界第一,德國更是被稱為為“出口冠軍”。德國的貿易順差也在不斷地增加,另外,德國還是G7(全球最發達的八大工業國)成員國。

最後,統一後東德的經濟發展緩慢。東德和西德人經常互相指責,西德人指責東德拖了西德經濟的後腿;而東德人則指責西德對東德採取的經濟政策有誤。

如今,德國儼然成為歐洲經濟的發動機,德國還贏得了周邊國家的信任和歡迎,德國正在不斷地享受著統一所帶來的種種紅利,儘管還存在著種種問題,但是德國人統一的意志從來沒有改變過。


環球網


說起兩德,不得不說冷戰時期著名的標誌性建築:舉世聞名的柏林牆。

二戰結束後,美英法蘇四國佔領全德。美英法佔領的三個區域稱為聯邦德國(西德),蘇聯佔領的區域稱民主德國(東德)。至此德國一分為二,門戶獨立。

蘇聯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美英法是資本主義國家;東德按蘇聯模式實行社會主義,西德則實行資本主義。

一個德國一分為二,自立門戶實行兩種完全對立社會制度,這是較量是競爭,全球人心中無底卻無言拭目以待。

東德於1949年10月7日建國,但東德人抑或對一個嶄新的社會制度卻充滿焦慮和恐懼,紛紛從東德逃往西德。鑑於此,東德於1961年在自己境內的柏林市區修築了一道高2米長達155公里、牆上布鐵疾藜的牆。這牆正式名稱為反法西斯防衛牆,因建在柏林市區,又稱柏林牆。此牆修建的目的既是阻擋社會主義制度下的東德居民投奔資本主義制度中的西德,又是阻擋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的西德人跑到東德沾社會主義的光。

由於柏林牆修建,不少德國家庭骨肉分離。

但許多人東德還是千方百計欲翻越這堵冷酷無情的隔離牆。有人從上面打主意,有成功越過了;有不成功的,死亡了或又被抓了回去。據統計東德存在期間,先後約5000人嘗試翻越柏林牆!

有個人異想天開從牆下挖地道,從1962年動工一直偷偷摸摸堅持不懈挖。地道挖成功時已經是1990年2月底。這距東德和西德合併僅僅幾天。這是喜劇還是悲劇?!

東德和西德從各自另立門戶後一直明明暗暗較勁。1955年東德加入華沙條約組織,西德則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在社會主義陣營中,東德的經濟、文化、體育均處於領先地位;在資本主義國家中,西德後來居上硬躋身於發達國家前列。

東德和西德在整個冷戰時期相互對峙,一爭高下。

在蘇聯解體前夕,東德和西德經談判於1990年10月3日兩德統一。人為地把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城市分為相互隔離的柏林牆被拆除了。

兩德統一對德國政治經濟的影響重大而深遠:在國際上德國因統一地位大大提高,國際聲望上了大臺階,話語權更具份量;尤其是歐盟成立後德國儼然成了歐盟領袖。在經濟上如虎添翼,在全球國家徑濟實力排行榜上,它處在前四。

兩德的統一,無論對德國,對整個世界的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及世界秩序、和平不無裨益。


北斗星2013727


兩德的統一造就了今日強大的德國。


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併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結束了長達40多年的分裂。

1945年二戰結束後德國便被美、蘇、英、法四國瓜分佔領,以後美、英、法聯合成立起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蘇聯再其佔領區成立起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聯邦德國(簡稱西德)在政治、經濟上效仿美、英實行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制度,並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併成為歐洲共同體創始國之一。

民主德國(簡稱東德)在政治、經濟上效仿蘇聯,實行社會主義的政治經濟制度,並加入華沙公約組織。這也加劇了兩德對立。

東德和西德在其後的四十年中都成為獨立的國家,活躍在國際舞臺上,但其背後都少不了美、蘇兩國的支持。

隨著蘇共領導人戈爾巴喬夫所倡導的“新思想”和積極緩和與西方的關係也促進了兩德統一。

東德在統一之前經濟建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得益於生產資料國有制和計劃經濟的實施。發展速度高於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也高於蘇聯和東歐其他國家。1980年國民生產總值按人口平均計為7180美元,是東歐國家中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國家。國民經濟部門結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工業比重上升,農業比重下降,成為比較先進的社會主義工業國。這也為統一後德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基礎。

統一後的德國在經濟上依託有利的地理位置和重工業基礎,經濟再次騰飛,一躍成為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這與兩德統一後的經濟互補不無關係。

統一後的德國用一個聲音說話在政治上更成為歐共體(歐盟)的主導者,與法國齊頭更有壓蓋之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