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这个贤淑皇后无过被废,后来连皇帝都后悔了:当时年轻不懂事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皇帝就是全天下的最高统治者,所以也被称为天子。天子管理万民,自然也就成了人们纷纷模仿的对象,所以皇室的一言一行必然是极其谨慎的,这就好比我们现代的明星效应,如果一不小心成了反面教材,那是要背负万世骂名的。在明代,皇帝虽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有些事情也不是能随便做的(想做也不一定能做成),比如说要废太子,换皇后等等,那必须要经过一系列程序才能够达成。据不完全统计,在明代近三百年的历史之中,被废掉的太子有且仅有一位(早夭的不算),而被废掉的皇后也只有四位而已。今天我们故事的主角就是其中第一位被废掉的皇后,她的名字叫做胡善祥,是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一任皇后。

明朝这个贤淑皇后无过被废,后来连皇帝都后悔了:当时年轻不懂事

胡皇后

明朝防止外戚干政,所以皇后往往会从民间挑选,胡善祥原本只是一个叫胡荣的锦衣卫百户(靠大女儿进宫之后才谋得的差事)的第三个女儿,没有人会想到她日后还会成为皇后。而且原本当时的皇太孙朱瞻基已经有了一个青梅竹马——和他一起长大的孙氏,两人感情非常好。朱棣在位时,下令给皇太孙选妃,掌管天象的司天监报告说皇太孙妃应该是在济宁,于是永乐皇帝便派人专门到济宁去为皇太孙选妃,结果恰好就选中了胡善祥。虽然朱瞻基喜欢的是孙氏,但是又不敢忤逆皇帝爷爷的圣意,只得默默地接受了这个结果。朱棣去世后,朱瞻基成了太子,胡善祥顺利成了太子妃。不久,只做了八个月皇帝的明仁宗朱高炽也去世了,朱瞻基继位为皇帝以后,胡善祥也就自然成了皇后。

明朝这个贤淑皇后无过被废,后来连皇帝都后悔了:当时年轻不懂事

胡皇后剧照

朱瞻即位后,最为宠幸的还是他青梅竹马的孙氏,而且孙氏也给他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叫做朱祁镇(即后来的明英宗,后世也有朱祁镇并不是孙氏亲生的说法),如此一来,本就不太喜欢胡皇后的朱瞻基在高兴之余就产生了立孙氏为皇后的想法。要立孙氏,那就必须得先废掉胡皇后,但是在当时想废除皇后可没那么简单,再加上胡皇后素有贤名,把后宫治理得井井有条,并没有任何过错,所以这其中又增加了一层难度。

明朝这个贤淑皇后无过被废,后来连皇帝都后悔了:当时年轻不懂事

胡皇后剧照

朱瞻基仅仅是把这个想法表达了出来以后,便遭到了全体大臣的强烈反对!没办法,朱瞻基亲自来到胡皇后的寝宫坤宁宫,劝说希望她能够主动申请废除自己的后位,理由是没能为皇帝生出儿子,深感自己的德行不配再为皇后。胡皇后虽然心里一万个不愿意,但是又能怎样呢?只得乖乖照办,这一招果然奏效,朱瞻基顺利达成了更换皇后的目标。

明朝这个贤淑皇后无过被废,后来连皇帝都后悔了:当时年轻不懂事

明朝皇帝像

配合皇帝演了这一出戏以后,胡皇后一度心灰意冷,退居长安宫,做起了一名道姑。无过而被废,此事得到了张太后(朱瞻基母亲)的深切同情,再加上本来就喜欢贤淑的儿媳胡善祥,每当皇宫内部有宴会时,张太后都会亲自将其接回,而且为她安排的位置比现任皇后还要好,以表示对她的肯定。没想到婆婆对自己这么好,胡善祥顿时感觉有了精神支柱,这恐怕也成了她选择继续活下去的理由,毕竟由皇后到庶民,很多人都受不了这个打击。

明朝这个贤淑皇后无过被废,后来连皇帝都后悔了:当时年轻不懂事

胡皇后做起了道姑

实际上,素有贤名的胡皇后被废,不只是博得了太后的同情,天下人都纷纷感到惋惜,后来连朱瞻基本人都觉得很后悔,据历史记载:“后无过被废,天下闻而怜之。宣宗后亦悔。尝自解曰:‘此朕少年事。’”意思就是说,都怪自己当年少不更事啊。

明朝这个贤淑皇后无过被废,后来连皇帝都后悔了:当时年轻不懂事

胡皇后道姑打扮

张太后死后,胡善祥也在第二年便由于悲伤过度而去世了,当然只是被以妃嫔的规格葬于金山,赐号“静慈仙师”。直到二十多年以后的明英宗时期,她才又终于被恢复了皇后的地位,上尊谥曰“恭让诚顺康穆静慈章皇后”,胡善祥在天之灵也算是得到了些许安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