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改後到基地任職,他們都經歷了什麼?

美國作家斯賓塞·約翰遜在《誰動了我的奶酪》中曾說過:“如果你不改變,你就會被淘汰”。面對部隊的改革浪潮,“改變”已然成為眾多官兵近幾年自己的主旋律,從熟悉的工作到陌生的崗位,從熟悉的環境到陌生的氛圍。在東部戰區陸軍某綜合訓練基地學兵六營裡也有著這麼一群人,在單位成立後用著自己每天的變化影響著身邊人,感染著同行者,打動著過來人,他們看著單位每天點滴的變化,單位也用每天的改變默默影響著他們。

蔣李旦:基地成立前一直擔任基層連隊指導員。基地成立後,歷任副營長、新訓女兵連連長、營教導員。

軍改後到基地任職,他們都經歷了什麼?

“從連主官到營主官,這一字之差的變化背後,是組織領導的充分信任,是能力要求的不斷提升,更是基地改革進程中對自己的考驗與要求,看著單位在成立的後日新月異的變化,自己時刻感到本領恐慌,如履薄冰,深怕自己的腳步趕不上單位的發展,自己的能力達不到單位的要求,自己的思路達不到單位的規劃。”

軍改後到基地任職,他們都經歷了什麼?

▲ 蔣李旦正在組織全營教育

現學兵六營教導員蔣李旦,在改革之前一直在基層連隊擔任著連隊指導員,支部書記。基地成立後,雖然職務晉升了,軍銜調整了,但這些並沒有給他帶來多少喜悅,反而讓他感到壓力與日俱增, 除了幹好日常工作外,軍事體能、戰訓法研究、軍事專業考核等都成為日常訓練學習的必修課,他房間的燈滅的更晚了,案頭的材料更厚了,他常說:單位的調整改革是機遇更是挑戰,只有跟上單位的步伐,才不至於被淘汰。

劉凡:基地成立前在政治部門任宣傳幹事,基地成立後,任基層學兵連連長。

軍改後到基地任職,他們都經歷了什麼?

“崗位變了,專業變了,熟悉的工作方式更是徹底改變了,這不僅是崗位的需求,能力的需求,更是基地對於自己的需求。面對新單位對自己提出的要求,面對新環境對自己提出的挑戰,除了咬緊牙關埋頭苦幹,撲下身子刻苦訓練,並沒有什麼捷徑可走。”

軍改後到基地任職,他們都經歷了什麼?

▲ 劉凡在進行單槓練習

現學兵六營22連連長劉凡,在新單位成立後,身份有了180度的改變,從原來的機關到現在的基層,從原來的政工幹事到現在的軍事主官。至今劉凡仍記得自己剛當連長時,在一次上級組織的緊急拉動考核中,因為自己組織的失誤導致全連考核成績不理想。由此他深刻認識到不經歷思想轉型就適應不了現在崗位,不去啃硬骨頭就練不出好牙齒,特別是在基地成立後將“戰”字擺在首位,將“練”字列為重點,作為一名軍事主官更是要求自己體能素質首先要過硬,劉凡常常覺得一天時間不夠用,恨不得每天按秒算。

印幸兒:基地成立前為某海防旅基層指導員,基地成立後,任基層學兵連指導員。

軍改後到基地任職,他們都經歷了什麼?

“從海防旅到訓練基地,整體環境氛圍‘同’中有‘異’。‘同’是嚴格管理,精細訓練,戰味十足;‘異’是一個是‘野’味更足,一個是‘研’味更濃。”

軍改後到基地任職,他們都經歷了什麼?

▲ 印幸兒正在組織連隊教育

現學兵六營23連指導員印幸兒,在新單位成立後,從海防旅交流至基地,從原來的作戰單位到現在的培訓機構,雖然從事了4年的崗位沒變但大的環境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來基地之前都說訓練機構較輕鬆,部隊管理較鬆散,可印幸兒來了以後才發現外界的傳言都錯了,工作標準一點不低,素質要求一點不弱,專業能力要求很高。他也從最初覺得自己可以鬆口氣,歇一歇的想法,轉變到現在抓緊時間學專業,固強補弱練技能。專業都不會怎麼帶部隊,素質都不強如何考基層,雖然自己是一名政工幹部,但軍事能力的考察更不能放鬆,每月一小考,每季度一大考,這不僅是基地對於每一名政工幹部的要求,更是現在的崗位對他們的要求。

李良正:基地成立前一直擔任士官教員,基地成立後,任基層學兵連分隊長兼士官教員。

軍改後到基地任職,他們都經歷了什麼?

“雖然崗位在變但使命不變,雖然身份在變但任務不變。現在作為連隊分隊長對於自身要求更高了,不僅要會教學,現在還要會管理,不僅要專業能力強,現在體能素質更不能落,無論培訓新兵還是培訓學兵,軍事素質是基本,文化素質是階梯,專業技能是發展,只有我們不斷改變才能不被環境所淘汰。”

軍改後到基地任職,他們都經歷了什麼?

▲ 李良正正在組織學兵教學

現學兵六營23連分隊長李良正,在基地擔任分隊長之前是一名從事12年報務專業教學的士官教員,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成果豐碩,然而在新單位成立後,他立刻轉身,投入一線,擔當起了連隊的分隊長,新兵連的排長,現在又兼任報務專業的教員。身份的來回變化讓他深刻認識到作為一名基層一線帶兵人能力要求之高,作為一名士官分隊長的責任之重。作為新兵排長,他要時時刻刻衝在前面;作為連隊分隊長,他要分分秒秒心繫連隊;作為教員,他要兢兢業業備課施教,身份的多面雖開始讓他有所不適,但環境的改變與基地的發展讓他不得不離跳出原來的狀態,打起12分的精神面對每天的挑戰。

魯曉飛:基地成立前一直擔任單位士官教員,基地成立後,任基層學兵連分隊長兼士官教員。

軍改後到基地任職,他們都經歷了什麼?

“雖然我以前是士官教員,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但現在崗位的要求讓我時刻有著本領的恐慌感,新職能任務的迎面而來,各類崗位的補充調整需要我們整裝待發,管理與教學雙重任務讓我無法滿足於現有能力水平,‘兵頭將尾’要求我要從每一個細節做起,就像從新當一次新兵。”

軍改後到基地任職,他們都經歷了什麼?

▲ 魯曉飛正在認真聽課

現學兵六營22連分隊長魯曉飛,在基地擔任分隊長之前同樣是一名多年從事通信專業教學的士官教員,在基地成立後,他從三尺講臺邁向了出謀劃策的營參謀,又到現在,成為連隊一線學兵連分隊長。這一年的變化讓他深刻感受到基地轉型升級後對於士官隊伍能力素質要求的提升,深刻感受到自己能力素質中的不足,在教學中理論緊密聯繫實際,創新教學方法;在管理中豐富管理技巧,有效心理疏導,“帶兵出精兵,研究出精品“已成為連隊對於自己新的要求。

李森:基地成立前擔任警衛班班長,基地成立後,任新兵連排長、營首席“四會”教練員。

軍改後到基地任職,他們都經歷了什麼?

“身份一次的變化首先是因為基地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臺,創造了發現人才的機會,過去的一年雖然自己取得了不少榮譽,也獲得了不少獎項,但我深知能力的欠缺與水平的有限,無論環境怎麼變化,崗位怎麼變化,不斷進步是永遠不會變的,未來的日子還長,加油吧,李森!”

軍改後到基地任職,他們都經歷了什麼?

▲ 李森正在進行力量訓練

現學兵六營23連分隊長李森,在基地擔任分隊長之前只是一名警衛班班長,在基地成立後,通過他的不不斷努力,接連擔任新兵連排長、營首席“四會“教練員,並於去年年底榮獲優秀士官,記嘉獎一次。李森去年榮獲不少獎項,也收穫不少讚譽,但他總是抱著一顆感恩的心,懷著不忘初心的情。他知道沒有基地這樣的平臺就沒有他的成績,沒有連隊給的機會他也就少了很多機遇。現在的他還是抱著這樣的心態,他覺得只有在學習中不斷進步,只有不斷向自己的極限發起挑戰,才不算白白浪費這短暫的軍旅生涯。

軍改後到基地任職,他們都經歷了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