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帶出的國寶,日本高價購買被拒,上交國家卻提一個條件

文物是文化的傳承,更是民族智慧的結晶。但是,因為近代中國一直處於戰亂之中,造成大量珍貴的文物流落海外。

從鴉片戰爭開始,因為科技和制度的落後,成為列強口中的肥肉,領土主權不斷的喪失,靠著堅船利炮,打開中國的大門。大量的外國人打著傳教和經商的名義來到中國的民間,進行各種方式的掠奪,其中文物是他們最為眼熱的東西。

正是在他們的不斷巧取豪奪下,大量的珍貴文物被帶到海外,進行各種販賣而謀取利益。隨著如今國力的增強,寶貴的文物以各種方式迴歸祖國。

溥儀帶出的國寶,日本高價購買被拒,上交國家卻提一個條件

王安石又被稱作王文公,是北宋非常傑出的改革家,他在皇帝的大力支持下,進行性全國性的變法運動,雖然在他的改革下,國家的國力更加的強盛,但是因為保守派的強力抵制,最終的變法只能失敗。

失敗之後的王安石,辭去自己宰相的職位,回到自己的老家,安心的進行學術研究,文學上的成就讓王安石成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但是,新法最終幾乎全部的被廢除,王安石也鬱悶而死。

關於王安石的詩文,北宋的時候曾經被人編成書冊,但是如今早已經因為戰火幾乎消失的無聲無息。

溥儀帶出的國寶,日本高價購買被拒,上交國家卻提一個條件

如今關於王安石的詩文流傳下來的都是刻本的殘本,原本龍舒本的《王文公文集》是完整的保存在清朝的宮廷之中。但是在民國13年,末代皇帝溥儀在被逐出紫禁城皇宮之前,悄悄的將文集偷盜出宮,然後流落到文物市場上。

隨後,整本的文集被一分為二,一部分最終流落到日本東京宮內省圖書館,而另一部分被古董行收藏。幾經週轉最終文集殘卷還有王安石行書版本的《楞嚴經旨要》,被收藏家王南屏收藏。

日本的得知殘卷在王先生手中,幾次高價購買都被王先生嚴詞拒絕。最終,1981年王南屏先生決定把兩件文物捐贈給國家。但是,他還是有條件的,那就是希望可以把老家的200多件明清的書畫運到香港。

最後,1985年為上海博物館為了不讓國寶級文物流落海外,對王老先生老家的200多件文物進行鑑定。最後又慎重的上報國家高層,最終才同意進行交換。

溥儀帶出的國寶,日本高價購買被拒,上交國家卻提一個條件

可是,不幸的是,王老還沒交換完成就去世了。他臨終留下遺言:此卷將送還內地,不應流落外人之手。

最終,還是圓滿的完成交換,兩件國寶迴歸祖國。但是,對於交換是不是值得,有人提出異議,你認為交換的值不值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