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音樂》擁有騰訊這座大山,能做好版權,卻為何感覺做不出網易雲音樂一樣的運營?

都市音樂電臺


倒不是QQ音樂做不出網易雲音樂那種風格的運營,主要還是產品定位、用戶群體和發展路徑的區別,使得QQ音樂不適合模仿網易雲走音樂社區的路子。

QQ音樂創建於2005年,進入音樂市場較早,憑藉QQ龐大的用戶基礎搶佔早期PC端用戶。之後移動互聯網盛行,QQ音樂推出移動客戶端,其傳歌到手機等功能將PC端老用戶順利過渡到移動端。而後,在版權之戰中,騰訊花了重金簽約音樂製作公司,壟斷音樂市場90%左右的歌曲版權,為QQ音樂提供了龐大的版權儲存。

而在這十多年的時間,QQ音樂在音樂播放器上的定位也已經固化,所以,QQ音樂如果模仿網易雲音樂,實則與其定位衝突。而且模仿他人,也讓其在線音樂第一的名頭不太好看。

其次是用戶群體,QQ音樂用戶集中在30-49歲年齡段,其中以30-39年齡段的用戶數量最多,佔總體用戶數量的42%。男性用戶多於女性用戶,比例大致為6:4。這些70、80後的主流用戶,他們對在線音樂平臺的使用習慣早已形成,他們更多的是把這些音樂產品當做工具,並不在意會不會產生音樂共鳴。

所以說,即使QQ音樂要做音樂社區也必然要面臨著一大風險,就是龐雜的用戶群體,很可能讓這個音樂交流的社區氛圍不大理想。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雖然外界對網易雲音樂讚譽有加,但實際上商業化更成功的是QQ音樂。目前為止,幾乎沒有一家獨立的流媒體音樂服務公司能實現盈利。但QQ音樂卻是個例外。

QQ音樂發展到現在,已經擁有兩種商業模式:一種是比較主流的廣告營收,一種是騰訊自有的會員模式,無論廣告的收入還是會員收入,QQ音樂都有完善的商業模式運營經驗。


歪道道


感謝您的閱讀!

QQ音樂差嗎?那麼,你可以看看這張統計圖:2018年5月,QQ音樂的用戶活躍度達到了1.95億;僅次於被大家詬病的酷狗音樂,而網易雲音樂,卻位居第四。活躍度只有QQ音樂的三分之一。

但是,用戶活躍度不高並非壞事,可是網易雲音樂的口碑非常好,這裡成了文藝分子的聚集地,當這個氛圍組成後,它確實形成了氣候,我記得在許飛的《父親寫的散文詩》中,就有網友說,父母都來自農村,人家說什麼都信,唯獨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會比別人差!
這些看似酸酸的文字,瞬間打動聽歌的心。其實,QQ音樂並非做的不好,只是文青們都聚集在了網易雲音樂而已。

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差別呢?

  • 網易雲,將評論做出了特色。它已經不單單是音樂播放器,更是有情感共鳴的音樂社區。
  • 音樂App的UI 設計、個性化推薦等等表現突出,更具有特色。
  • 服務優秀,通過勤勞的管理員團隊。能夠讓網易雲音樂更好。

QQ音樂因為廣大的用戶團體能夠活躍度高,但是缺乏網易雲的特點,這才是QQ音樂不能做好的原因。


LeoGo科技


現在還吹網易雲?我用網易雲這麼多年,現在的網易就是垃圾!

所謂音樂人,多少盜版抄襲,出的全是低俗土嗨。

什麼?評論?編故事誰還不會。


有話與世界說


各有千秋和有優勢,自己適合什麼就聽什麼。

酷狗:優點就是歌多,個性皮膚和板面較為舒適,智能推薦你喜歡的歌曲和音效,缺點重要的歌曲一到關鍵時候沒版權,評論區人多,其次就是一般不會給你智能推薦你想關注的歌手,你也不知道你喜愛的歌手發新專輯。

QQ音樂:騰訊專屬,當然開會員才會讓你暢通聽曲,其次版權收回的多,畢竟酷狗是後面被騰訊合併的,版權上會注重在QQ音樂上。但酷狗用戶數量還是超QQ音樂很多。原因是大多數人對騰訊公司的印象😂比如我:騰訊公司賺錢太坑了。

網易雲:是很多文藝青年喜歡的app之一,優點就是:評論區時尚高大. 乾淨,更多的說的是歌曲背後的故事,這也是網易雲音樂吸引人的地方,缺點就是版權少,歌曲庫太少,在排版上比較普通。

不過,總結一下,這些軟件的宗旨應該是:讓大眾愛上音樂。選自己喜歡習慣適合的音樂軟件,每個人都會有一方面的理由去支持他最喜歡的音樂軟件。所以說這個問題看個人。

如果如你問題所說,為何網易雲比不上QQ音樂,其次是看版權和使用量上吧。


心理學愛好者sjjd


說實話,網易雲音樂解決了版權問題的話,就沒qq音樂什麼事兒了……且不說憑故事情懷吸起來的死忠粉,就這UI界面就夠qq音樂喝一壺了



鍋巴炒稀飯


QQ音樂做得很差嗎?什麼才叫運營得好呢?我是網易雲音樂最早也是最忠實的用戶之一,依然不得不承認騰訊運營不僅運營得非常好,運營好與壞不僅僅在於網易雲音樂的用戶說網易雲音樂如何的好,而是有多少人真正在用這款產品。

騰訊音樂是全球唯一盈利的互聯網音樂企業

騰訊音樂是全球互聯網音樂唯一一家盈利的企業,要知道Spotify到現在都還在鉅額虧損當中,騰訊音樂也是全世界內容巨頭裡唯二的盈利企業,另一家是叫做Netflix的美國流媒體巨頭。

網易雲音樂跟很多網易的其他產品有類似的情況,口碑非常好、但是叫好不賣座。用過網易雲音樂的用戶,喜歡英美音樂、電音、民謠等音樂的用戶用網易雲音樂自然沒問題,不過版權畢竟是硬傷,頭部歌手的缺失會讓網易雲音樂失去歌手的粉絲用戶群體。


騰訊音樂三款客戶端霸佔用戶榜單前三甲

QQ音樂早些年依靠QQ的用戶優勢,就一直在用戶數量上擁有較大的優勢,並且一直沒有跌出前三甲。

收購海洋音樂之後,海洋音樂旗下酷狗音樂、酷我音樂也是互聯網音樂行業排名靠前的產品,目前騰訊音樂旗下三款產品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用戶數量分別排名前三,並且三款產品活躍用戶比例都已經超過了1億。

目前騰訊音樂基本上是以碾壓的優勢遠遠拉開了與競爭對手的差距,這個差距幾乎是不可逆的,即使是網銀雲音樂現在口碑不錯,在騰訊巨大優勢面前依然很難挑戰地位,更別說蝦米音樂、咪咕音樂、百度音樂這些已經基本上退出競爭行列的企業了。

騰訊音樂已經形成生態、並且商業模式合理

騰訊音樂為什麼可以盈利?版權優勢只是其中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騰訊音樂擁有更健康的互聯網音樂生態。

生態基礎:騰訊早些年就花數億重金砸下的版權。

生態承載: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三大音樂客戶端,除此之外騰訊音樂還有全民K歌,在智能設備領域、車載音樂領域還有愛聽音樂。

因此不管從什麼方面來說,騰訊音樂都是目前國內、乃至全球最為成熟的互聯網音樂公司,騰訊音樂運營得非常好,其發展模式其他企業應該借鑑學習。


本文為字節跳動簽約作者EmacserVimer悟空問答原創文章,未經允許轉載、抄襲必究!

EmacserVimer


QQ音樂確實是有騰訊作為強大靠山,但是說到音樂版權、講到娛樂運營,除了網易雲:

當年國內音樂三巨頭之一的阿里系音樂的現狀,應當如何解釋?

天天動聽、蝦米音樂這兩款曾經風靡一時的阿里系音樂APP又是如何落寞的?

阿里音樂背後的大山:前阿里音樂董事長高曉松、CEO宋柯,以及他們在音樂圈內的好友們又情何以堪?

宋柯和高曉松在國內音樂圈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需再贅述了,而且二人所能掌控的資源特別是人脈,又是多少業內公司企業望塵莫及欽慕不已的?

版權方面。太合麥田的前身麥田音樂是高曉松創立的,朴樹、孫楠、李宇春、薩頂頂等等都曾經是公司簽約歌手,公司高層則有李宗盛、張亞東和宋柯這些華語音樂界的大咖。但是,並沒有看到現實中的優勢。而且,高曉松在微博的表述中,將音樂版權之爭納入了“戰爭”範疇,競爭之激烈,可想而知。

運營方面。高曉松和宋柯任職期間的確為阿里音樂做了不少工作,比如“天天動聽”,現在已經更名為阿里星球、變身為“可交易的粉絲娛樂交互平臺”了,但是,依然和蝦米音樂一樣用戶寥寥。兩位曾經在知名唱片公司擔當重任的音樂製作人、運作人,又何嘗不曾面對運營方面的困頓與無奈?

當然,上述兩點,或許多少與高曉松和宋柯被馬雲構建的龐大“帝國”所框架、侷限有關。或者說,二位的運營方式可能並不為馬雲所接納。

歸結到底,互聯網時代的二馬之爭中,馬化騰終究還是在音樂方面佔了先鋒,馬雲旗下的音樂產業都已經沒落,何況孤軍奮戰的網易雲呢?


袖子看娛樂


去年裝的qq音樂,抖音上的歌,基本都有版權。



彩色精靈


單從運營上來講,說句現實點的,QQ音樂肯定比網易雲音樂做得好,畢竟有大數據可做參考,運營嘛!歸根結底就是盈利,QQ音樂最強悍的基礎是有龐大的QQ用戶,這是用時間累計起來的,這種運營程度,不是一般後起之秀能夠比得上的。

那為什麼會給人一種QQ音樂沒有網易雲音樂運營得好的錯覺了?最主要的原因是用戶覺得網易雲比較時尚,而QQ音樂偏老舊。

網易雲有很多鼓勵用戶投入作品的機制和活動,而且也掌握了8090一代用戶的心理需求,加入評論個性化,加入各種標籤,點評過萬的歌絕不是口水歌,而是經典傳唱曲目,且評論多以真情實感出發。

但回到QQ音樂,點評數很少,也看不到個性化的板塊使用區,功能區塊設計傳統,沒有新鮮感,平臺與用戶的互動性不強,以至於試聽會在網易雲音樂,而找歌下載會在QQ音樂。

網易雲音樂的歌曲很多都是用戶自己上傳的,當然,也聚集了一大批原創野生類歌手,這就涉及到一個作品版權問題,是的,網易雲很多歌都是沒有版權的,而QQ音樂因為有雄厚的資本支撐,能夠大手筆買下熱門歌曲的版權,單從這一點,就能說明QQ音樂比網易雲音樂運營得好,同理,有了版權才能盈利,很多好聽的歌,要下載,必須要是會員,會員過期,之前下載的會員歌曲也跟著不能聽,不得不續充會員繼續聽,所以,誰運營得好,誰運營得不好,一目瞭然,都是靠用戶維持平臺長存,QQ音樂依靠的是傳統模式下的結果,而網易雲依靠的是用戶本身,但用戶本身又涉及道結果的版權問題,一個音樂平臺,除了創新,也需要做好傳承,這是對網易雲音樂說的。

在網易雲音樂的視頻裡聽到某首歌很不錯,跑到在網易雲音樂的視頻裡聽到某首歌很不錯,跑到QQ音樂去下載,兩邊充會員,但總感覺有點尷尬,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類似的感覺。





指尖芽


騰訊音樂現在幾乎壟斷一樣的存在,有了主流版權主動權本身產品設計能力已經成為其次,不像網易雲使用者都會覺得有情懷,但是由於自身實力因素拿不到足量的版權,只能在產品上發力很多人喜歡網易雲音樂的設計模式,但是胳膊擰不過大腿,音樂類產品頂級版權佔據的比重非常高,就拿前段時間周杰倫的新歌發佈,單單一首歌曲就能拿到幾千萬的收益,由於是獨家授權網易雲只能乾著急,而且騰訊掌握的頂級音樂版權都是獨家模式。

騰訊在內容上很多都是獨家版權,獨家版權也算是一種雙刃劍,有了獨家版權江湖地位上可以橫行,一定程度上減弱了產品的設計創新能力,很多有名的創意幾乎都來源於小公司,所以大公司為了拿到新的創意點就在不停的收購小公司,在國內表現的不是很明顯,在國外專門有人孵化小企業然後賣給大企業,其中谷歌公司幾乎每天都在收購公司,就是為了不斷拿到新的創意點,現在安卓系統就是谷歌通過收購小的公司拿到的點子,然後利用谷歌的平臺不斷來做大。騰訊音樂由於背靠大樹所以原生的創造力以及生存力多少會打折扣。

獨家版權在遇到危機的時候,只能自己來承擔,騰訊體育NBA轉播危機就是很明顯的例子,騰訊公司用5年15億美金的大手筆拿下了NBA未來五年獨家版權,本來準備大幹一場結果遇上了莫雷事件,直接NBA的贊助商紛紛表示放棄對NBA的贊助,為了減少損失只能默默的繼續轉播NBA,未來NBA在中國的走向已經非常不明朗,而作為獨家版權的騰訊公司只能自己默默承受,這也是獨家版權的劣勢,出了問題只能自己來承擔。騰訊音樂為了防止壟斷也會把一些常見的歌曲版權轉授給網易音樂,但是這種只能是杯水車薪。

網易音樂在這種不利的情況下,選擇在產品上創新,不斷利用草根來拉動人氣,同時利用自身的智能推薦算法,不斷給用戶帶來好的體驗,已經在最大程度較少因為版權因素造成的不利影響,但在這個行業內由於沒有一手的音樂版權,最多就是行業老二的位置,這次網易通過將考拉賣身給阿里巴巴同時也提到內容版權合作的問題,內容產品如果沒有頂級優秀的內容輸入就會變得十分尷尬,也會影響到實際的市場推廣,網易雲就是敗在資本上。

如果持續下去網易雲很可能和網易考拉一個結局,最終還是被巨頭拿下,靠網易背後的資金力量很難和騰訊對抗,這也是丁磊將考拉賣身給阿里巴巴的主要原因,與其放在自己手裡慢慢被巨頭侵蝕還不如索性賣掉,國內很多應用都是在這種形式下要麼倒下,要麼是被巨頭拿下,本質上來講對於行業的健康發展還是非常不利,希望能幫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