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名爵6的前身,今天我帶給大家

輿論一片名爵6吊打思域的言論下,這款車上市半年多之後,我終於親身試了一把。


不知道名爵6的前身,今天我帶給大家​思域1.5T自動版官方公佈的百公里加速成績是8.7秒,這個明顯是謙虛了,民間實測經常能跑到8秒以內,名爵6官方沒有公佈加速成績,但是各媒體實測表現基本也在8秒以內。這裡我們就拿汽車之家的實測做參考吧:

不知道名爵6的前身,今天我帶給大家 之家測的思域和名爵6加速成績旗鼓相當,這應該是比較公正可信的,吊打不至於,打平還是比較輕鬆的。以名爵6的實力,路上欺負一下同級別思域之外的車型,應該都能得逞,但真遇上了思域,也別急著去挑事兒,因為很有可能會被反教育。

為什麼呢?很簡單,雙離合變速箱的毛病。
不知道名爵6的前身,今天我帶給大家​坐上駕駛席後,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動力上。起步輕踩油門,起步很沉穩,一點都沒有日韓系車習慣地那種一踩就竄的敏感,這第一腳輕踩,很歐系。

一般情況下,對動力沒自信的車型傾向於起步油門調地很敏感,從而營造動力充沛的假象。自主品牌中例如吉利的帝豪,合資品牌中例如現代伊蘭特系列、豐田卡羅拉系列等等,都是如此。

名爵6對自己動力肯定是毫不發虛,所以起步輕踩的第一腳,頗有種內力深厚、引而不發的沉穩氣質,所以讓人對它的真正實力很期待。可你真要深踩,就不是那麼回事了。

一個字,慢。

普通提速時,一半油門踩下去,變速箱要遲疑一秒左右,才能把動力銜接上。如果你覺得一秒的延遲不算什麼,這還沒完,變速箱花了一秒只是把動力銜接上了,但還沒能把你想調用的動力完全給足,這個時候還有那麼半秒的動力爬升,這半秒裡發動機的扭矩是快速爬升的。從踩下油門開始,你需要大約1秒半的時間,才能拿到自己想要的動力水平。

至於地板油式的全力衝刺,你等的時間可能要更長一些,因為變速箱可能要再多降一個檔位,動力依然不是第一時間就全部釋放出來,而是要像爬臺階一樣一、二、三爬上去,這個爬臺階的速度很快,但再快也依然有明顯的粗糙感,不像表現比較的好的車型,能夠一步三個臺階跨上去,把動力全部交到你手上。

當然,等變速箱猶豫一秒、再等扭矩花半秒“爬臺階”,最後交出來的動力還是貨真價實的,配合偏低沉的排氣聲浪,這個時候向前衝刺的你,應該有信心秒掉路上絕大多數20萬以內的廉價車。


不知道名爵6的前身,今天我帶給大家​可是,路上想囂張一把的時候,還是要分情況謹慎出手,因為你的變速箱還在爬臺階的時候,旁邊的雷凌、昂克賽拉可能已經超出半個車身了,公共道路超車時機轉瞬即逝,被別人卡到前面之後再想超回來,動作就沒那麼優雅從容了。

說到優雅從容,名爵6除了外觀內飾之外,就沒什麼優雅從容可言了。

例如加速結束後鬆油門,你能明顯分辨出變速箱一個檔位一個檔位地升上去,節奏急促而明確,像是自己下臺階的時候,嘴上還不忘自言自語地小聲地數出來:一、二、三、完成!

如何評價一臺變速箱的好壞?答案是看它的“存在感”。優秀的變速箱存在感是很低的,拋開沒有明顯檔位變化的CVT變速箱不談,一臺好的AT或DCT變速箱,駕駛員只需要把注意力放到油門踏板上,勻速時保持、提速時輕踩、超車時深踩,變速箱又快又準地把你需要的動力調出來,提速結束後鬆油門,變速箱的升檔也輕柔到讓人不易察覺。

這個角度來看,你開名爵6的時候,會感覺變速箱一直在跟你聊天。

不知道名爵6的前身,今天我帶給大家​市區時輕踩或鬆油門,時不時的頓挫會提醒你它有點迷惑;提速時深踩油門,它安靜、遲疑的一秒會讓你忍不住去提醒它,思考完畢後,似乎是怕你催它,匆忙地往上爬臺階;提速結束後松油,一步一步下臺階還不忘了提醒你它沒偷懶。

唉……著實有點煩人。

只盯著變速箱的話,就有點鑽牛角尖了。名爵6的DCT雖然跟大眾的DSG還有很大距離,但放眼整個雙離合陣營,它也做到了中等合格的水平,比菲亞特那套還是強得多。接下來聊聊其它的。
不知道名爵6的前身,今天我帶給大家​方向盤很動感,造型和握感頗有小鋼炮的氣質,偏硬的皮質也向駕駛員傳遞著“let’s have some fun”的挑逗。不過真開起來,你會發現轉向力度還是很“家用”的,中低速的時候偏輕柔,談不上有什麼虛位,但指向性並不銳利,轉彎變道並不能很清楚地感受到前輪的位置。以家用車的角度看無可挑剔,開起來足夠輕鬆,但以小鋼炮、操控樂趣的角度去要求……還是想想百公里加速7秒的動力吧。

懸架為四輪獨立結構,自主品牌中同級罕見,但是和轉向給人的感覺一樣——很家用,軟硬適中,減震是可以的,但不要對韌勁兒、路面貼合和厚重感上要求太高。
不知道名爵6的前身,今天我帶給大家​另外,名爵6的前排座椅有明顯偏低的運動型坐姿,但靠背卻幾乎沒有一點包裹性,背部被座椅填充頂起來,而兩側的護翼幾乎接觸不到肩部,再加上腰部支撐的匱乏,座椅有種想做運動又沒有做到位的感覺。

綜合來看,名爵6是一臺優點很突出而且很明顯的車。它的造型在整個緊湊轎車陣營中能排到前三,雖然它的中網和車尾很像奔馳:


不知道名爵6的前身,今天我帶給大家不知道名爵6的前身,今天我帶給大家​​側面很像英菲尼迪:

不知道名爵6的前身,今天我帶給大家​但上汽設計師的拼湊給力還是很厲害的,衝著外形買這車,沒毛病。
不知道名爵6的前身,今天我帶給大家​出風口雖然很像奧迪:但是整體內飾的高級感還是同級突出的:後排頭部空間雖然有點壓抑,靠背稍微有點陡,但是腿部空間還是很給力的:整體10萬網上的價格不算便宜,但是跟同價位合資車比配置還是很豐富的。正因如此,這臺車上市沒多久銷量就達到了接近8千臺,銷量規模雖然還不及帝豪GL,但成交價區間幾乎全在10萬以上,堪稱自主品牌裡最能賣上價格的緊湊級轎車。

不知道名爵6的前身,今天我帶給大家​可是,最後還是想提醒一下廣大消費者,為了外形、內飾、動力、配置,名爵6都是一臺值得推薦的好車,但千萬別說自己買這車是為了駕駛樂趣。真懂駕駛樂趣的人,這個錢我寧願推薦你買1.5L的昂克賽拉。除非你的駕駛樂趣,就是超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