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春季即将结束,再不养肝,夏小心要“寒变”

所谓春主生发,春应肝。春季肝气当令,是肝藏的疏泄功能最强的时候。这时养肝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月5日春季即将结束,再不养肝,夏小心要“寒变”

春若不养肝,影响的是一整年

《黄帝内经》说:养生要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以及“无春即无夏!”

其想说明的就是,四季的养生不仅有着不同任务,同时还有不可超越,缺一不可的意义。如果春天没有春天的肝生,那么就不会有夏天的心长以及秋天肺的收敛、冬季肾的收藏。

5月5日春季即将结束,再不养肝,夏小心要“寒变”

《黄帝内经》还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意为如果春天不养肝,夏则为“寒变”,引发寒性病变。

想养肝,这两件事一定要少做!

久视

所谓久视伤血,肝开窍于目,肝藏血,脾生血,心主穴。当人用眼过度的时候,其实伤的不仅仅是肝气,连脾、肾、心都会受到一定影响。

因此中医养生里有“闭目养肝!”之说。

5月5日春季即将结束,再不养肝,夏小心要“寒变”

熬夜

素有“春三月,夜卧早起”的说法。说明春天应入夜睡觉,天亮就起床。

所谓入夜,特别是晚上11点至3点这段时间,人体经络走肝胆经,此时若处于睡眠状态,肝血可以顺利排毒从而达到推陈出新,顺利藏血的目的。

很多熬夜或者睡眠障碍的人,一般都会在1~3点处于清醒状态,而这类人群更需注重养肝了。

5月5日春季即将结束,再不养肝,夏小心要“寒变”

养肝2大法宝

1. 揉筋

肝主筋,调筋就是养肝!跟肝相关的两大筋——地筋、肝经

道家有句话“地筋隐于足”,我们把脚翻起来,会发现一条硬筋,这个就是地筋,实际上这根筋是循行到肝经上了的。而肝经位于大腿内侧,从大脚趾开始,沿着脚背向上,由小腿内侧至人体会阴部。

5月5日春季即将结束,再不养肝,夏小心要“寒变”

按摩地筋,除了可以手动按摩外,其实还可以借助外力,比如用一根擀面杖。将擀面杖放在地上,脚踩在上滚动即可。

而肝经,则需要自己推拿。用掌根从大腿根部推至膝盖处。也可握拳后,用四指的第二个关节向下推。每次推300下。

5月5日春季即将结束,再不养肝,夏小心要“寒变”

2. 饮食应少酸多甘

酸入肝,但春天多食酸,会促发肝气,从而肝旺伤脾,导致脾虚。

常泡枸杞茶,缓解久视伤害

枸杞,不仅具有清肝明目的作用。其针对肝血不足所导致的双目干涩、视物不清、头晕眼花、视力疲劳等症状,枸杞同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5月5日春季即将结束,再不养肝,夏小心要“寒变”

此外,枸杞中所含多糖对于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促进肝损伤的修复。

五味子,缓解熬夜伤害

五味子是一种中药,具有补肾宁心,保肝护肝的功效。对于经常夜眠不宁,乱梦纷烦,急躁健忘等问题有很好疗效。五味子“五味入五脏”,对人体各脏腑功能有补益、平衡作用。

5月5日春季即将结束,再不养肝,夏小心要“寒变”

针对肝脏,五味子还可以降低肝损害引起的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问题。此外,五味子具有消炎作用,研究表明,其通过激活合成代谢过程以促进受损肝细胞的修复,并能增强脱氧核醣核酸(DNA)合成物和鸟胺酸脱羧酶的活性,再生肝脏细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