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再度發聲:一定要保護中小投資者!散戶:我已經絕望!

在股市如何賺錢,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學習技術,總結方法。千萬不要像有些股民,每天虧錢,還不愛學習,每天只會在網上罵專家,罵技術分析無用,罵別人馬後炮。新股民很容易犯一個錯誤,股價一漲就慌忙賣出,然後看著它一路上漲。防止這個錯誤的方法是訓練。俗話說:會買是銀,會賣是金。如果買了好的股票,未能選擇好的賣出時機,將會給股票投資帶來諸多遺憾。

為什麼虧損?

股票市場是一個極具誘惑力的市場,它是在一個大家共同認可的遊戲規則下,憑自己的決策,判斷而進行交易的一種市場。它的保證金制度給人以小博大的諸多機會,它能使人獲取暴利,的確,能使人致富。人們在加入這個市場前只看到了這一點,原來交易這麼簡單,漲了就買,跌了就賣就可以賺大錢,取最高價和最低價算一下如果自己滿倉去做會賺多少錢,然後自己讓自己算出來的數字感染的興奮不已,激動異常,這麼簡單,然後信心十足的投入市場搏殺。

這個時候的人不知道金融投資市場並不是他眼中屏幕上的圖表那麼簡單,不知道進入金融市場需要掌握什麼樣的知識,眼中只有買和賣,開始也許會嚐點甜頭,初戰告捷自然信心大增,滿倉進滿倉出,漸漸的他發現這個時候市場怎麼老跟自己過不去,賣了就漲,買了就跌,而且反向入場點位時機均佳,好像市場反向的動力就差他自己那幾手交易。這就是交易市場的魔力,賺大錢甚至是連續幾次賺大錢十分地容易,而要保住利潤,長久地保住利潤卻萬分地難。每個人都有過賺錢的經歷,不少人還有過在一段時期內連續多次賺大錢的經歷,但有能力保住利潤的卻少之又少,最後的結果確往往使他們失望,這個結果就是市場只有少數人能夠從中獲利,甚至是暴利。

如果買賣雙方達成交易,一般是"勝——勝"型的雙贏結果,而在期貨市場,期貨合約的交易則是"勝——負"型結果,因此,在任何情況下必定有一部分投資者將處於虧損的被動局面中。如果投資者想在期市中成為長期,穩定的贏家,就必須確立符合市場條件的投資原則。

市場交易的方式非常多,用五花八門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各種交易方式都有獲利的可能,這也是交易的魅力所在。這種魅力吸引了大量投資者來參與交易,人人都認為自己可以成功,然而,也正是因為交易方式的多樣性,導致投資者難以找到適合自己的交易方式,因為市場在不同的階段都有與其相適應的交易方式在獲利,這使投資者產生一種錯覺:市場上到處都是機會天天都有人在賺錢,可自己為什麼卻總也抓不住呢?投資者很容易迷失在這種錯覺之中,這種錯覺的根源在於投資者因錯過任何機會都很後悔,都會自責,因為他自認為這個機會他是有能力把握的,市場的包容性,往往是導致投資者無從確定自己交易方式的根源,而實際操作中,越貼近市場越容易受到各種各樣其他因素的影響,如市場氣氛,主力的出入,消息的震盪,行情運行的拉鋸,都可能使一個交易者無法承受心理壓力而做出錯誤的判斷,這就是虧損的根源。【注:交易之道在於捨得之間,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想要做好交易,需要學會取捨。】

一個初入股市的交易者很可能是一個直覺交易者,他們往往依靠自己對市場的直覺去交易,由於他對市場的理解和實踐經驗有限,他們的這種直覺往往是一種錯覺。比如說,在上漲趨勢中,一個新手看見某連續大漲就會迫不急待地想去追高,被套了還要加倉,這於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低買高賣的理念有關,還有些交易者看見以前K線中出現了某種看漲形態,後來價格也的確上漲了,便以為出現這種形態都會看漲。其實,他的這種看法是對以前的認知體系所產生的一種依賴性。但歷史不會簡單重複,"這一次"不等同於"上一次",以往的經驗不能完全成為判斷現在的依據。

散戶做股票最賺錢的方式就是跟莊,只要清楚瞭解莊家意圖,跟上莊家的腳步,他拉抬你介入,他洗盤你按兵不動,他出貨你就趕緊跑,散戶才能在市場上馳騁,才有機會不敗在莊家手上。


散戶生存股市的原則:

1、控制你的節奏

交易不是勤勞致富,它不是需要每時每刻都必須做的。許多不很成熟的交易者多完了就空,空完了就多,彷彿一閒下來,就失去了做交易的滋味,並且他們確實也閒不下來-----只要他的帳戶上還有點資金;他們只要看到市場的點滴風吹草動,就忙不跌地按照自己的臆想毫無章法地進場操作。炒單可以,但你必須有自己的模式,有成熟的盤感,有自己的原則,有自己的紀律,最好還要手續費不要太高。但我建議,除了部分有多年交易經驗的經紀人為給自己賺點手續費以外,其餘的交易者最好能選擇更好的操作模式。

另外,趨勢交易者的出入局點也很關鍵,並不是趨勢中隨便什麼位置都可以進場或者獲利出局的,對行情的評估和判別以及駕馭行情的節奏是一門學問,你如果在交易中經常地諮詢別人怎麼看待市場,或者對自己的持倉始終惴惴不安,或者不斷地踏錯市場的節拍,那麼我可以很清楚地斷定,你還必須在這些基本功上再做研究!

2、控制你的資金

關於資金管理的話題,可能已是老生常談了,但在操作中,真正能不折不扣地按照自己固有的紀律與原則執行的交易者,為數應該不會太多。事實上,爆倉的人幾乎都知道重倉對賭的風險所在,但到了交易操作時,那種貪婪的慾火恨不能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全部押上,來搏去偶爾的僥倖大賺!這種心理源於人性的貪婪,源於那種惟恐失去機會、惟恐賺錢不能達到最大的限度的貪慾!朋友們,如果當你不幸把重倉對賭養成習慣,我真的很為你擔心,因為等待你的投機命運的最終結局,可能已不會是你最初幻想中的模樣!那我們誰也不情願的噩夢可能已悄然來臨!

對資金管理的理解,只能通過你本人刻骨銘心的傷痛與失敗來不斷獲得,別人的說教代替不了這個過程!

3、 控制你的情緒

大凡進場操作的交易者,大都是受到利益的驅使,在面對花花綠綠的盤面、面對價格漲跌的誘惑和麵對資金的盈虧得失時,沒有情緒上的波動,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交易決定經常會受到諸如恐懼、希望、貪婪、憤怒和後悔等常見情緒的影響,使交易者失去理智,丟失法度,變得患得患失,變得神經過敏,變得寢食難安!難以把握好自己情緒的投資者總是會陷入一次又一次的衝動,或無視於風險,或絕望於機會,讓情緒一次次代替理性來主宰投資,最終無法逃脫失敗的魔爪。

一個成熟的交易者應該是一臺冷靜和理性的決策機器,他不會讓情緒和情感左右影響其交易決策,他能夠理智而客觀地對待市場的波動和操作!不以漲狂,不以跌懼,喜不得意忘形,怒不暴跳如雷,哀不悲痛欲絕,懼不驚慌失措;股神巴菲特曾經說過一段話:“成功的投資不需要卓越的智商、不尋常的商業契機和內部消息,需要的是一個充滿智慧的做投資決定的架構,並且不要把個人的情緒帶到這架構裡。”巴菲特的導師格雷厄姆說過同樣的警句:“無法控制情緒的人不會從投資中獲利!”

4、控制你的虧損

交易者進入市場,是為勝而來的,是為贏利而來的,我也希望你能掙錢,並且希望你能掙大錢。但這個市場不是印錢的機器,它不能生產金錢,它只是你我他之間的資金進行流動,現在很明白了,有掙錢的就有賠錢的!當虧損成為我們不幸的現實時,怎麼辦?

控制你的虧損!控制你虧損的幅度!控制你虧損的頻率!很多交易者面對交易的損失進行,要麼手足無措,要麼聽天由命,要麼心存僥倖,到頭來,多次的虧損或大幅度的虧損,給交易者帶來的不僅僅是金錢的喪失,更重要的是自信心的喪失!自信是在這個市場中掙大錢的心理基礎,你失去了這個基礎,在這個市場中,也就只能任由無情的市場宰割了!

進場之前必須設好止損,並在操作過程中忠誠地執行!你對操作紀律的忠誠執行,就是對你自己的忠誠!這與賺賠無關,與你的操作方法無關,與你的智商無關,只與你的執行有關!對了,還與你的投機命運息息相關!

關於控制的話題,我就不想再深入了,但你本人必須得深入思考!因為-----對交易的控制,就是對你自己投機命運的控制!投機之要或在於:得時,乘勢。

得在時,不在爭;機會大小在勢,能否賺到大錢要看勢有多大,勢大機會就大。

時,需要等待,是一種天道酬勤的等待。

勢,可遇而不可求。

時,要因時而動,時動則動。

勢,要順勢而為,賺足趨勢。


中國股市再度發聲:一定要保護中小投資者!散戶:我已經絕望!

散戶縱橫股市的6大必殺技

一、明勢操作:據數據統計,在中國證券市場中,指數的下跌中有80%的股票是翻綠的,而在一個升勢中則有80%的股票是上漲的。按照這一規律得出在一個下跌勢中它的風險與盈利比率可以看成8比2;而在一個上漲行情中風險與盈利比率,那就是2比8。因此,投資者要想回避風險,首先要選勢。

二、籌碼理論:在證券市場,人們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買股票投資”。在實際中我們看到中國的投資群體均以差價獲利,這一現實我們也可以從去年全年的印花稅和交易手續費的總額基本與上市公司盈利總額相當這一現象中看出。這就是說,在市場中盈利的是主力還是散戶,均是以犧牲投資者資本為代價。也由於這一現實,因而形成了莊家市,也就有了人為的價格操縱以及虛假題材的發生,典型的如藍田股份和銀廣夏等。因此,把股票視為籌碼,當籌碼高度集中時,物極必反,投資者就可拋出;反之,籌碼高度集中後不斷分散的過程就是股價不斷尋底的階段。投資者根據這一理論防止走入投資理念的誤區。

三、波段操作:在波動中,盈利最大的不是長線投資者也不是短線投資者,而是善於把握波段操作的投資者。既然是波段操作,投資者就不能天天買股票,天天有股票。

四、平常心:在證券市場中,投資者在買入一隻股票之前已經定下是盈還是賠了,但是還要等到現實到來。當現實到來時,不管是盈利還是虧損,都會引起投資者的情緒變化。當這種情緒變化不大時,投資者還能理性分析;當這種情緒變化過大時,投資者就會感情用事,就無法按照任何的戰略獲取利潤,這就是散戶最大的敵人——不是莊家也不是市場,而是自己

歷經股市十多年,我一直都認為心態決定股票的收益。

這些根據自己以及很多股友的做股票經歷,幾乎90%的股友剛開始新手炒股,都是賺錢或者虧損較少居多,虧損或者虧損較多往往都是那些做了幾個月,或者幾年十幾年的老股友。我不知道各位股友是否也有發現或者思考過,這是為什麼呢?下面我給大家分析一下是否正確: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每當我們初次接觸一個新的生意,新的工作,新的事物時,我們的心態都比較單純,比較謹慎(膽量較小),比較認真,我們渴望做好,所以心無旁騖,人心歸一,虛心學習。一旦過一段時間,自己懂一些基本,但還沒完全入行,開始認為自己已經全部掌握,認為自己都會,甚至開始膨脹,開始太自信,結果往往最終都是失敗告終。同樣炒股也是一樣,剛開始炒股,大家都很單純,資金膽量較小,不會貪,小資金買股票,賺了點就會賣,虧點懂得拿住過陣子漲上來再賣。(因為那時新手不懂看股票,不懂分析,只會單純的買賣股票,基本上只要不是2008年,15年以及碰到年前那種行情,新手幾乎都會賺錢。)但幾個月後,新手知道怎麼看股票,知道怎麼點分析股票,(只是懂點皮毛)膽開始肥了,開始加註,開始認為自己可以在股市撿錢。(自信過頭,沒有認清股市,沒有認清自己。)滿倉一旦虧損,開始盲目抱怨,盲目不自信,開始盲目頻繁換票,結果出現一買就跌,一賣就漲,導致心態嚴重壞死,嚴重失去信心,完敗退出股市。所以想做好股票,心態很重要。

股市分析:涉及比較廣。如:K線分析、股票分析、大盤分析、選股、也是至關重要。

股市有一句話:沒有好的股票,只有好的操作。大家都知道股票都是漲漲跌跌,跌完肯定會漲,同樣漲完也肯定會跌。但往往很多股友就是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跌完,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漲完,導致買賣的實際買有掌握,最終虧損,這都是因為你不會分析大盤以及股票的走勢所致。股市分析關係到買賣股票時機以及做T,高拋低吸等,非常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重視。穩定盈利需要做到哪些事

抓住機會 追漲殺跌

許多股評人士總是勸戒股民切忌追漲殺跌,應以觀望為主,這使一些股民往往駐足不前。其實,無論是股市大幅震盪時,還是大盤橫向整理時,獲利機會仍然很多。關鍵在於抓住機會,善於在資金運動中獲得差價。尤其是在近期炒作中,機構採用了棄 大盤、炒個股(板塊)的操盤思路。一天上漲10%的個股即使在下跌行情中也能覓得到。由於機構炒個股,一般持倉量都很大,進出需要一定的時間。股民若能以敏銳的觀察力,儘早發覺,抓住機會追漲殺跌,還是可以獲利的。

及時換籌 避免套牢

做股票切忌一味死守教條。因為市場熱點大多是機構為營造炒作個股的氛圍而挖掘出來的。經過大造輿論和一段時間的炒作後,機構一旦撤莊,這個題材必將被市場所拋棄。所以做股票不必相信這題材、那概念,只把它作為市場熱點,積極參與就是了。若發現交投已逐步趨弱,則應及時退出。此時,市場肯定又有新的熱點產生,因為機構是不甘寂寞的。如果股民執意等待這類股票,不到成本不出貨,那麼等待的時間相對要長一些。因為惡炒過的個股,上檔套牢盤重重,沒有哪個機構願意充當“轎伕”角色。只有及時換籌,並且順勢而為,才能保證多贏少虧。

以熟為重 半倉長線

時下流行一種古風就是伯樂輩出。應該承認,發現一匹黑馬,無疑挖掘到一口金礦。但對於中小投資者來說,發現一匹黑馬並騎上它,恐怕很不容易,所以盲目人騎瞎馬的悲劇比比皆是。筆者認為中小投資者炒股應抓住一隻自己熟悉的、且股性較活躍的股票運作。具體做法是用一半的資金,專買一隻股票,高拋低吸。之所以堅持半倉,是可以在持續上升的趨勢時,分批追加持有;在不斷回調時且未知底部時分批補入,可以攤低成本。而只做且專做一隻股票的好處是,既避免了精力的分散無暇顧及,又不會因個股無序炒作帶來的此賺彼虧的結果,更可熟知其阻力位、支撐位,比較容易進出自如。

樹立自信 逆水行舟

股市有句名言:“最好的顧問是自己”。作為中小投資者,應當堅信自己每一次作出的投資決定都是正確的。唯有這樣,才能不產生任何無益無用的沮喪或懊悔。在如此良好心態的基礎上,如果再輔以“多頭行市不做多”,“空頭行市不做空”的逆向運作,同時在指數與股價上設定上限與下限,到上限再好也要拋,在下限再跌也要買,不拘泥一時的漲漲跌跌,相信還有什麼能妨礙你成為駕馭市場的強者呢?


交易系統的原則:價格瞬息變化,用複雜去描述複雜只能適得其反,而且也不利於投資者即時做出快速有效的反應。用機械化,條理化,一切數據都要量化的原則,精確而且高效的交易系統去描述市場,才能不被市場表面的大量隨機因素所矇蔽。

(1)交易系統是否完整和客觀,必須要經過長期統計與實踐,證明其能夠穩定的贏利.系統交易方法屬於科學型的投資交易方法。

(2)交易系統是完整的交易規則體系,它必須對投資決策的各個相關環節做出明確的規定.,這種規定必須是客觀的,惟一的,不允許有任何不同的解釋。

(3) 交易系統的特點在於它的完整性。既一個完整交易週期中的各個決策點,包括進場點,退場點,再進場點,再退場點等條件都有明確具體的規定,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決策鏈。

(4) 一個沒有觀望和迴避的交易系統不是一個完善的交易系統。一個優秀的交易系統,不限制贏利,只限制虧損。系統交易強調的是長期的穩定的整體收益,而不是強調一時一地的得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