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國乳業營銷發展白皮書節選(嬰幼兒奶粉)

2018中國乳業營銷發展白皮書節選(嬰幼兒奶粉)

一、嬰幼兒奶粉行業市場規模

隨著用戶消費行為的進一步升級,以及全面二孩等利好政策的落地,我國嬰幼兒奶粉市場規模持續增長。數據顯示,從2012年到2016年,我國嬰幼兒奶粉的市場規模從不到600億增長到1225億元,年均複合增速高達16.9%。

2016年國內嬰幼兒奶粉行業規模為1225億元,同比小幅增長6.43%。

2017年,嬰幼兒奶粉行業規模為1350億元。

2018中國乳業營銷發展白皮書節選(嬰幼兒奶粉)

二、嬰幼兒奶粉行業市場競爭格局

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比較激烈,嬰幼兒奶粉市場前十品牌市場總佔有率約2/3,品牌之間佔有率相差不大。國內嬰幼兒奶粉行業集中度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其中海外品牌在國內嬰幼兒奶粉行業處於相對強勢的地位,市場佔有率水平排名前五的品牌只有伊利一家國產企業,雀巢、美贊臣、達能等海外品牌位居國內市場佔有率水平的前三。

2018中國乳業營銷發展白皮書節選(嬰幼兒奶粉)

國內競爭格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奶粉新政實施,行業日臻規範

近年來,國家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規範和完善我國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

2018中國乳業營銷發展白皮書節選(嬰幼兒奶粉)

2016年10月1日,國家食藥監總局推出了《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註冊管理辦法》對產品配方和標籤進行加強管理。2018年1月1日,嬰幼兒配方奶粉配方註冊制開始正式實施。

截至2018年2月底,食藥監總局已公佈42批嬰幼兒配方奶粉註冊名單,自新政實施以來,已經累計公佈1138個配方,約400個品牌得到合法身份。總體來看,奶粉新政實施起到必要作用,部分品牌退出市場,市場秩序得到有效規範,工廠生產安全水平大幅提高。但註冊過程相對寬鬆,無論大小企業,基本都按照一個工廠三個系列實施通過,市場品牌依然眾多、國內產能依然龐大。

依靠過去幾年市場的競爭,加之新政影響,市場集中度大幅提升,有效去除產能,並讓市場競爭秩序趨於健康。

2、“大吃小、強吃弱”,市場競爭加劇

從消費總量來看,二胎政策影響,近幾年中國出生率總體維持在較高水平,且已經達到峰值,2020年以後將面臨人口明顯下降。因此,嬰幼兒配方奶粉從總量在2020年也將達到峰值,按出廠價計算約1000億。

目前,一二線市場消費總量基本飽和,競爭處於零和階段,三四線市場退出品牌市場份額不足10%,新政給予本該退出市場的企業以更大希望,甚至一些人不惜壓上身價,所以未來兩年三、四線市場將面臨以提升集中度為核心的 “大吃小、強吃弱”的絞殺,市場競爭環境仍不容樂觀。預計2019年上半年就可以看到一些已經通過配方註冊企業和品牌退出市場。

3、長期來看,政策對國產奶粉龍頭有利

在奶粉新政和跨境新政等政策的主導下,國產龍頭企業望充分受益。跨境電商新政下,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取消免徵稅額,按法定應納稅額70%徵收,即11.9%的稅率,海外品牌相對於國產品牌的價格優勢有所弱化。

4、渠道扁平化、跨境購發展,價格體系重塑

從渠道看,線上線下一體化發展有了初步進展,以京東、阿里為代表的線上“大鱷”都在加強線下店發展,並開始對線下優勢母嬰渠道進行整合,線下渠道正在加快朝著以連鎖化為模式,以建立專業服務為盈利的方向轉型,隨著線上優勢整合,未來線下將有一大批母嬰店退出市場。另外,渠道開始融合,這意味著渠道不能再以過去傳統線上、賣場、母嬰店分類。凡是接近消費者的都是渠道,誰服務好消費者,誰就是王道。

跨境購是傳統價格體系的主要破壞者。2017年跨境購銷售保守估計已經達到180億,增長態勢有所放緩,主要是這兩年打擊跨境購引起。從政府來看,儘管延期一年,但表明的就是支持跨境,無論從出口、稅收還是惠及消費來看,跨境無疑獲得政府認可,跨境購未來會規範一些,目前,商務部正在研究如何確保跨境奶粉安全問題。可見,跨境購發展趨勢不可阻擋。

隨著跨境購發展、渠道扁平化以及產品信息越來越透明,未來三年是中國奶粉新價格體系重塑過程。中國奶粉價格整體將與國際接軌,過去三年是“買贈”方式變相降價,打價格戰,目前來看,價格戰可能還會延續,隨著線上線下一體化,終端價格最終會表現直接銷售價格。

5、產能過剩,海外企業恐將鎩羽而歸

從產能情況來看,國內外產能均趨於過剩。2015年中國奶粉產能就已經嚴重過剩,國內企業總體開工率不足30%,2017年估算,海外產能也嚴重過剩,丹麥、荷蘭、法國等產能較2013年比,至少翻一番,新、澳等國都在瘋狂建廠,這些產能將在今明兩年陸續釋放,針對中國市場而開展的投資,其結果必然會有一批海外企業鎩羽而歸。

典型企業案例分析

(1)伊利

近年來伊利在國內嬰幼兒奶粉行業的市場佔有率水平保持在6%左右,位居國產品牌首位。伊利產品品牌相對清晰,現有金領冠、伊利、託菲爾以及培然四大嬰幼兒奶粉品牌,包括10個配方系列、30 個產品配方。目前伊利通過生產許可條件的國內外工廠共4家,按照奶粉新政原則上可以申請12個配方系列、36個產品配方。在首批通過註冊審批的名單當中,伊利已經獲得2個配方系列、6個產品配方,有望持續受益於奶粉新政的推出。

2016年伊利奶粉業務收入下滑明顯,拖累整體收入增速:受奶粉新政出爐的影響,中小嬰幼兒奶粉企業的甩貨傾向嚴重、經銷商對於奶粉備貨處於觀望狀態,造成伊利2016年奶粉業務收入大幅下滑。2016年伊利的奶粉業務實現收入54.56億,大幅下滑15.38%,成為拖累伊利整體收入增速的重要原因。2017年伊利奶粉業務呈現出見底復甦的態勢,2017Q1保持個位數增長,2017Q2奶粉及奶製品的收入約為30.38億元,增長19.9%。

2018中國乳業營銷發展白皮書節選(嬰幼兒奶粉)

(2)貝因美

貝因美在國內嬰幼兒奶粉行業的市場佔有率水平保持在5%左右,位居國產品牌第二位。主要產品包括嬰幼兒配方奶粉、營養米粉、親子食品、兒童奶和其他嬰幼兒輔食等。目前貝因美通過生產許可條件的國內外工廠共4家,現有超冠寶、貝因美臻愛、貝因美愛加及貝因美經典優選4個產品品牌系列,包括12個產品配方。

2017年貝因美實現營業總收入26.47億元,同比下降4.2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6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3.44%。其上半年年報顯示,奶粉類業務收入12.19億,同比減少5.79%,主要是金愛、經典優選銷售比重下降影響。

2018中國乳業營銷發展白皮書節選(嬰幼兒奶粉)

2014年是貝因美下滑的起點,由於當年管理團隊在目標設定上比較激進,導致供應鏈的組織和協調上出現失誤,導致業績下滑。貝因美作為國內嬰幼兒奶粉企業中的明星企業,在過去的四年中,管理團隊更換頻繁,產品創新乏力,這些都是導致下滑的原因。其中最關鍵的,我們認為是企業的發展模式受阻、品牌定位模糊、市場運營缺乏有效機制等導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