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泉流水扶贫石鸡“业技三扶”助力脱贫攻坚

山泉流水扶贫石鸡“业技三扶”助力脱贫攻坚

“争取三年时间,让我们今天还是这些‘小个子’的黄山扶贫石鸡,成为‘小巨人’的大产业,真正实现我们的‘生态养石鸡,贫困变致富,实现中国梦’的绿色发展愿景。” 7月12日上午,在黄山市休宁县山泉流水石鸡专业技术协会挂牌仪式上,会长王国勇说道。

据悉这是全市第一家石鸡专业技术协会,共有会员52人,县内石鸡专业合作社4个,已在县内外贫困村建成联养基地9个。源芳乡芳田村便是其中一个。芳田村辖4个村民组,共有123户40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4户85人,通过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目前有未脱贫户2户2人,2017年底已实现贫困村出列。“农业项目有其特殊性,我们这里高山村落野生石鸡很多,说明这里正好适宜养石鸡。”芳田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胡建平说道,“去年我们专门成立了石鸡养殖合作社,依托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村+贫困户的模式开展石鸡养殖,一年间便为村集体经济增加了10万元的收入,许多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通过就业便增加了家庭收入,下一步,我们还计划开辟2个公益性岗位,聘请贫困户专门开展基地养殖看护等工作。”

石鸡养殖不仅成为该村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一项重要的扶贫产业,村里的基地建设项目还先后为该村7名贫困人口提供就近就业机会,发放工资近万元;同时,依托黄山龙王潭生态园有限公司的“扶贫千万元行动计划”,免费为有意愿的贫困户开展场地建设、石鸡养殖等技术培训4期近30人次,提高贫困户养殖技能和水平,实现了扶贫与扶业、扶技有机融合。“我家里在村里基地做了几天活,我就生病住院了,他就不能干只能照顾我了。”源芳乡芳田村贫困户洪芬来说起这件事时笑着说道,“虽然还不够我看病的钱,但也还好,就快70 岁了做了几天也还做了1000多块钱”。

链接:石鸡,即石蛙,标准名棘胸蛙,又名石蛤、山鸡、石冻、飞鱼、石鳞、石蛤蟆、石虾蟆、石坑蛙、石乱、木槐(川南)等,是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一种动物。生活于中国南方的山溪水坑内或石洞岩隙中,习性昼伏夜出,主要食物为昆虫及其幼体。虽然石蛙具有悠久的食用历史,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较高,《本草纲目拾遗》《中国药用动物志》教载石蛙有滋阴强壮,清凉解毒,补阴亏,驱痨瘦,化疮毒和兼补病后虚弱诸功效,其蝌蚪能乌发,蛙卵有明目之功效”。中科院权威部门化验检测结果显示,石蛙体内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8种氨基酸含量高,谷氨酸含量达11.9%。石蛙对促进小儿骨骼生长发育十分有效。但人工养殖较难,一旦人工养殖石蛙成功不仅对保护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还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