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遺言並不是削藩,建文帝如果聽懂了,死的就會是燕王朱棣

朱元璋死前說了一句話,建文帝如果聽懂了,死的就是燕王朱棣!其實大家注意到,建文帝登基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削藩,然而朱元璋臨時前交代的並不是削藩,建文帝朱允炆也是有雄才偉略的,可惜誤解了朱元璋的意思。

對於明成祖朱棣的靖難之役,我想很多人都不陌生,朱元璋1389年去世,屍骨未寒朱棣就發動政變,建文帝不堪一擊。朱元璋傳位於孫子朱允炆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按嫡長子繼承製度,二是朱元璋愛屋及烏,朱允炆表現很不錯,所以深得朱元璋寵愛。

朱元璋遺言並不是削藩,建文帝如果聽懂了,死的就會是燕王朱棣

從1399年起兵,到1402年朱棣稱帝,不到3年,建文帝就被推翻了。朱元璋登基後,太子朱標去世,加上雲南王朱英也去世,對朱元璋打擊很大,於是他更加殘暴,甚至在晚年的時候殺掉了大將軍馮勝。馮勝是定遠人,與徐達、常遇春都是同鄉。

朱元璋遺言並不是削藩,建文帝如果聽懂了,死的就會是燕王朱棣

朱元璋和馬皇后生了5個兒子,分別是長子太子朱標、次子秦王朱樉、三子晉王朱棡(gāng)、四子燕王朱棣、五子朱橚,嫡出的兒子身份地位要高,朱元璋把他們都放到地理位置最重要的地方。1389年嫡子晉王朱棡去世,朱元璋才真正意識到藩王問題的嚴重性。

朱元璋遺言並不是削藩,建文帝如果聽懂了,死的就會是燕王朱棣

此時的朱棣參與了北方的一些軍事活動,像制服蒙古乃兒不花等,在一次次真槍實戰的鍛鍊中,他的羽翼逐漸豐滿。20歲時,朱棣就選擇鎮守北京,天高皇帝遠,在北京比在南京更安全。從1680年-1699年,朱棣在北京經營19年,培植了自己的勢力,幾次親征蒙古,收復安南,鞏固了南北邊防,維護了中國版圖的完整。

這個朱棣,他的岳父是明代第一開國功臣徐達,各方面的能力不必多說,在諸位皇子當中更是無人能及,只可惜他排行第四,前面還有二皇子秦王和三皇子晉王。朱元璋召見了自己的一眾心腹和女婿梅殷,交代給他們要好好的輔佐朱允炆,他對身邊的親信說:“燕王不可不慮”。

朱元璋遺言並不是削藩,建文帝如果聽懂了,死的就會是燕王朱棣

但是建文帝和他父親朱標一樣,太仁慈。當梅殷旁敲側擊,對朱允炆說燕王朱棣危險時,卻是聽不進去的。 甚至有兩次機會可以除掉朱棣,因為念及骨肉血親而下不了手,錯失機會。如果當初朱棣不造反,或許朱允炆也會把明朝治理的很好。但是朱棣也是一個有野心的人,如果不是這樣,朱元璋也不會留下四字遺言。

朱棣學著當年朱元璋步步為營的戰略,對北京開啟瘋狂自殺式的攻擊,果然,中央軍不戰而潰,而被朱元璋託付以重任的大臣就是個廢物,朱允炆則在一場大火中下落不明,成為千古的遺憾。朱棣奪權成功,原因就在於比他大的幾個哥哥相繼離世,沒有人能夠真正限制他,最主要的建文帝仁慈,沒有明白朱元璋的意思。

朱元璋遺言並不是削藩,建文帝如果聽懂了,死的就會是燕王朱棣

1389年,嫡子之中屬燕王朱棣最大,所謂的“尾大不掉”之勢也已經形成,“燕王不可不慮”並不是只是削藩,而是要建文帝殺掉朱棣,但是建文帝一廂情願的認為是削藩。建文帝能夠狠下心照做的話,那麼死的也許就是朱棣,那麼朱棣也就沒機會稱帝。歷史就是這樣,成王敗寇。(徐金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