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时期:美苏为“防空区”斗狠数十年不分胜负

从历史上看,防空识别区的概念最早诞生于美国,第一个实际运作的防空识别区也是环绕着北美而设。

世界进入冷战后,美国突然发现被新技术武装起来的“敌人”苏联开始具备空袭自己本土的能力。华盛顿开始考虑自身的安全防范。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第一时间参战。出于对苏联的担忧,美国空军按照国防部要求,负责协调和查找国内防御力量的漏洞和弱点,完善防空指挥控制体制。1950年底,美国空军正式提出世界上第一代“防空识别区”——环绕整个北美的5个“防空识别区”,根据规定,如果有航空器在识别区内不回应美国空军的无线电警告,后者有权出动截击机实施抵近监视和识别。经过一段时间的完善,美国索性与北约盟国加拿大将五大识别区整合在一起,变成今天世界上覆盖范围最大的“北美联合防空识别区”。

冷战时期:美苏为“防空区”斗狠数十年不分胜负

苏联虽然没有提出美国意义上的“防空识别区”概念,但已经有防空识别区之实。长久以来,苏联利用在二战以后形成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来延伸自己的防空纵深,像在东欧就形成了从易北河到波罗的海的长达数百公里的防空警戒网,当时北约国家利用各种方式向苏联进行空中渗透,都被这张密不透风的防空警戒网所识破,并有数十架飞机被击落,成为名符其实的“空中铁幕”。

冷战时期:美苏为“防空区”斗狠数十年不分胜负

1953年7月29日上午6时44分,苏联远东太平洋舰队的地面雷达突然发现一架不明飞机正朝符拉迪沃斯托克方向飞来。这架不明飞机其实是美国战略空军的B-50轰炸机,从日本成田机场起飞,表面上是在单方面划定的“日本防空识别区”巡逻飞行,但真实目的是刺探朝鲜停战协定签署后苏联在远东兵力部署有无异常。12分钟后,苏联第664歼击航空团接到警报,迅速派出两架米格-17歼击机起飞拦截。7时1分,B-50飞机到达符市外海彼得大帝湾上空,苏联飞行员用无线电向敌机呼叫,警告对方已进入苏联领空。但B-50飞机置之不理,继续沿既定航线飞行,于是苏联两架飞机一起向美机逼近,在不到500米的距离同时开火。B-50飞机立刻中弹起火,几秒钟后坠入彼得大帝湾。事后,美苏纷纷出动舰艇飞机寻找该轰炸机,结果一无所获。

冷战时期:美苏为“防空区”斗狠数十年不分胜负

到了上世纪60~70年代,美国环绕本土及其“飞地”的防空识别区范围越来越大,衔接也越来越紧密,令苏联感到不安。为了粉碎美国将这一规定变成默认的“国际行为准则”,苏联远程轰炸机的“无预警穿越”就成了最重要的手段。曾是图-95轰炸机飞行员的原苏联空军中校奥恰科夫,就回忆了上世纪70年代末驾机赴美国阿拉斯加州近海执行任务。

冷战时期:美苏为“防空区”斗狠数十年不分胜负

尽管图-95轰炸机竭力保持超低空飞行,但还是被美军发现了。大约在距目标约100公里的位置上,两架美军军机真的开过来了,然后在图-95飞机右侧保持平飞。这种“捆绑飞行”持续了数分钟,也许美国飞行员认为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一加速从图-95的右侧冲了出去,在上升过程中不忘记朝苏联飞机摆摆翅膀,以示告别。而苏联机组也没有继续前往美国基地的必要了。

在防空识别区内几十年的斗争中,美苏双方互有胜负,甚至被美国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形容为“时刻都在上演的军事大片,刺激但不致命”。但最终这场游戏随着苏联的解体而告一段落,直到最近俄罗斯的国力回升才有些旧梦重温,但已不复当年的辉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