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有太平軍北有捻軍,卻不能直搗京師,原來只怪那些漢軍團練!

在太平天國運動的鼓舞下,北方的捻軍,南方的天地會,西南、西北地區的苗、彝、回、維吾爾等民族、東北地區的蒙古族紛紛加入反抗鬥爭的行列,匯成了以太平天國為中心的全國性農民起義洪流。轟轟烈烈的反抗鬥爭呈現出此起彼伏、波瀾壯闊的形勢。其中捻軍起義,規模僅次於太平天國運動,堅持戰鬥16年,戰場遍及皖、豫、魯、晉等18省,與太平軍南北呼應,牽制了大量清軍。而陝甘、青海、新疆回族民眾的武裝起義及張秀眉領導的貴州苗民抗稅起義,杜文秀領導的雲南回民起義等等,都在各自區域內,頑強地打擊了封建統治勢力,使清統治者陷於顧此失彼、窮於應付的被動局面。各族民眾風雨同舟,頑強鬥爭,但因起義隊伍缺乏有效配合,裝備和供給等比較落後,起義先後失敗

南有太平軍北有捻軍,卻不能直搗京師,原來只怪那些漢軍團練!

南有太平軍北有捻軍,卻不能直搗京師,原來只怪那些漢軍團練!

清軍在幫辦團練大臣袁甲三的統率下先攻破王圩,後又圍剿佔據鄧圩的捻軍。咸豐七年(1857年)閏五月二十八日,清兵將聚踞姚圩籬笆集等處的遊捻擊斃300餘人,生擒50餘人,捻軍首領劉老淵派去接應的部下亦被官兵擒殺。六月初十日,捻軍百餘人再次於虔家樓遭遇清軍的圍殲。劉老淵在姚圩李八莊等處築壘,亦被清軍攻破。二十三日鄧圩捻軍因內訌,投降者開門迎敵,捻軍首領李寅、劉破頭等人被清軍梟首。

南有太平軍北有捻軍,卻不能直搗京師,原來只怪那些漢軍團練!

咸豐八年(1858年)四月初,副都統、幫辦河南軍務勝保督清兵圍攻被捻軍佔據的六安州城。十一日,捻軍出城襲擊清軍新營,勝保親率步兵、騎兵分路抄截,繞至風凰橋、尚家廟一帶。次日,捻軍再擁大隊人馬與清軍奮戰,清兵以大炮轟擊,並沿途追殺,屍陳遍野。當夜,清兵抵六安城下,連放噴筒火箭,豎雲梯強攻,六安城破。捻軍被殺者3000餘人,逃出城後,又被追兵堵殺2000餘人。首領張樂行叔父張玉明被殺,清兵統領楚勒剛阿也中炮身亡。

南有太平軍北有捻軍,卻不能直搗京師,原來只怪那些漢軍團練!

咸豐九年(1859年),清軍向臨淮關進逼。十二月十五日,苗沛霖渡過淮河堵截臨鳳要路,張得勝由東路攻至關下。十七日,幫辦大臣袁甲三親自督清兵攻關。十八日,清兵馬隊衝擊捻軍陣營,關內捻軍傾巢而出,列兵河邊。雙方經兩晝夜激戰,臨淮關終被清兵攻佔。此役捻軍死傷數千人,被擒萬餘人,淮河兩岸堡壘40餘座被毀,首領顧九龍等人被擒害,捻軍佔據的鳳陽城隨即失守。

南有太平軍北有捻軍,卻不能直搗京師,原來只怪那些漢軍團練!

咸豐十一年(1861年)夏,江南各路捻軍先後進軍山東。搶渡運河後,自泰安直奔濟南,聲勢浩大。八月十五日,僧格林沁親督清軍圍剿捻軍佔據的湖山泊以南孫家鎮等地。雙方沿臨朐、諸城、沂水一線惡戰不斷。初十日,黑旗軍、捻軍合力抗敵,在沂河東岸與清軍德愣額部激戰,捻軍傷亡萬餘人,幾被清兵剿殺殆盡。捻軍遭受重創。

南有太平軍北有捻軍,卻不能直搗京師,原來只怪那些漢軍團練!

同治元年(1862年)初 ,亳州以東捻軍會合其它幾路大舉向西進軍,一路上勢不可擋。正月二十四日,僧格林沁親督馬隊追剿,至杞縣許岡,雙方激戰,死傷無數。二月初三日,僧格林沁又督軍分三路圍剿趙寨捻軍,捻軍挖深壕相拒,鏖戰4個時辰後,捻軍敗走。此次戰役,雙方死傷上萬人。

南有太平軍北有捻軍,卻不能直搗京師,原來只怪那些漢軍團練!

同治元年(1862年 ),陳玉成在廬州寫給賴文光等人部署協同作戰的信。

南有太平軍北有捻軍,卻不能直搗京師,原來只怪那些漢軍團練!

同治二年(1863年)三月,盤踞兩淮、屢叛屢降的苗沛霖見僧格林泌大軍離開院北,遂拒絕了清廷“散練歸農”的命令,再次帶領他的十兒萬團練舉兵抗清,陷潁上,破壽州,圍攻蒙城。十一月,僧格林沁重新進攻皖北,又奪取了皖北、皖南大部分失地,苗練陷於絕境,在四面楚歌中大敗於蒙城。苗沛霖被部下所殺,其部隊大部分被清軍殲滅,小部分逃亡河南,參加捻軍。苗沛霖團練從此羶滅。

南有太平軍北有捻軍,卻不能直搗京師,原來只怪那些漢軍團練!

同治五年(1866年)秋天,捻軍在殲滅僧格林沁的蒙古鐵騎後,於河南許州分兵兩路。由遵王賴文光率領的東捻軍,在中原地區堅持抗清鬥爭。同治六年,經贛榆戰役、壽光彌河戰役,接連受挫 ,數萬人戰死,東捻軍主力損失殆盡。十二月,賴文光率殘部衝破六塘河防線,南下江蘇境內,不斷遭到清軍堵擊。因人數過少,屢撲運河而未果。十一日,在揚州東北灣頭瓦窯鋪,為淮軍吳毓蘭部擊敗,賴文光被俘,十六日就義於揚州。東捻軍就此覆滅。

南有太平軍北有捻軍,卻不能直搗京師,原來只怪那些漢軍團練!

同治七年(1868年),西捻軍領袖、梁王張宗禹率部轉戰西北、華北,經商河大戰、濟陽玉林鎮大戰,主力部隊損失上萬。六月二十日,清軍劉松林部於鹽山、滄州等處圍追堵截。西捻軍殘部數千人搶渡運河失敗,退往荏平南鎮,猝遇劉銘傳、郭松林部阻擊,遂倉促應戰。張宗禹率數十騎突圍,其兄張宗道、其子張葵兒、捻軍首領陳大老坎等被清軍生擒斬首。

南有太平軍北有捻軍,卻不能直搗京師,原來只怪那些漢軍團練!

南鎮戰役,捻軍全軍覆沒,只有領袖張宗禹突出重圍。清軍繼續捜索,卻不見其下落。李鴻章、

南有太平軍北有捻軍,卻不能直搗京師,原來只怪那些漢軍團練!

劉銘傳等謊稱已查明張宗禹在徒駭河邊投水而亡,但在其私人函件中卻無奈地承認張宗禹穿秫鳧水,不知所終。張宗禹為捻軍老沃王張樂行族侄,英勇善戰,因打死僧格林沁、擊敗過曾國藩和左宗棠而威名遠揚,綽號“小閻王”,是捻軍後期鬥爭的領袖人物。他的失蹤,標誌著捻軍起義的最終結束。

南有太平軍北有捻軍,卻不能直搗京師,原來只怪那些漢軍團練!

淮軍以淮南地主團練為基礎,兵將多為安徽人。咸豐末年,李鴻章在曾國藩支持下,按湘軍章程編練淮軍。初有步隊13營,勇夫7000餘。次年調赴上海,勾結外國侵略者鎮壓太平軍。四年後發展到六七萬人,成為鎮壓捻軍的主力。後又僱傭英法軍官,配備洋槍洋炮,釆用西法訓練,營制、戰術等多方面變化,發展為兒與湘軍分庭抗禮的獨立集團,成為晚清建立的具有近代色彩的陸軍部隊。

南有太平軍北有捻軍,卻不能直搗京師,原來只怪那些漢軍團練!

同治元年(1862年),即太平軍馳騁江南大地、上海吃緊的時候,這支輕騎隊組建了,成為李鴻章統帥的淮軍的“友軍”。

南有太平軍北有捻軍,卻不能直搗京師,原來只怪那些漢軍團練!

《淮軍平捻記》作者周世澄行伍淮軍多年,為表淮軍戰績,據親身經歷以及有關疏章、文報、時論等撰成此書。記事起於同治四年(1865年 )李鴻章赴徐州部署剿捻,迄於七年秋張宗禹西捻軍兵敗荏平。正文依年月日詳述淮軍在安徽、山東等地鎮壓捻軍的經過,附記二卷載淮軍軍制、兵餉、軍儲等情況,是研究淮軍歷史和捻軍活動的重要史料。

南有太平軍北有捻軍,卻不能直搗京師,原來只怪那些漢軍團練!

張曜(1832—1891年),字亮臣,號朗齋,直隸大興人。初為縣丞,後在河南固始辦團練,參與鎮壓太平軍和捻軍。咸豐十一年(1861年)以功授河南布政使,旋以目不識丁被參劾,改總兵加提督銜。此後發憤讀書,始通文墨。同治八年(1869年)率嵩武軍赴甘肅、寧復鎮壓回民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