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一国无二君,新皇和太上皇哪个才是君?从这个方面看就能区分

我们常说,一山不容二虎,一国不立二主。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一般都是独一份,若是再有一个,估计两个皇帝能掐个你死我活。

在我国古代多数情况下,都是旧皇驾崩,新皇才会上位。但是也有一些尴尬的情况,比如老皇帝提前退休,让位给新皇。

新皇继位,老皇帝成了太上皇,一国就相当于有了两个皇帝。那有人会问了,这两个皇帝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君呢?

都说一国无二君,新皇和太上皇哪个才是君?从这个方面看就能区分

古代这种情况虽说不常见,但还是有这样的例子的,一般来说,谁行礼谁就是臣,受礼的是君。

众所周知,在中国的传统礼仪中,低位者需要向高位者行礼以示尊敬。比如皇亲国戚见了皇帝,即便是长辈,也要向皇帝磕头。而皇帝见了太上皇和太后,理应行礼。

这么说来,谁位高谁就是君。但是实际情况里,可能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我们今天就举几个例子来说一说到底谁是君。

都说一国无二君,新皇和太上皇哪个才是君?从这个方面看就能区分

汉高祖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作为第一任皇帝,本来他头上是没有太上皇的。在他建国当上皇帝后,他的父亲也要跪着冲他行礼。

刘邦看见老父亲给自己磕头心里也是不自在,在与群臣商议过后,他将父亲刘太公封为了太上皇。不过这个太上皇是刘邦亲封的,自然刘邦是君了。

第二个比较出名的太上皇就是唐朝的李渊了。当年李世民兵变上位,杀死了自己的兄弟,逼迫李渊封自己为太子。

都说一国无二君,新皇和太上皇哪个才是君?从这个方面看就能区分

之后顺利称帝的李世民视李渊为太上皇,虽然李渊是自己退位的,但是其中的隐情一时难以有明确的定论,到底谁是君谁是臣,还真不好说。

第三个太上皇就是大清朝的乾隆皇帝了。乾隆本身在皇帝的位子上就坐了60年,由于太过长寿,以至于他的不少儿子都先他而去了。

等到年纪实在太大的时候,乾隆才不得已选了嘉庆为新皇,自己做了太上皇。不过乾隆这个太上皇可是当的舒坦,虽然退位,但实际掌权的还是他。

都说一国无二君,新皇和太上皇哪个才是君?从这个方面看就能区分

在乾隆当太上皇的三年时间里,嘉庆皇帝根本一点权力没有,只不过是乾隆的傀儡。一直不愿意放权的乾隆连玉玺都没给,所以乾隆这个太上皇才是真正的君。

所以说白了,其实是君是臣,还是要看谁的手里掌握着权力,有权才是君,无权的君依旧是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