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授被舉報性騷擾,面對校園性騷擾,我們又能做些什麼?

這幾天,一篇反映某大學教授性騷擾女生的文章——《她曾經以為自己能逃開教授的手》,在朋友圈刷屏。

大學教授被舉報性騷擾,面對校園性騷擾,我們又能做些什麼?

近些日子,好像對於校園性侵、校園性騷擾的話題層出不窮,前有北航教授性騷擾,後有被班主任性騷擾了自殺四次的還是離開這個世界的19歲的女孩李某奕。除了這些,還有多少沒有被爆料出來的,還有多少人還在黑暗之中,本來美好的未來被因此打破。

我還記得我讀小學的時候,有一個男老師,真的很噁心,很喜歡摸女孩子的頭髮耳朵啥的,那時候我二年級,班裡成績最好,他開始剛教我們的時候,會摸我的頭,我就惡狠狠瞪他,我不怕他是因為我家就在學校旁,但是後面他會給糖給有些女生吃,有時候還會叫到他房間去,到底幹了什麼小時候是無法想象的,那些女生的數學每次都是100分,而我一次100分也沒有得過了,無疑我是幸運的,只是想告訴大家這樣的現象不單單是大學裡有,從小到大都有,工作了也有。

我們都知道當前這種行為取證難、懲罰力度也小,很多時候真的欲哭無淚,有力無處使。

但是,就能妥協嗎?不,因為妥協了不追究了,受到更大的傷害還是自己的孩子。

既然如此,我們更加應該防範於未然,更應該幫助孩子辯正。

今天,我想跟大家說的其中一種重要的方式:溝通

大學教授被舉報性騷擾,面對校園性騷擾,我們又能做些什麼?

為什麼是溝通呢?

一般遭遇性騷擾沒有反抗或者制止能力的都是年紀比較小的孩子,特別是敏感事情的青少年,當他們遭遇了這些噁心的動作之後,心理變化很大,自我陷入困境。我們不能責怪,作為家長一定要耐心引導幫助孩子,良好的溝通才能幫助孩子走出困境。這裡的溝通可不是指家長的職責或者一味的詢問,而是適當的引導、耐心的傾聽等等。

還有重要的溝通,是日常生活中孩子的性教育問題,我們不能再避之不談了!

幫助孩子正確認識到性,不要讓孩子還是無知。他們對性羞於啟齒,連性器官的學名都不能直視……然而,對性遮遮掩掩,對性忌畏,有時候會給自己帶來傷害的。很多兒童在遭受性侵害的時候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缺乏必要的反抗。被侵害後,往往被行為人“好處”矇騙,又或者懾於行為人的恐嚇,不告知家人。所以家長學會如何跟孩子溝通,讓孩子接受必要的性教育知識,是自我保護的重要一步。

大學教授被舉報性騷擾,面對校園性騷擾,我們又能做些什麼?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美好的環境中快樂健康的成長,所以,第一步,請各位家長自己行動起來,好好想想如何給孩子上好性教育這一課,如何學會好好與孩子溝通,加油!各位粑粑麻麻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