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入門……學真書!

規規矩矩學書法,關注默楊.拙墨齋,傳遞書法正源,分享書法經典。

白蕉論書法, 真書,便是正楷書。今人言小楷書,便是昔人所言小真書。真、正二字,異名同實,原是通用的。初學正楷書,宜從大字入手。若從小楷入手,將來寫字,便恐不能大。昔人言小字可令展為方丈,這是說要寫得寬綽,原因是一般學者的通病,為拘歛而不開展。其實大小字的用筆、氣勢、結構是不同的,我們看看市上所流行的黃庭經放大本,對比一下便可明白,小字是不能放大的。

  初學根基,為何先務正楷?為何正楷不容易學?古人頗有論列。

  張懷瓘雲:“夫學草行分不一二,天下老幼,悉習真書,而罕能至,其最難也。”

  張敬玄雲:“初學書,先學真書,此不失節也。若不先學真書,便學縱體為宗主,後卻學正體,難成矣。”

  歐陽修雲:“善為書者,以正楷為難,而正楷又以小字為難。”

  蔡君謨雲:“古之善書者,必先楷法,漸而至於行草,亦不離乎楷正。”

  蘇東坡雲:“真書難於飄揚,草書難於嚴重。大字難於結密而無間,小字難於寬綽而有餘。”又曰:“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行立而能走者也。”又曰:“書法備於正書,溢而為行、草。未能正書而能行草,猶未能莊語而輒放言,無足道也。”

  宋高宗雲:“前人多能正書而後草書,蓋二法不可不兼有。正則端雅莊重,結密得體,若大臣冠創,儼立廊廟。草則騰姣起鳳,振迅筆力,穎脫豪舉,終不失真。所以鍾、王輩皆以此榮名,不可不務也。”又云:“士於書法必先學正書者,以八法皆備,不相附麗。至於字亦可正讀,不渝本體,蓋隸之餘風。若楷法既到,則肆筆行草間,自然於二法臻極,煥手妙體,了無闕軼。反是則流於塵俗,不入識者指目矣。”

  曹勳雲:“學書之法,先須楷法嚴正。”

  黃希先雲:“學書先務正楷,端正勻停,而後破體。”

  欲工行、草,先工正楷,自是不易之道。因為行、草用筆,源出於楷正。唐代以草書得名的張旭,他的正書《郎官石柱記》,精深拔俗,正是一個好例。學真書,本人主張由隋唐人入手,其理由已在第一講談過。但唐人學書,過於論法度,其弊易流於俗。而初學書,又不能不從規矩入。那末,於得失之處,學者不可不知。茲節録姜白石論書:“唐人以書判取士,而士大夫字書,類有科舉習氣,顏魯公作《幹録字書》是其證也。矧歐、虞、顏、柳前後相望。故唐人下筆,應規入矩,無復魏、晉飄逸之氣。”

  “真書以平正為善,此世俗之論,唐人之失也。古今真書之神妙,無出鍾元常,其次則王逸少。今觀二家書,皆瀟灑縱橫,何拘平正?”

  “字之長短、大小、斜正、疏密,天然不齊,孰能一之?謂如東字之長,西字之短,口字之小,體字之大,朋字之斜,黨字之正,千字之疏,萬字之密。劃多者宜瘦,少者宜肥。魏、晉書法之高,良由各盡字之真態,不以私意參之耳。”

  姜白石這些話,並不是高論,而是學真書的最高境界。

欲工行、草,先工正楷,自是不易之道。因為行、草用筆,源出於楷正。唐代以草書得名的張旭,他的正書《郎官石柱記》,精深拔俗,正是一個好例。學真書,本人主張由隋唐人入手.....

見識下《郎官石柱記》

書法入門……學真書!

書法入門……學真書!

書法入門……學真書!

書法入門……學真書!

書法入門……學真書!

書法入門……學真書!

書法入門……學真書!

書法入門……學真書!

書法入門……學真書!

書法入門……學真書!

書法入門……學真書!

書法入門……學真書!

書法入門……學真書!

書法入門……學真書!

書法入門……學真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