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股論金》節目有毒?廖英強之後,「80後」股評家也栽了!

《谈股论金》节目有毒?廖英强之后,“80后”股评家也栽了!

本文共1280字

閱讀完約3分鐘

還記得“黑嘴”廖英強嗎?

他面對證監會1.3億元罰單竟然輕鬆笑言,揚言“不缺少繳納罰款的財產”、“打了1億多廣告,算是家喻戶曉了”~

當然,最後這筆“輕鬆”的罰款他沒有及時繳納,成了老賴。但是,證券節目主持人能利用職業身份割韭菜已眾所周知。

《谈股论金》节目有毒?廖英强之后,“80后”股评家也栽了!

這不,最近又爆出一個80後的證券節目嘉賓操縱證券案。不過當事人非法獲利金額只有75.48萬餘元。

但他付出的代價除了罰76萬,倒貼5200塊錢外,還要坐11個月的牢。

1

先建倉買入

公開薦股後又賣出

日前,最高人民檢察院發佈第十批指導性案例,其中有一個案例,是原國開證券經紀人朱煒明操縱證券市場案,這起“股市名嘴”“搶帽子交易”案再次引發關注。

《谈股论金》节目有毒?廖英强之后,“80后”股评家也栽了!

據通報,朱煒明1982年7月出生,是原國開證券上海龍華西路證券營業部的證券經紀人,還當過上海電視臺第一財經頻道《談股論金》節目特邀嘉賓。

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朱煒明在擔任國開證券經紀人期間,先後多次在其受邀擔任上海電視臺第一財經頻道“談股論金”節目特邀嘉賓之前;


使用實際控制的三個證券賬戶,事先買入多支股票,並於當日或次日在上述電視節目中,對其先期買入的股票進行公開評價、預測及推介。


《談股論金》節目有毒?廖英強之後,“80後”股評家也栽了!

於節目在電視臺首播後一至二個交易日內拋售相關股票,人為地影響前述股票的交易量與交易價格,獲取利益。

作案金額多少呢?買賣股票一共四千多萬,但尷尬的是,獲利只有75萬。

經查,其買入股票交易金額共計人民幣2094.22萬餘元,賣出股票交易金額共計人民幣2169.70萬餘元,非法獲利75.48萬餘元。

2017年7月28日,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以操縱證券市場罪判處被告人朱煒明有期徒刑十一個月,沒收其違法所得,並處罰金人民幣76萬元。

一審宣判後,被告人未上訴,判決已生效。

2

《談股論金》節目有毒?

兩嘉賓先後出事

早在2016年六月份,證監會官網通報了針對國開證券經紀人朱煒明的行政處罰案。

證監會官網披露的細節顯示,朱煒明父朱某榮、其母孫某英和祖母張某英都於朱煒明所在營業部開立上海股東賬戶和深圳股東賬戶,而朱煒明實際控制朱氏賬戶組。

朱煒明在作為證券從業人員期間,控制朱氏賬戶組買賣“海螺型材”、“神劍股份”、“襄陽軸承”等共計132只股票,盈利452.67萬元。

看來,朱煒明之前的炒股水平要高些。

值得關注的是,知名證券節目主持人廖英強因操縱佳士科技等39只股票,買賣交易超15億!

被證監會沒收違法所得4300萬元,並處8600萬元罰款。一共罰沒近1.3億元。

《谈股论金》节目有毒?廖英强之后,“80后”股评家也栽了!

而他也是《談股論金》的嘉賓,手法亦是搶帽子操縱股價,提前佈局,薦股後賣出。

看來,《談股論金》節目有毒啊,兩個嘉賓都出事了。

當然,對股民來說反倒是件好事,曉得了不能盲目聽信小道消息,對股市也會多一些理性判斷。

小貼士:何所謂“搶帽子”?

“搶帽子”交易這個名稱起源於早期證券交易所內交易員喊價的動作,引申含義是指證券機構及其從業人員公開評價推薦自己買賣或持有的證券,通過期待的市場波動取得經濟利益的行為。按照我國證券法規定,當天買入的股票,必須隔天才能賣出。

內容源自中國基金報

《谈股论金》节目有毒?廖英强之后,“80后”股评家也栽了!

歡迎轉發、朋友圈

北京煒衡(成都)律師事務所 羅浩斐 律師

聯繫電話 18628017105

聯繫金妹兒

商務合作:028-86968491

權威 專業 客觀 理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