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纭千古,百尺雄关

关隘——中国古代构筑有关城等防御设施并有军队常驻守卫的隘口。古籍中也有称其为关、塞、关塞、隘塞的。主要由关城、墩台和沟壕等构成。关城为关隘的主体工程,是指挥和战斗的核心。其防护力较强,筑有高厚的城墙,墙上设有雉堞,沿墙构筑敌台。关城外围挖有护城壕。

纷纭千古,百尺雄关

关隘的构筑主要是根据任务和地形特点,将关城、墩台、沟壕、陷阱等作合理的配置。

山西古关隘

山西境内的长城遗迹很多。从兴县西北部的黄河东岸开始,沿管涔山和恒山山脉向河北方向延伸,蜿蜒的古长城和矗立的烽火台,依旧饱含着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蚀痕,横亘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向世人昭告着那已经远逝的昔日烟云。

平型关

平型关是内长城的一个关口,位于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横涧乡平型关村。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修筑内长城时经过平型岭,并在关岭上修建关楼。平型关也为抗日战争平型关战役遗址。战役遗址距平型关5公里,故得名。

纷纭千古,百尺雄关

2014年4月由山西省古建筑集团承建的修缮项目经二百多天施工,完成了城台、城楼木结构及部分城墙工程。使平型关古关城完美在现在世人面前。

修缮前

纷纭千古,百尺雄关

纷纭千古,百尺雄关

平型关城据平型岭之口,城周长1公里余,今残高6米。关门坐西朝东,门洞用券栿相间的方法筑成,高4米,宽2.7米,墙厚2.7米,当时关楼已毁。城内匾额上书“平型岭”三字,两侧岭上明长城遗迹尚存。

纷纭千古,百尺雄关

纷纭千古,百尺雄关

修缮后

雁门关

纷纭千古,百尺雄关

雁门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雁门关之称,始自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唐驻军于雁门山,于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戍卒防守。

纷纭千古,百尺雄关

天下九塞

雁门为首

纷纭千古,百尺雄关

雁门关的围城随山势而建,周长5公里多。城墙的南端分别与关城的东西两翼相连,向北则沿着山脊延伸到谷底合围,合围处建有城门。围城以外还筑有3道大石墙和25道小石墙,起到屏障的作用。

娘子关

娘子关为中国万里长城著名关隘,位于山西阳泉市平定县东北的绵山山麓。娘子关原名“苇泽关”,因唐平阳公主曾率兵驻守于此,平阳公主的部队当时人称“娘子军”, 故得今名。

纷纭千古,百尺雄关

娘子关在河北、山西两省交界处,是晋冀的咽喉要地,是长城的著名关隘,有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纷纭千古,百尺雄关

娘子关城楼

纷纭千古,百尺雄关

娘子关古城墙

娘子关现有关城为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修建,崇祯七年(1634)补修。整个关城,北临桃河深涧,水流湍急;南接绵山陡脊,逶迤相连;依山带水,含翠涌泉,景色奇雄而壮观。关城有关门两座,皆为砖券。

宁武关

宁武关为晋北古楼烦(古部落名)地。战国时,赵武灵王曾在此置楼烦关,以防匈奴。宁武,秦汉为楼烦县地,置有楼烦关,今县南的宁化村,即为楼烦关南口,县北的阳方口,即为楼烦关北口。

纷纭千古,百尺雄关

宁武关是三关镇守总兵驻所所在地。关城始建于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在明成化、正德、隆庆年间,均有修缮。关城雄踞于恒山余脉的华盖山之上,临恢河,俯瞰东、西、南三面,周长2公里,开东、西、南三门。

纷纭千古,百尺雄关

纷纭千古,百尺雄关

纷纭千古,百尺雄关

宁武关门洞

偏头关

偏头关,北接蒙古高原,西隔黄河与鄂尔多斯高原相对,内外长城在关东老营堡处相接。与宁武关、雁门关合称“三关”。偏头关东连丫角山,西濒黄河,因东仰西伏,故名偏头。现存关城为明洪武十三年(1390年)所建,明宣德、天顺、弘治元年、嘉靖六年、隆庆年间均有修建。

纷纭千古,百尺雄关

“铜偏关,铁宁武,生铁铸成老营堡。”

纷纭千古,百尺雄关

纷纭千古,百尺雄关

老营堡,明代偏头关下辖的最大的城堡

固关

纷纭千古,百尺雄关

纷纭千古,百尺雄关

纷纭千古,百尺雄关

固关,位于山西省平定县境内,是明长城真保镇重要关隘,是明朝京西四大名关之一。固关长城北起娘子关嘉峪沟,南至白灰村村口,全长20公里,是国内保留较完整的石砌内长城。固关长城地势险要,历史悠久,古驿道深深。

纷纭千古,百尺雄关

纷纭千古,百尺雄关

作为战争的遗迹,

长城和关隘,

在山西这块苍茫的土地上,

已经变成一份独特的文化遗产,

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战争文化的珍贵实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