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級「藍海」爆發在即,商業保理迎來「黃金時代」

自2012年商務部啟動商業保理試點工作以來,中國商業保理進入快速發展時期。據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商業保理業務量已達1萬億元人民幣,連續五年實現高速增長。

保理在支持中小企業融資方面有獨特優勢,得到了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市場的肯定。新的保理公司不斷湧現,儼然成為具備萬億級前景的“藍海”大市場。

萬億級“藍海”爆發在即,商業保理迎來“黃金時代”

商業保理

目前,世界各國已經將保理視為一種安全可靠的貿易融資方式,保理行業繼續擴張,已經進入了“黃金時代”。

關於保理

您知道多少???

保理,保險代理?保險理賠?NO!

保理,全稱為保付代理,是基於企業交易過程中訂立的貨物銷售或服務合同所產生的應收賬款,由銀行或商業保理公司提供的貿易融資、銷售分戶賬管理、應收賬款催收、信用風險控制與壞賬擔保等服務功能的綜合性信用服務。它是商業貿易中以託收、賒賬方式結算貨款時,賣方為了強化應收賬款管理、增強流動性而採用的一種委託第三者(保理商)管理應收賬款的做法。

商業保理本質上是一種以債權轉讓為前提的綜合性金融服務產品,保理業務與供應鏈金融的應收類產品相結合,以解決企業的上游融資問題,藉助資產證券化的融資模式,迅速從邊緣化向主流逼近。從近年的項目規模和發展速度來看,有可能成為資產證券化市場的一匹黑馬。

萬億級“藍海”爆發在即,商業保理迎來“黃金時代”

保理核心業務

保理ABS的進階之路

保理ABS(資產證券化)是指保理公司出於融資需求,將從各個賣方手中受讓的缺乏即期流動性,但具有可預期的、穩定的未來現金收入流的應收賬款集中起來,形成一個應收賬款的資產池,然後對這些資產進行信用評級和分層,將它們轉變成可在證券市場上流通和出售的證券。

那麼保理到保理ABS又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呢?

2012年-2013年——黎明之前,摸索前進

2012年之前,由於商業銀行的授信限制,保理企業獲取商業貸款路徑艱難。2012年底,商務部正式批准商業保理試點,真正意義上的非銀商業保理行業正式誕生,發展進入快車道。

隨著資產支持證券相關法律逐步出臺,ABS市場日趨成熟與健康,發行開始常規化。2012年《關於進一步擴大資產證券化試點有關事項的通知》發佈,保理融資債權可作為資產支持證券的基礎資產,商業保理公司以融資債權為基礎資產發行資產支持證券正式拉開帷幕。

2014年至2016年——嘗試拓展,漸入佳境

過去三年,企業ABS發展迅速。在大力扶持實體經濟的今天,供應鏈金融ABS因其以實體企業為核心,嫁接金融機構,既可提高企業行業地位、降低產業鏈資金成本又可盤活金融機構存量資產,發展速度勢如破竹。而產生於貿易,做活“應收融資”的保理業務也不再侷限於原有領域,在整個供應鏈上進一步拓展。從同比增速和市場結構來看,保理ABS產品的正憑藉實體經濟的支撐在交易所ABS市場佔據一席之地。

2015年全年共有3只產品發行,雖然規模有限,但憑藉其高投資價值迅速吸引行業和投資者注意;2016年,保理ABS規模迅速擴張。

2017年至今——井噴式發展,衝擊主流

截至2017年7月18日,企業ABS市場共發行208個產品,有效總額30428.48億元。除傳統受熱捧的消費貸款、應收賬款、信託受益權、租賃債權、企業債券之外,以保理融資債權為基礎資產的ABS產品以同比增速135.79%的勢頭(對比2016年上半年)居於第六位,已有衝擊主流產品之勢。

萬億級“藍海”爆發在即,商業保理迎來“黃金時代”

保理公司業務模型

為了進軍保理行業,首先需要有一家商業保理公司,目前可在各個自貿區進行新設或是直接收購現成的商業保理公司,內外資均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