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之李姓溯源

溯 源

出自赢姓,帝颛顼高阳氏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皋陶,皋陶为尧大理(古代司法长官),以官命族为理氏。至纣王时,理征(字德灵)为翼隶中吴伯,以直道不容于纣,得罪而死。其妻陈国契和氏与子利贞逃难于伊侯之墟(今河南省安阳市),饱受饥困,食木子(果实)得以生存,为感木子救命之恩,遂改理为李,此为李氏得姓之始,李利贞被尊为李姓始祖。李姓形成后,在河南苦县(今鹿邑县)繁衍生息。李利贞十一代孙李耳(字伯阳,外字聃),世称老子,周平王时做过管理藏书史官。李耳的裔孙李昙有4个儿子,因在外地当官定居而分出2支:长子李崇官任陇西太守(今甘肃省临洮县),封为南郑公,遂为陇西房;四子李玑为赵郡(今河北省邯郸市)房。后来,随着族裔繁衍,陇西房分39房,赵郡房分为东、南、西3组,皆人丁兴旺,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

李姓还有一个来源是因赐姓而得。唐代李姓为国姓。唐初,凡跟随李渊、李世民打天下的文臣武将中有许多人被赐为国姓李氏,其中有徐、安、胡、郭、邴、张、弘、董、罗等姓及少数民族中的鲜于、阿布、舍利等,为李氏扩充了人口。满族、白族、瑶族、壮族、苗族、傣族等少数民族,甚至连犹太人中也有李姓。

入 闽

李姓入闽始于东晋兴宁年问(363—365年),晋安太守李崇的后裔大多落籍福建。

唐贞观十一年(637年),唐高祖李渊第二十子李元祥10岁时被封为“闽越江王”,统辖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唐龙朔二年(662年)人福建古尤溪皇历(今永安市槐南乡皇历村)开基。传至十五世李其洪,于后汉乾祐元年(948年)迁至古沙县二十六都(今永安市贡川镇双峰村),其次子李宏义之四子李珠,李珠生5子:长子李金德、次子李木德、三子李水德、四子李火德、五子李土德,分别居于福建宁化县、江苏宜兴县、福建邵武县、福建上杭县稔田乡半朗村、福建清流县。

唐总章二年(669年),朝廷任命陈政为岭南行军总管,带兵平叛,李靖后裔李伯瑶(字昆余)随军入闽。陈政逝世后,其子陈元光为漳州刺史,任用“处己方严,临事果断”的李伯瑶领漳州牧事参军。后落籍福建,开发漳州,其后裔散居云霄、漳浦等县。李伯瑶逝世后,被尊为“辅胜将军武惠侯”。

唐大历年间(766—779年),李椅(一作锜)任福建观察使,后居闽。

唐哀帝幼子李熙照被堂叔李开来救出,并带回原籍福建省邵武县定居,其后裔就在闽北繁衍生息,该派下第七代李纲为宋时丞相,李纲居福州,一生忠诚为国,被世代誉为“忠贯金石之良将”,其后裔散居福建各地。

唐末中原动乱,李杞(河南光州刺史)、李辅官(字弘弼,河南寿州参军)与王潮、王审知兄弟从河南固始随王绪入闽。李弘弼先居汀漳,再迁泉州。

南宋,因金兵入侵,李邴(字汉老,号云龛,山东省济州府钜野县人,累官起居舍人、徽猷阁待制、翰林学士、兵部侍郎、参知政事、资政殿学士等),随高宗南渡,寓居泉州,在城内筑屋于东门内第三巷,又于城北清源山赐恩岩下结草庐为书斋,号“云龛草堂”。高宗登位,知其隐居清逸,赐御书“仙景”二字。此后,李邴繁衍的后裔散居于泉州市各县(市),均称“仙景李”。

宋元年间,李善浦到泉州做官,遂安家同安(今属厦门市同安区)。

肇 基

永宁李氏唐总章二年(669年),李伯瑶随陈元光入闽任漳州参军。李伯瑶三子李董尔(号威正)任水兵都统镇守泉州。其后裔一支迁居佛堂澳(今永宁镇新沙堤一带),至李颜贞迁居永宁。

梅林李氏:李建滨于明永乐年间移居梅林,李建滨长子李质庵、次子李素庵的后裔又移居湖边、蚶江、港边、金埭等地,三子李普庵移居东店称下李。

岑兜李氏:上杭丰朗李火德后裔李振仲于明初奉派督造永宁城,遂家居银江(今岑兜)。后裔移居洋厝、永宁、港边、八斗、塔石、金埭等地。

港前李氏:李永森兄弟三人,李永森于明万历年间从晋江池店迁居锦钱(今港前)。四世李士贤移居东店称上李。李永森兄弟一个迁居晋江东石余厝街,一个迁居晋江龙湖蒲蓉,迁居龙湖蒲蓉者又移居永宁,后裔移居港边。

港边李氏:李起斋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移居港边,称蒲蓉派。

东店李氏:李士贤于明代从晋江港前迁居东店(上李)。李普庵于明中叶从梅林移居东店(下李)。

繁衍及外迁

(一)梅林李氏:唐总章二年(669年),李伯瑶以军师身份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后任漳州参军,被封为“辅胜将军武惠侯”,其后裔定居闽南各地。李伯瑶三子李董尔(号威正),敕封镇守泉州兼水兵都统,其后裔中有一支迁往晋江佛堂澳(今新沙堤一带),明代永乐年问(1403—1424年),李建滨从佛堂澳(今新沙堤一带)移居梅林村,梅林李氏奉李建滨为一世祖。李建滨生3子:长子李质庵、次子李素庵、三子李普庵。李质庵、李素庵居梅林村传衍,李普庵移居东店村下李。明万历年间,李日诸移居湖边,李日炫迁居蚶江村,另有族人迁往港边、金埭、晋江古福、杏当、香港及菲律宾等地。

百家姓之李姓溯源

梅林李氏家庙

(二)永宁镇区李姓:明初,李董尔的后裔李颜贞从佛堂澳(今新沙堤一带)移居永宁镇区。李颜贞生6子:长子李端轩、次子李愧吾、三子李端参、四子李永森、五子李蕃、六子李天瑞。

永宁镇区的李氏有5个支派。

1.鳌城李氏端轩派:奉李端轩为一世祖。明朝中叶,李端轩居永宁南门境传衍。

2.东瀛李氏愧吾派:奉李愧吾为一世祖。据家谱载:“昔我始祖愧吾以武功仕宦入闽,官武略将军,授职永宁卫,因占籍东瀛,择地建居,号日中李。”

3.鳌南李氏端参派:奉李端参为一世祖。

4.港前二房支派:港前村二房的后裔移居永宁镇区。

5.惠安东下坑支派:从惠安县东下坑迁居永宁镇区。

(三)银江(岑兜)李氏:

溯自上杭县丰朗乡李火德派下。明初,李振仲奉派督造永宁城,娶王氏之女,后王氏回原籍金陵,李振仲居江村传衍,银江李氏奉李振仲为一世祖,历600余年,传20余世。李振仲生4子:长子李君雍(传上房和直街份)、次子李君侍(传树下份)、三子李君玉(幼殒)、四子李荣寿(传店下份)。九世李鸣配后裔迁往宁德市霞浦县、七都街城东门外、三门内、鸟崎头等地。十四世李金灿迁往台湾彰化县、支厅城内东门街454番地。清嘉庆七年(1802年),长房十五世李锡金迁往台湾新竹南区。二房十八世李孙进迁往宁德市霞浦县三沙二市同钧村。银江李氏还有族人陆续迁往永宁、洋厝、港边、金埭、八斗、宝塔、台湾、香港及东南亚等地。

百家姓之李姓溯源

银江李氏家庙

(四)洋厝李氏有2个支派。

1.银江(岑兜)四滨李心泉的长子李景山、次子李兴山于清康熙年问从银江村移居洋厝村。

2.清乾隆年间,黄恪斋从南安市迁居前埔村,后移居洋厝村。

(五)港边李氏蒲蓉派:明万历年间从晋江龙岱(今晋江市洋埭村)、池店迁居龙湖蒲蓉,后移居永宁南门,始迁者不详。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前后,李起斋移居港边村传衍。港边李氏蒲蓉派下有族人迁往石狮市区、香港及菲律宾等地。

港边村李氏还有银李系(包括银江、洋山两支派)。清末民国初,陆续从银江、洋山、塔石、梅林等地迁人。港边银李支系陆续有族人迁往香港、台湾及美国、加拿大、澳洲、菲律宾等地。

百家姓之李姓溯源

港边蒲蓉派李氏宗祠

(六)金埭李氏:明隆庆年问,梅林李建滨的后裔、银江李振仲的后裔、鳌南李颜贞的后裔相继移居金埭村,历400余年。金埭李氏有族人迁往泉州、广东、香港及菲律宾、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地。

百家姓之李姓溯源

金埭李氏家庙

(七)塔石李氏:清朝起陆续从各地迁人。

1.李家默(字恭文,号礼静)从银江村直街移居塔石村。

2.李吉祥从岑兜村移居塔石村。

3.李基奇(字珍文,号有爵)从银江李氏长房大滨李敦山的后裔移居塔石村。李尚旁、李武抛、李武秩、李略生、李兹立、李兹儒携眷迁往台湾竹堑。

4.洋山(今洋厝村)李天永的后裔移居塔石村。

5.李天陈派下五房李顾元、李顾绵、李顾传从洋山(今洋厝村)移居塔石村。

6.银江树下二房李君侍的后裔从银江村移居塔石村。

7.1956年,李和从港边村移居塔石村。

(八)湖边李氏:明万历年间,李日诸(与李日炫为兄弟关系)从梅林村移居湖边村。清末,居住地出现瘟疫,全族人口受灾,家族没落,至今传衍20人左右。有族人迁往福州、台湾及菲律宾等地。

(九)蚶江李氏:明万历年间,李日炫(与李日诸兄弟关系)到蚶江做私塾先生,娶蚶江林氏女为妻后移居蚶江村。有族人迁往福州、台湾等地。

(十)港前李氏:元末,李大哥(字仲昭)从莆田市黄石迁居龙岱(今晋江市洋埭村)。元天历二年(1 329年),李大哥次子李景贤迁居晋江市池店,为池店李氏肇基祖。明正德二年(1507年)李景贤之五世五房李约斋从晋江市池店迁居泉州城西万石(井亭李五城心大厝)。按口头传说,明万历年问,李景贤的后裔李永森三兄弟分别迁居锦钱(今港前村)、龙湖蒲蓉、东石佘厝街。因族失,世系不详。港前李氏奉李永森为一世祖,已传17世。四世李士坚(号经戊)移居东店村传上李。新中国成立后,李火招移居后杆柄村。

(十一)东店李氏有2个支派。

1.东殿(东店)上李:溯自港前李永森派下。明代中叶,四世李士贤(号经戊)移居东殿(今东店村),传12世。

2.东殿(东店)下李:溯自梅林李建滨派下。明初,三世李普庵移居东店村,为东殿下李肇基祖,传2l世。九世中有族人迁往平潭、三沙,十世父子三人(名讳失考)迁往广东潮州,十一世族人迁居泉州浮桥。

百家姓之李姓溯源

东店下李祖厝

(十二)八斗李氏:明代,银江李振仲的后裔移居八斗村传衍。

昭 穆

(一)梅林李氏昭穆:维昌鸿植忠君意,正大功勋报国恩,明良合德太平日,万民讴歌振乾坤。

(二)永宁镇区李姓昭穆。

1.鳌城李氏端轩公派昭穆:朝为田舍郎,旋登天子堂,凤麟本有种,奕世庆其昌。

2.鳌南李氏端参公派昭穆:端行庭,士志成,纯绵延,祖德荣。

续昭穆:康庄道,尚贤能,振家声,庆升平,敦孝友,霄汉鹏。

3.东瀛李氏愧吾公派昭穆:祖德流光远,孙枝庆泽长。

4.港前二房支派昭穆:永蒲学士启,鸿廷占振德,大道财祯祥,志气冠群英,双凤扶辇倍,来日定光明。

5.惠安东下坑支派昭穆:伯仲叔季,振明宏德,道宗学修,诗礼传家。

(三)银江李氏昭穆(从十一世起)。

1.长房昭穆:向兆国家尚武略,兹逢贤圣重诗书,敦修懿德垂孙子,教育英才显名誉。

2.二房昭穆:庚象昌兴应挺秀,茂昭孙子庆呈祥,求新济美恢弘志,顺适时申信义彰。

3.四房昭穆:天恩勤眷顾,祖德永垂芳,绳武追来孝,传家卜世昌,书诗今踵起,甲第尚绵长,有志胥如是,规模自孔彰。

(四)洋厝李氏昭穆。

1.银江四滨昭穆:向兆国家尚武略,兹逢贤圣重诗书,敦修懿德垂孙子,教育英才显名誉。

2.洋山李修洋房派昭穆:天恩勤眷顾,祖德永垂芳,绳武追来孝,传家卜世昌,书诗今踵起,甲第尚绵长,有志胥如是,规模自孔彰。

(五)港边李氏昭穆。

1.港边蒲蓉派李氏昭穆。

顶房:龙凤锦光,祖德俾昌。

下房:龙凤启祥,圣德俾昌,嘉兆盛美,陇西倍隆,先型模范,永思景仰,相承接引,合志开张。

2.港边银江上房派昭穆:向兆国家尚武略,兹逢贤圣重诗书,敦修懿德垂孙子,教育英才显名誉。

3.店下及洋山派昭穆:天恩勤眷顾,祖德永垂芳,绳武追来孝,传家卜世昌,书诗今踵起,甲第尚绵长,有志胥如是,规模自孑L彰。

(六)金埭李氏昭穆。

1.梅李李建滨派昭穆:维昌鸿植忠君意,正大功勋报国恩,明良合德太平日,万民讴歌振乾坤。

2.银李李振仲派昭穆:庚象昌兴应挺秀,茂昭孙子庆呈祥,求新济美恢弘志,顺适时申信义彰。

3.鳌南李颜贞派昭穆:端行庭,士志成,纯绵延,祖德荣。

续昭穆:康庄道,尚贤能,振家声,庆升平,敦孝友,霄汉鹏。

(七)塔石李氏昭穆。

1.李家默支派辈分排序与银江李氏长房相同。

2.李吉祥支派辈分排序与银江李氏长房相同。

3.李基奇支派辈分排序与银江李氏长房相同。

4.李顾元、李顾绵、李顾传由洋山里天陈派下五房辈分排序与银李四房相同。

5.洋山李天永派下首房辈分排序与银李四房相同。

6.银江树下二房李君侍派下西路辈分排序与银李二房相同。

(八)湖边李氏昭穆:长泽淳日继,祖元鸿道好,诗文启廷第,孝友传家春,燕翼贻谋派,孙子齐华荣。

(九)蚶江镇区李氏昭穆:长泽淳日继,祖元鸿道好,诗文启廷第,孝友传家春,燕翼贻谋派,孙子齐华荣。

(十)东殿(东店)李氏昭穆。

1.顶李昭穆:永浦学士启鸿廷占振德,大道才祯祥志气冠群英,双凤扶辇陪来日定光明。

2.下李昭穆:维昌鸿植忠君意,正大光辉报国恩,明良合德太平日,万民讴歌振乾坤。

(十一)港前(锦钱)李氏昭穆:

永浦学士启,鸿廷占振德,大道财祯祥,志气冠群英,双凤扶辇倍,来日定光明。

(十二)八斗李氏昭穆:天恩勤眷顾,祖德永垂芳,绳武追来孝,传家卜世昌,书诗今踵起,甲第尚绵长,有志胥如是,规模自孔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