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兒女小升初,看了此文,心理不慌也不堵

又到一年暑假季,對於小升初的學生這是一個特殊的階段,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不再是小學生,可也不屬於中學生。孩子們懷著撲騰撲騰熱切的小心臟既有對未來全新的中學生活的想往也有對未知世界隱隱地擔憂。

家有兒女小升初,看了此文,心理不慌也不堵

想必作為父母的我們也有些心神不寧,會操心孩子能進什麼樣的學校,進了學校還會揪心孩子能進什麼樣的班級……今天以上問題咱們都不計較,只想帶孩子和家長認識一下初中學業與小學學業的區別,以及我們該怎麼樣利用好這個暑假做好充分地準備。

作為過來人,我們經常聽到有的家長抱怨:“我家孩子原先在小學成績很好,可一上初中成績就開始下滑,這可怎麼辦是好啊?”

家有兒女小升初,看了此文,心理不慌也不堵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作為家長我們必須提前為孩子做好準備,幫助他們以最快的速度適應即將到來的初中階段的學習和生活節湊。

首先,我們要清楚孩子可能面臨哪些問題?

家有兒女小升初,看了此文,心理不慌也不堵

孩子升入初中會面臨的問題:

(一)環境適應

家有兒女小升初,看了此文,心理不慌也不堵

來到一個陌生的嶄新環境裡,既要適應學校、班級的各種硬件設施,又要適應新老師和新同學,處理諸多的人際關係,而且初中階段的作息制度與小學相比,大不相同,這無疑對孩子的適應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二)知識銜接

家有兒女小升初,看了此文,心理不慌也不堵

初中階段學科增多、難度加深,如果仍沿用小學階段的學習思維——按照老師的學習指令學習,沒有計劃的學習或者只學自己喜歡的科目,那無可避免的將面臨學習下滑的危險。

(三)心理適應

家有兒女小升初,看了此文,心理不慌也不堵

我們強調小升初銜接的重要性,然而不僅要重視知識上的銜接,更要重視心理上的銜接。小升初階段是孩子們由兒童期向青春期轉變的的關鍵階段。在這個階段,孩子們生理正在發生變化,加之,知識深度、廣度和難度的增加等,這些都會給孩子帶來一定程度的困惑和焦慮,而這個階段的孩子的心理發展相對滯後,導致他們一時無法調整好心理狀態,容易產出心理波動和某些心理問題。

(四)學法調整

家有兒女小升初,看了此文,心理不慌也不堵

進入初中以後,學生的學習由感性、直觀、零碎的知識變得更完整、抽象、系統,如果再沿用小學的學習方法,必然是行不通的。

針對以上問題,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以便幫助孩子做好小升初的過渡。

家有兒女小升初,看了此文,心理不慌也不堵

重要的不是環境而是對環境做出的反應

提前熟悉環境。暑假裡可以帶孩子去參觀一下新學校的,對學校的位置,外觀等有初步的瞭解;聯繫一下小學的同學,和原來的同學分到一個班的幾率還是很大的哦;瞭解初中階段的作息制度,做好心理預期。現在小學生的學習時間安排基本上是"4+2",即在學校花4個小時學習,在家裡花2個小時學習。而升到初中後,學習時間就要變成"8+4"。到校時間提前了,下課時間又推遲了,家長要做好學習時間調整的準備。

機遇偏愛那些有準備的頭腦

暑假裡做好知識的銜接。小學和初中面臨的學習任務和學科內容差異很大。總體來看,小學的課堂教學容量小,作業量小,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習和鞏固,主要是語文、數學和英語三大學科的學習。到了初中,多出了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等幾大學科,而且知識系統性比較強,需要孩子課後花時間去消化,不然很容易導致成績下降。有條件的話,可以讓孩子先修一下初一的知識。

保持良好的心態是成功的關鍵

幫助孩子做好心理適應。資深教育專家徐向東認為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深層知識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適應高強度學習的心態才是小初銜接的重中之重。所以要關注孩子心理的變化,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鍛鍊孩子抗壓能力等。

方法是一種不可抗拒的至高無上的力量

提前培養孩子更科學的學習方法。小學生的學習主要是眼看、手寫、記住,而到了初中,要求學生對知識充分理解,並學會用思維去分析這些知識點。據瞭解,由於小學本身知識量少且時間充裕,所以小學老師的教學進度較慢,講解也更詳細具體。但初中科目增多,每個老師的講課時間都是規定好的,老師必然要改變授課方式。因此,建議家長從現在開始就要培養孩子多提問、多思考、多總結的學習習慣。從小學升入初中要求學生的學習態度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培養孩子制定一週學習計劃和安排一週學習任務的習慣。

家有兒女小升初,看了此文,心理不慌也不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