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醒!這10個招聘陷阱一定要當心!

重要提醒!這10個招聘陷阱一定要當心!

重要提醒!這10個招聘陷阱一定要當心!

正值暑期求職高峰,面對數量繁多的“求職大軍”,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招聘,對涉世未深的大學生求職者詐騙。被錄用後還得先交錢?賣掉公司的產品才能入職?剛剛過了試用期就被辭退?通過哪兩點就能識破傳銷?小編教你幾招防範招聘陷阱,提醒身邊的小夥伴!

就業10大陷阱

1傳銷漩渦

有些傳銷組織瞄準大學生涉世未深、急於求職的心理, 以高薪為幌子, 誘騙求職者參與傳銷等非法活動。

2虛假職位

有的企業把招聘崗位名稱寫得模模糊糊並附以高薪誘惑,求職者前去應聘時被要求去陪酒、 賣保險、 收賬等各種跟本專業無關的銷售崗位。

3免費勞動力

有的企業以招聘為名 , 要求求職者提供程序設計、廣告創意、 策劃方案、 文章翻譯等,無償佔用求職者的勞動成果。

4剋扣保證金

有的企業先與求職者簽訂產品銷售協議, 要求求職者必須先賣掉一定數量的產品才可入職,並收取保證金。 如果求職者無法按約完成,就 “黑掉” 保證金。

5試用期陷阱

相對於正式員工, 試用期員工工資福利低,所以當試用期即將結束時, 有的企業便以各種理由辭退求職者。勞動法明確規定試用期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

6不籤勞動合同

有的企業以試用等理由不與求職者 簽訂勞動合同,也有部分求職者也 不想自己被 “套牢” 或缺乏自我保護意識,不簽署勞動合同。

7不繳五險一金

有的企業在求職者應聘時承諾的待遇、五險一金並未實現,到了發工資的時候卻要扣除種種無關的費用,甚至不給加班費、 剝奪節假日,變相使用廉價勞動力。

8皮包公司

有的企業使用虛假身份、 虛假地址註冊多家公司,承諾給求職者待遇優厚並且對學歷工 作經驗幾乎沒有要求, 等到了發工資的時候 卻消失得無影無蹤, 甚至還騙走了求職者保證金之類的費用。

9實習先交錢

有的企業和中介機構要求求職者先繳納報名費,登記費,資料費,推薦費,註冊費。信息費,培訓費等花樣繁多的費用才可以入職或實習,過一段時間再找理由“辭掉”求職者。

10售賣個人信息

有的企業在網上發佈用工信息,純粹是為了做廣告,對外卻宣稱是儲備人才。有的企業蒐集求職者的個人隱私信息然後打包售賣。

8招防範招聘陷阱

1.選擇正規渠道

正規招聘會通過學校或大型招聘網站發佈, 並有專職人員負責招聘工作。

職介機構必須同時具有職業介紹許可證和營業執照。

2.核實單位資質

多種方式查看招聘單位資質,例如查看營業執照、 上網搜索企業單位的網站與招聘信息中所留的電話、 地址是否一致。

3.保護個人信息

不同意招聘單位扣押學生證、 身份證 、 畢業證等重要證件。

4.拒交非法費用

拒交各種各義費用 , 遇到此類情況, 要堅持拒交,並向招聘單位所在區、 縣舉報, 以確保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5.留意麵試地點

正常的校招面試地點一般安排在學校或周邊大酒店。到單位參加面試,應注意查看單位所在地與公告信息是否一致。如果到一些偏僻的地方面試或簽約,注意向學校就業辦、當地勞動人事部門或工商局求證,謹防掉入傳銷組織的陷阱中。

6.謹慎簽訂合同

應聘前要清楚應聘的崗位所從事的工作內容和性質, 一定要簽訂書面協議。 簽約時, 將雙方口頭約定的薪酬、 工作地點、解約條件等條款寫到協議書中。

7.提高院騙意識

任憑傳銷組織的騙局如何花樣百出,只要具備 “繳納入門費” 和 “拉人頭 ”兩個特徵,就可以斷定真涉嫌傳銷 。暑期求職打工不可相信一些網絡廣告。

8.及時報案

應聘過程中, 一旦發現受騙 , 應及時向學校或同學求助,並向當地公安機關報警。

更多招聘信息請關注新安人才網,安徽最大的招聘網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