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蔣介石說「中正不可一日無辭修」

1936年5月,蔣介石在一份電文中公開聲稱:“中正不可一日無辭修。” 而這個辭修,指的是國民黨高級將領陳誠

陳誠在民國史上,向來以忠蔣而聞名。 在舉國震驚的西安事變中,陳誠一方面竭盡全力保護蔣介石的安全,另一方擺正利害,積極協調各方政治勢力,為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竭盡所能,無愧為軍、政全才的稱號。自陳誠參加指揮“圍剿”紅軍,蔣介石對其十分器重,常常委以重任。曾經一度要派陳誠赴歐考察軍事,將來準備讓陳誠出任國防部長。

為什麼蔣介石說“中正不可一日無辭修”

1938年4月,陳誠兼任湖北省主席。陳誠原本是一名戰將,歷史卻把他安放在省政要大員的位置上,在湖北期間,陳誠注重教育,他把鄂東、鄂南及武漢地區的中學遷離戰區,陳誠在隨後發表的《告本省中等學校學生家長書》中,明確指出建立聯中的目的,就是要盡力維護戰時教育,使學生不至於因為戰爭而失學,同時為長期抗戰培養後繼力量。陳誠此舉為提高鄂西北地區落後的文化水平,保留湖北文化知識界的後備力量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其次在湖北主政期間,陳誠還特別重視戰時經濟的建設。他根據戰時的特殊情況,把重要的戰時民生物質,從生產到分配的各個環節都做了詳細的規定。陳誠在上任之初就特別強調增加生產,他認為只有自給自足才是解決戰時經濟窘迫的根本法則。同時他在湖北創造性地使用的“以物易物、憑證供應”的新舉措。他將民間剩餘的棉、麻、油等商品由政府統一徵收,設立專門的政府商店,允許人們用貨物來換取生活必需品。陳誠的一系列舉動,消除了貨幣在戰時經濟中帶來的不良因素,也達到了節約資源的目的。在農村陳誠還廣泛推行“二五減租”,讓農民也在湖北的經濟改革得到實惠。主政湖北期間,湖北被視為全國抗戰的模範區域,陳誠“以物易物”的做法也在全國戰區內得到推廣。陳誠雖是一介武將,但在湖北的政績,證明了自己在治理地方的能力。再次得到蔣介石的稱讚。

在《陳誠回憶錄——看日戰爭》中陳誠回憶說:“時間是成敗得失的關鍵,凡宜速成之事,緩則必敗,凡宜從緩之事,速則不達,此一定之理也。為政之事,據我看,就不可操之過急。”在陳誠回憶錄的字裡行間,可以看出這位戰場上的將軍對待地方政委,國運形勢的審時度勢。

為什麼蔣介石說“中正不可一日無辭修”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的開闢,1941年12月8日,日軍在偷襲珍珠港的同時,分兵進犯東南亞各國。942年1月初,氣焰囂張的10萬日軍分三路入侵緬甸。 為了援助緬甸的反法西斯戰爭,同時也為了保衛滇緬公路——這條國民政府的交通生命線的暢通,從2月16日起,國民政府派遣10萬遠征軍奔赴緬甸。

1942年,成立近一年的的中國遠征軍,由於指揮步調不一致,導致遠征軍在緬甸損兵折將,日軍也乘機入侵雲南,中國唯一的陸上對外補給線——滇緬公路被切斷。為更好的指揮中國遠征軍,打通中國外援的補給線,國民政府成立了中國遠征軍司令部,蔣介石讓陳誠擔任遠征軍司令長官一職。陳誠最初一再請辭,他認為遠征軍事關中國的國際聲譽,自己又身兼數職難照顧周全。但是美方代表史迪威將軍,一再看好陳誠,他認為陳誠是中國將領中“最強有力和最令人感興趣的”人物。他建議蔣介石,讓陳誠辭去其他職務,專職就任遠征軍司令。陳誠提議如要他兼任遠征軍司令,必須改變原來多頭指揮的局面,由他全權指揮遠征軍,美方只是負責訓練和提供武器,美方也同意了陳誠的要求,陳誠隨即上任。針對遠征軍中存在的軍紀渙散,戰鬥力受疾病影響嚴重,士氣低落的問題,陳誠制定了“四幹”和“三不”的要求,即要求在滇各部要“苦幹、強幹、硬幹、快乾”和“不恥過、不敷衍、不貪小便宜”。為提高部隊戰鬥力,陳誠重新整編了在滇的各部,並按整編後的部隊編制,給部隊更新了武器。陳誠還制定了詳盡的遠征軍反攻計劃,正當陳誠躊躇滿志的時候,他的胃病忽然復發,劇痛咳血幾次,導致昏迷,幸好其夫人當時跟隨左右,才從鬼門關裡救過來。蔣介石親自發電慰問,但陳誠的身體顯然已不再適合擔任遠征軍司令一職。隨後任衛立煌代理司令一職,陳誠回重慶修養。陳誠擔任遠征軍司令期間,迅速提高了遠征軍的戰鬥力,並且制定詳細的反攻計劃,雖然由於身體原因並未實行。但是他做的一切,為遠征軍日後的反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得到了以史迪威為代表的美方高度肯定,維護了中國的國際聲譽。

抗戰結束後,陳誠被連續委以重任,直至國民黨兵敗臺灣,陳誠曾擔任臺灣省主席,中華民國“副總統”,地位僅次於蔣介石。他在臺灣成功地推行了土地改革,農民以合理補償的方式獲得地主的田。即通過國家主導的方式,以一種溫和的補償方式,來達到將大量地主的土地分配到佃戶手中,進而產生了大量的自耕農。這一舉措奠定了臺灣後來經濟騰飛的基礎。

為什麼蔣介石說“中正不可一日無辭修”

陳誠雖然忠於蔣介石,但也常忠言直諫,1963年,因為“反攻大陸”的計劃,陳誠與蔣介石發生了很大的衝突。陳誠對蔣介石說,一旦“反攻”的號角響起,他仍然要請命出征,但是在蔣介石還沒有做出反攻決定之前,他會全力反對“反攻”之事。

陳誠由於備受蔣介石的器重,因此被委以很多要職,他在他的回憶錄裡寫道:“由於兼職太多,且多次受到臨時派遣,東奔西馳,席不暇暖,很遭受一般人的嫉視。”因此他曾經多次要求辭去一些職務,結果非但沒有減少職務反而又增加了新職務。只有一次例外,那是陳誠逝世的前一年,他因為病重提出辭去兼職的“行政院長”一職。蔣介石再知曉他的身體狀況後,無奈准予他辭職。1965年,陳誠因肝癌在臺灣逝世,享年68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