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譜怎麼編寫,有什麼格式?

玫瑰紀年2001


家譜是中華民族特有的一種文化現象。俗稱族譜、宗譜、世譜、祖譜等,也有的稱為譜傳、真譜等。是用來記載一個姓氏家族的世系繁衍、子孫傳承及重要人物事蹟的書。

在古代,人們十分重視家譜的修訂和傳承。家譜是一個家族的生命史,家譜通過記錄家族的來源、遷徙的軌跡,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規、家約等歷史文化的全過程,給後人留下的一部優秀的家庭傳承發展教科書,後人可從中得到經驗借鑑、文化傳承和思想啟迪,是一個家族的精神家園。如今民間開始興起的修家譜熱潮,以及海外華人回國省親尋要問族,就是一種血脈凝聚和文化認同,可見其中家譜的重要意義。

一、家譜簡介

家譜作為中華幾千年歷史發展傳承而來的文化表現形式,雖然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因各種因素而編寫形式有所不同,在編寫體例、記載範圍、記載內容和編修重點會有所不同,但其格式規範基本上是相同的,是統一的一套完整體系。一般來說比較完整的家譜大致包括以下內容:譜名、譜序、譜例、譜論、恩榮錄、像贊和遺像、姓氏源流、族規家法、祠堂、五服圖、世系圖、傳記、譜系本記、族產、契據文約、墳塋、名跡錄、任宦記、年譜、藝文、字輩譜、領譜字號、續後篇、捐修人員等。大多數家譜在內容格式上可能只用到其中部分內容,但各家族家譜格式中的都要用到其中譜序、凡例、姓氏源流、族規、祠堂、世系圖、傳記、字輩譜、捐修人員等主要部分

二、家譜的主要內容。一般家譜的主要內容有:

1、譜序:稍具規模的家譜,卷首一定會有一篇至幾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譜不可缺少的內容之一。譜序包括新序、舊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語、目錄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關於本族的記述。

2、凡例:主要是闡述家譜的纂修原則和體例。一般而言,一些家譜在每一次續修時都會訂出若干條適合社會潮流與需要的規則,以作為修譜時所要遵循的原則。

3、姓氏源流。中國家譜素來有"敘本系,述始封"的傳統,明清以來各家譜也大多有記姓氏源流的一章,或稱姓氏源流,或稱宗族源流。它主要是用來記述本姓來源、本族的歷史淵源、始祖、世派、遷徙、各支派間關係甚至改姓的原委等。

4、族規。 是宗族家族成員共同制定的、用以約束和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規,是家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名稱各異,種類很多,諸如家規、家戒、家法、家禮、族規、族約、祠規、戒諭等。

5、祠堂。記載宗族、家族祠堂修建的歷史,介紹祠堂的建築規模、地理位置,堂號及來源,收錄有關祠堂的碑文、詩文、祠聯、祠匾、祠堂圖,建祠捐資人名,記錄祠堂內神位世次、配享、附享、祭祀情況等。

6、世系圖。世系圖是家譜中的主體部分,又稱為世系考、世系記等。這部分內容為所有家譜所共有,世系圖用來清楚地記載每一個家族成員之間的相互關係與繁衍發展。使用較多的世系圖模式有歐式、蘇式、寶塔式和牒記式四種,歐式又稱橫行體,特點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橫行,五世一表, 用起來很方便。蘇式又稱垂珠體,特點是:世代直行下垂,用豎線串連而無橫線連接,主要是強調宗法關係。寶塔式,就是將世代人名象寶塔一樣,由上向下排列,用橫豎線連接,豎線在中間,家族人員少時在一張紙上非常直觀,超出就有可能會造成不便和錯誤。

牒記式圖譜:特點是不用橫豎線連接世代人名間的關係,而是純用文字來表述這種關係,形式固定,次序分明,比較簡約。每一種世系圖表形式都各有特色,側重不同。其中寶塔式隨著流傳發展,衍生出了多種形式,以樹形圖譜和線形圖譜最為常見。樹形圖譜很象是一張組織結構圖,看起來清晰美觀,使用更普遍一些。編修家族世系圖要做到易看易懂、世序分明、內容真實、語言簡練。隨著時代發展,現在很多家族在修撰家譜時,開始運用一些好的計算機軟件來方便快捷地繪製編輯圖譜,還可以融入一些現代審美的樣式,是一種不錯的發展。

不管採用什麼樣的世系圖,通常都要記述以下內容:身之所出;姓名性別字輩生歿時間等;婚姻狀況;子女狀況等。

7、傳記。家譜中的傳記又稱行狀、行述、志略等,其體裁有傳記、行狀、壽文、賀序、墓誌、祭文以及抄自史傳中的資料,主要載錄家族成員中德行高尚、功成名就或某些方面影響較大的人等的事蹟和傳記資料。

8、字輩譜。又稱派語、派行詩、行第、派引、排行等,專門登載族內成員姓名排行的字語。

9、藝文。藝文是收錄家族中名人所寫的各類著述文章等作為主要內容,也收集本族人與外人的重要書信來函,以及其他一些有價值的文獻作品,從形式到內容都十分豐富。

10、捐修人員。家譜的編修或續修,是家族中的一件大事,涉及族中許多人員,耗時耗力,需要較大的投入,故經常要動員全族成員捐款助修。一般修譜的慣例是: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近年不少地區家譜出現了十年一修甚至五年一修的情況,每次都是大手筆大開銷,其背後多是攀比心理在作怪。勞民傷財,不可取。

三、家譜的編修方式

家譜編修,以前都是由家族自己組織人員編寫的。現在也有了專門的家譜編修公司,不過委託這類編修公司要慎重挑選,編修質量高,信譽好的公司。

另外隨著技術發展和互聯網的普及,藉助一些軟件工具或專門的修譜軟件,有些家族開始編修全國性姓氏通譜,並讓家譜登上了互聯網平臺,方便家族人員閱讀和聯絡。這也是一種新的發展趨勢。

四、編修家譜的注意事項

家譜是中國幾千歷史傳承下來的,自然會存在不少封建朝代的落後思想和陳規陋習,在編修家譜時,要注意摒棄一些不好的東西。重點是剔除舊家譜中的封建倫理道德思想和宗法觀念,不能攀附假託。另外,現在社會是男女平等,再加上獨生子女和少生優生,導致後代希少,這些都要求改變古代家譜中只有男孩才能正式記錄入家譜的習俗,現在修家譜時,女兒的名字出生教育信息等生平也一樣會詳細地記錄進家譜裡面。

五、編修家譜的積極意義

家譜是中國五千年文明史的見證,也是一種獨特的文化安排。號稱是人生三大終極問題的“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自古以來一直困擾著眾多的哲學家和宗教家,而家譜可能就是中國人以這樣一種獨特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輕鬆地回答了這個問題。我是誰——姓氏源流,我從哪裡來——世系譜,我到哪裡去——家族墳塋和祠堂。現代編修家譜仍然有著一定積極意義,可以增強家族和集體認同感,增強人與人之間的親情聯繫,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等。另外

家譜也是具有一定文學、社會、史料價值的,可以作為正史有益補充,留作以後的歷史研究資料。

參天之樹,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炎黃同心,華夏一脈;血濃於水,葉落歸根。中國家譜的延續也將在新的時代繼續發揮其獨特的文化傳承作用。


山人觀風


首先說一下家譜的形式

家譜的主體形式,叫世系圖,長這個樣子

世系圖分為寶塔式圖譜、樹系圖譜、線性圖譜和牒記式圖譜(無圖,曾以是以文字敘述先人事蹟)

樹系圖譜

線性圖譜

再來說說,為什麼要寫家譜呢?

目的是記載自己家族的光輝史,以及記載家族的歷史和發展。

一般是家族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家中德高望重的人提出,我們是不是該寫家譜了。大家一致決定好,然後如果祠堂的錢夠,那就直接從祠堂拿錢,開始寫家譜。如果祠堂沒錢,那就大家捐錢。如果是家族第一本家譜,那就由德高望重的人決定輩分什麼的。

現在有很多人沒有家譜了,可能是由於遷移或者其它原因造成的,如果是這種情況,那麼可以兩種辦法解決,一是回到原來的祖籍,請家譜;另一種就是重修家譜。

家譜的內容都有什麼?

一、寫清楚姓氏源流。

意思就是同一族姓的來源、遷移等。中國上下五千年,淵源古老,如果沒有家譜,後人就很難搞清楚。每套《家譜》都認清自己姓氏源流,這樣才能世世代代承繼,也能將族系根緣流傳千百年。

二、寫清楚堂號。

堂號名稱一般取自於郡號名,或者是史祖自創。

一般來說,堂號多取自於郡號名,郡是秦、漢時期對行政區域的建置, 郡號名又取自於郡名,或諸侯國名, 地方府、州、縣名。也有很多姓氏同為一個堂號的,比如:王,胡 這兩個姓的郡望都是“清河堂”。

自創的,例如:楊氏的“四知堂”寓意“天知、地知、我知、子知”的為人風範。 很多重修家譜的情況,只能用自創堂號。

三、家訓和家族的歷史。

很多家譜中,都記錄了許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流傳到後世了,比如我們熟悉的顏氏家訓、朱子治家格言等。

家訓大致包括了以下內容:

  • (一)、注重家法、國法

  • (二)、和睦宗族、鄉里

  • (三)、孝順父母、敬長輩

  • (四)、合乎禮教、正名分

  • (五)、祖宗祭祀、墓祭程序

四、有功績和品行之人的傳紀。

一般分為:列傳、內傳和外傳等。列傳是記錄家族中有功績男子的傳記;內傳是記錄家 族中有品行女子的傳記;外傳是記錄家族中已出嫁有品行女子的傳記。 傳記中多配有該人的畫像或關於該人的故事圖畫,用詞以真實平樸為重,最忌溢美之詞。這也是評價一部“家傳”水平高低與否的重要標準。

五、家族中人的詩文著作。

以家族中名人所寫的詩文著作為主要內容,也收集本族人與外人的書信來函,以及經籍、表策、 碑文、書札等,有的還有版畫、肖像畫、版本作品、名家書法、歌曲等。在這部分進行續補時,更需精心挑選,慎重錄入,把最有價值和代表性的文獻傳給後代。

六、祖先圖片、老照片、風水圖等。

這裡的祖先圖片、老照片好理解,其中風水圖主要只祠堂圖、墓土。祠堂是供奉先人的地方,所以在記載和刊載建物版圖、描繪實狀,甚至詳記地理方位。 有的族譜中還要把故居和村莊圖放上。

最後補充一點,女孩可以上家譜嗎?

古時認為,女孩是嫁給別人的就是別人家的人了,不過也有例外,就是終身不嫁的女性,就有機會上家譜,當然女孩子是沒有權力擁有家譜的。不過現代修家譜也有例外,因為有可能小輩都是女孩子了,所以也有女孩保存家譜、傳家譜和修家譜的情況出現


美人豐盛


目前國內外很多圖書館都有家譜方面的收藏,國內幾家收藏家譜較為知名的有中國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 、湖南圖書館、安徽圖書館、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香港大學圖書館等,其中上海圖書館是世界上收藏中國家譜原件最多的機構,共收藏華人家譜3萬餘種,超過30萬冊,涵蓋姓氏近400個。

為了更深入地瞭解中國家譜的編修規則,筆者採訪了上海圖書館歷史文獻中心家譜組負責人顧燕女士。顧燕女士為我們介紹了中國家譜編修的基本規則,以及需要特別注意的方面。

誰來修家譜:自己修還是請人修?

“修家譜一般來說是家族裡面的人來修,因為自己家族裡的人對自己家族比較熟悉,修起來也得心應手一些,而且請的也都是家族內德高望重的或者文化程度高一些的人來主持修家譜。”顧燕指出。

  同時顧燕指出有個別家族也會請當地的譜匠來幫忙修家譜。譜匠是以前一類特殊的人,專門幫別人家修家譜。在研究各地家譜的過程中顧燕發現,在寧波一帶的幾家不同的家譜上有一個人名反覆出現過,這個人就是一個專業的修譜師,專門幫助家族修家譜。僱傭修譜師或譜匠是因為有些家族可能從來沒有修過家譜,覺得自己經驗不足,無法完成這麼巨大的項目,那麼就會請一個專業的譜匠來幫忙。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家族請了譜匠來幫助修譜,這個家族依然要有幾名家族成員組成團隊,協助這名譜匠。

誰可以被錄入家譜?誰又會被逐出家譜?

“當家族中有人出生,就會記錄進家譜的。”顧燕回答說,“每年家族人員的變化都會有專人在原來家譜的後面進行簡單地增補,以記錄人員的變化,這對下一次修譜是一個參考,防止有遺漏發生。”

一般來說重修家譜的頻率是20年左右,在這20年間家族人員的出生死亡等人口變動都有專人記錄。當重修家譜時,這些記錄可以起到查遺補漏的作用。

在很多家族中,對於從家譜中除名一事有非常明確的規定。在這些家族中,一旦有家族成員犯了嚴重的過錯或者有不當的言行舉止,經過家族內部討論,按照家訓族規的規定,就會把這名家族成員從家譜裡面除名。在古時候這對一個人來說是非常嚴厲的懲罰。中國人對於家和家族的概念異常看重,一旦被家譜除名,也就是說明被逐出了家族。在古代社會中,這個人的誠信也會因為被家譜除名受到嚴重的影響,這將是他一生都要揹負的汙點。

女孩應不應該被錄入家譜?

面對這個問題,顧燕對我們解釋道:“新社會新氣象,現在的家譜是參照了以前家譜的一些規則,但是也有一些新的改動。上海圖書館每天都會有人來給我們捐家譜,因為大家知道我們這裡是收集家譜原件最多的機構。所以我就可以看到很多新修的家譜。在這些新的家譜中,家規家訓方面就會有一些新的提倡,比如男女平等以及社會主義新風尚相關的條目。”

在古代的家譜中,家族中的男孩子是要記錄入家譜中的,而女孩子只記錄在她父親的名下。在女孩父親的生平裡面,會記錄她的父親的子女出生情況,甚至女兒的名字也較少提及,女孩在家譜中的記錄就止於此了。而在現代家譜中,女兒們的名字、出生年月和教育信息等生平都會被詳細地記錄進家譜裡面。

“古代嫁入家族中的媳婦們也只是在家譜中錄入其姓氏,不會有過多的記載。但是在現代家譜中,記錄的信息就會比較全面了。”顧燕說道,“我覺得把女兒的姓名和詳細信息記錄下來是沒有問題的,女兒的孩子的信息還是應該記錄到女兒丈夫的家族家譜中,不然這樣所有的記錄就會亂了。”

古代家譜中只記錄男性的名字,除了重男輕女、延續香火的封建思想外,還有一點是可以讓家譜只跟著同一個姓氏向下延續,外姓之人無法進入這個家族系統,這樣可以維持家譜世系記錄的唯一性,不會被打亂,於後世查詢本家族而言也提供了相應的便利和可靠性。

一般來說女兒的孩子是要跟隨父親姓氏的,如果在家譜中將女兒一支也一直記錄下去,這個家族的家譜到最後就無法維持在同一個姓氏體系裡,而女兒的孩子也會出現在女兒丈夫的家族家譜中。這樣就會出現同一個人出現在兩個家族的家譜中的現象,最後會打亂所有宗族體系,失去了家譜最初的意義。

修譜時需要什麼樣的儀式?

關於家譜相關的儀式,顧燕談到了以下兩種儀式:第一是“引譜”儀式,當查到失落多年的家譜後,將會舉行非常盛大的儀式將家譜引回家族祠堂中;第二是各地風俗習慣不同,有的地區會選擇一個比較大的節日,將家譜拿出來“曬譜”。

修家譜的老規矩是,家譜往往會修多套,分別送入家族祠堂和其他各房。在各房來領取家譜時都需要當時此房的長房簽字畫押然後領取家譜。當家族曬譜以及重修家譜的時候,某一房若沒能將所保管的家譜拿出來,那麼必須要追究這一房的責任,責任人極有可能要被家族除名。因為丟失家譜或損毀家譜是非常嚴重的失職,家族會認為你無法保管好祖宗的東西,是對家族和祖先不敬,進而影響你所在這一房在家族中的地位。

現代修家譜要注意什麼?

顧燕在採訪中指出了兩點當今新修家譜中的問題。其一是現在有人在修家譜追祖溯宗的時候,喜歡追溯攀附名人。比如有人姓朱,就一定要把自己的祖宗追溯到朱熹。其實朱熹真正跟他差了多少代,中間有多少其他人,他都無法查證,但偏偏要說自己的祖宗是朱熹。在古代的家譜裡面也有這種沒有根據的胡亂追溯的情況。“攀龍附鳳這種心理我是可以理解的,有一個有名的老祖宗對家族和個人來說都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但是我們不提倡這樣一種迎合心理,因為家譜還原的是家族和個人的本來面貌。”顧燕這樣說道。

還有一個現象是,現在有很多人想要修統宗譜。統宗譜的意思是同一地區內同一姓氏的全部家族納入一本家譜中,更有甚者是將全中國同一姓氏的人統修進一個譜裡,比如有人要修全國的王氏,甚至全世界的王氏家譜。 “且不論這個工程量的大小,所需的人力物力的多少,且說是否能夠把這個姓氏各個分支真正追溯清楚都會是一個難題。”顧燕無奈笑說,“一套家譜內包含的分支越多,就越難將家族脈絡梳理清楚。這種統宗譜的結果往往是胡亂追溯,但凡是這個姓氏的名人到最後都變成了這個姓氏的老祖宗。”

這上面這兩種現象都是有悖於家譜本身意義的。家譜並不是用來炫耀,修家譜是修給子孫後代,是為了一代代將家族傳下去的。而家譜中記錄老祖宗的事蹟,是為了警醒後世,也是為了記錄歷史。


家族企業雜誌


家譜有兩種寫法,分別來源於宋朝的歐陽修和蘇軾,那個時候比較富裕和安定,由於科舉制度讓平民百姓也可以入仕為官,於是就有了想法——憑什麼只有王公貴族一世一世地敬祖宗,我們也可以是開山鼻祖!於是家譜在民間產生了。



歐式家譜就象一個“Excel”表格,一行是一世,把這一世的人放在一起。

蘇式家譜目前比較普遍,更象“線性”分佈。



家譜如何編寫呢?後來不論嫡出庶出,都可以成為自己一族的開山,然後一代一代續家譜,編寫最重要一點:那些作奸犯科有劣性行為的,不準入譜,例如包公就寫給子孫,明確不準這樣的後人入譜、入祖墳。



家譜不僅是每個人尋根問祖的根據,也賦予了規範行為、向善發展的功能。


耕讀先生


在傳統社會,祠堂、族譜和籍田是維持家族制度的三大支柱。清代學者章學誠在《文史通義》中說:“且有天下之史,有一國之史,有一家之史,有一人之史。傳狀志述,一人之史也。家乘譜牒,一家之史也。部府縣誌,一國之史也。綜紀一朝,天下之史也。”族譜與正史、方誌並稱為中國古代歷史的三大支柱,也是中華優秀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P5 常言道:“家之譜,猶國之史。” 就族與譜的關係而言,編纂族譜是為了尊祖、敬宗、收族。也是優秀的傳統文化啊!

家譜的編寫注意5大原則:

1、真實性:不要數典忘祖,隨意亂認祖宗,但是可以同宗連譜

2、翔實性:本家族的男性成員,現在女性也要加入,不要遺忘。

3、科學性:請族中的文化人撰寫,錢多的出錢,有力的出力。

4、更新型:及時更新新出生、去世的親屬信息。

5、電子備份:族譜不要只做一份,要多儲存到各家屋裡哦。

殷商時期,同姓者有共同的“宗廟”,同宗之人有共同的“祖廟”,而同族之人則會有共同的“禰廟”。禰廟 拼音:mí miào

解釋:父廟,或稱考廟。《左傳·襄公十二年》:“凡諸侯之喪,異姓臨於外,同姓臨於宗朝。同宗於祖廟,同族於禰廟。”杜預注:“父廟也。同族謂高祖以下。”《左傳·襄公十三年》:“所以從先君於禰廟者。”杜預注:“從先君代為禰廟。”孔穎達疏:“《祭法》雲,諸侯立五廟,曰:考廟、王考廟、皇考廟、顯考廟、祖考廟。此雲禰廟,即彼考廟也……禰,近也。於諸廟,父最為近也。”《穀梁傳·文公十六年》:“夏,五月。公四不視朔。天子告朔於諸侯,諸侯受乎禰廟。禮也。”範寧注:“每月天子以朔政班於諸侯,諸侯受而納之禰廟。”


多雲sky


傳統家譜受於紙張費用限制,實際裡面的內容都很少。所以無論歐體還是蘇式,一本老家譜都只有名字、關係、生卒等簡單數據。最主要的是,在閱讀時,老家譜在人與人之間、或者父與子(家與家)之間無法做到快速跳轉和翻閱,也沒有一個名錄表。

新時代編寫家譜,一般都用軟件來做了,像“族脈家譜”或者“族脈網”,還有“家譜先生”等等。這樣無論婚喪嫁娶都可以及時更新家譜,而且打印也不必出動輒幾十萬的開版費。還有就是在格式上,新家譜能載入更多內容,像每個人的簡介等等。最主要的是新家譜可以實現人與人、家與家,乃至名錄到人的快速跳轉翻閱,如此極大方便了使用。


seafarerpro


家族的歷史,如果是遷移過的家族,就會講述遷移的原因。有時候也會寫一些家族定下的規矩等等。還有家族的輩分規定。輩分多由老者記憶而來,例如在張姓家族分支中的輩分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似的輩分多為從第一本家譜中繼承下來的,不同的地方就是後人自己訂的了。另外,還要寫明撰寫家譜的人,家族中光宗耀祖的人,以及家族成員的分支關係等

在我們的家譜當中,也有著字輩內容。行輩字派在家譜中是十分重要的內容,一般由家族中的德高望重或者名人所定,這時會將字輩裡的字,編成幾句吉祥話,有文化的甚至將字輩寫成幾句詩。公和開其瑞,立業乃中原。


意志耐心


家譜是一個家族的譜史,記載著家族的發展繁衍及傳承。編寫的方式,格式多種多樣,我們山東泰安梭村張氏族譜其格式,比較簡單,方便,易懂,一看一目瞭然,一個輩份佔一格,一張紙,分五輩登記,分支登記,從始祖開始至現在的張氏後人都作登記。據新社會新形勢,女兒也是傳承人,女兒也可上家譜。但必須是養老女婿,也就是女娶男,父親的下一輩是女兒,下一輩隨母性,所以女兒也可上譜登記。每張分五格,一輩一格,一此類推。


意智在心


不寫怎麼修家譜,分享給各位同我一樣關注家譜的人 一篇非常好的文章,請收藏。

家譜,給每個人一個歷史位置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這是每一個人在人生過程中都要遇到的問題。孩童時代,疑問我是從哪裡生出來的。成人之後,關心的是我的祖先是誰,為何生活在這裡?而能準確、清楚回答這個問題的,只有家譜。

家譜,又稱族譜、宗譜等。是一種以表譜形式,記載一個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蹟的書。內容包括姓氏源流、家族遷徙、世系圖錄、人物事蹟、風俗人情等。

一個人,無論他漂泊多遠,總是忘不了他的家鄉,因為那裡有曾經養育他的親人,那裡埋葬著他的祖先。因此,家譜就是“根”的代名詞,是中國人尊宗敬祖的一種信仰,是一種證明自己家族歸屬的身份證明,是一個人文化意義上的“身份證”。

家譜在連綿不斷的家族史中給每個人一個有所歸依的位置,以便在歷史的倒影中看清自己,使囿於時代所限的單薄生命變得豐滿,紙片般扁平的人生有了歷史的厚重感。

浸潤了血濃於水的尋根之情,不管過了多少年,會有人知道你,記住你,認可你,哪怕你再平凡卑微。無論趙錢孫李,還是周吳鄭王,家家都有一本“賬”,姓姓都有一部“書”。

家譜,搶救普通人的歷史記憶

通過家譜,菲律賓已故前總統阿基諾夫人確認了祖籍在中國福建鴻漸村;香港船王包玉剛查到自己是包公後裔;朱棣文教授榮獲諾貝爾獎時,就通過媒體明確地表明瞭自己的祖籍:中國江蘇太倉;原來韓國也有孔子的後裔,是在韓國孔氏大宗會副會長孔樹泳帶著族人來曲阜尋根,通過一份家譜材料才得以確認……

華人尋根被稱為“穿越時空的家族聚會”。每一個生命葉片,都因了“根”的滋養,而愈發油翠和充滿生機。除了名人傳記、大人物傳記外,家譜讓我們看到了普通百姓的家族變遷。

我們所有的先人都不會知道我們,但我們應該知道他們。通過尋根,能夠看到一代代人的追求。

面對著這些祖先的名字,閱讀著關於他們的記錄,人們可以想象,父親的父親的父親,曾經有過怎樣的人生。雖然他們的故事早已湮沒,但是他們的基因和血液,卻流淌在後代身上。這種感覺,特別神秘和神奇。

不讓“族人”變“路人”

以前不少年輕人聽到老人講過去的故事就不耐煩,看到家裡的老物件兒就覺得過時,其實都是不明白這些東西所承載的家族文化和歷史。城市生活現代化的進程,也進一步打散了失去聚居地、無枝可依的家族文化。

而家譜具有“聚其骨肉以系其身心”的作用。通過修撰家譜過程中的反覆登門拜訪,不斷了解情況,追根溯源,尋祖問宗,加強了家族內部人員和家庭之間的交流溝通,增進了家族內部的彼此瞭解和信任,凝聚了人心,在族中崇尚親熱之氣,倡導和睦之風。

今天,人們紛紛走出家門甚至國門,難免有時一家人不認識一家人。有了族譜聯宗,本族同一血脈的同胞就能更進一步加深瞭解。人在他鄉,路人不如鄉人,鄉人不如親人,有了家譜,哪怕你走到天涯海角,也可能聯接到那份血肉親情,並且更溫暖、更深厚。

家譜不再“重男禁女”

近年來,中國民間開始出現重修家譜熱,以尋找自己家族發展的“基因圖譜”。比之情感、血緣層面的尋根,家譜的諸多價值正日益顯現。

現代修譜出現了一些新變化,其中變化最大的是,修家譜不再“重男禁女”。在封建社會,女人是進不了家譜的。而現在續修的家譜中,開始有新的時代特色,不但女性可以進入家譜,而且優秀的女婿也可以進家譜。在家譜中的位置和篇幅並不以地位論,而是以對社會的貢獻來決定。

也許不是每個家族、每個人都還會去修譜,但渴望家譜並尋求來去歸宿的人,卻一直都有。


ZujiJiapu


一,寫清楚姓氏源流。意思是同一族姓的來源,中國上下五千年,淵源流長,如果沒有家譜,後人就很難搞清楚自已的家族情況。每套家譜都能認請自已的姓氏源流,這梓才能世代承繼,也能將族系根源流傳下去。二,寫清楚堂號。堂號名稱一般取自於郡號名,或者是史祖自創的堂號。郡是秦,漢時時期對行政區域的建制,郡號名又取自郡名或者侯國各地方州,縣名,也有很多姓氏同為一個堂號的。比如王,胡這兩個姓都是"清河堂"。自創的堂號,例如楊氏的"四知堂″即天知,地知,我知,子知的為人風範,很多都是重修家譜的時候,只能用自制的堂號。三,家訓和家族的歷史。很多家譜中,都記錄了許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流傳到後世。家訓大致包括以下內容,1,注重家法,國德。2,和睦宗族,鄉里。3孝順父母,尊敬長輩。4,合乎禮教,正名分。5祖宗祭祀,墓察程序。(家訓的條款內容可自偏寫上去)四,有功績和品行之人的傳記:,一般分為: 列傳,,內傳和外傳等。列傳是記錄家族中有功績男子的傳記;內傳是記錄家族中有品行女子的傳記;外傳是記錄家族中巳出嫁有品行女子的傳記。傳記中配有該人的畫像或關於該人的故事圖案(用詞以真實的事為重)五,家族中人的詩文著作。以家族中名人寫的詩文著作為主要內容,收集本族人與外人的書信來函,有的還有版畫,肖像畫作品,名家書法,歌曲等。需精心挑選,慎重錄入,把有價值和有代表性的文獻傳給後代。六,祖先圖片,老照片,風水圖等。這裡講的祖先圖片和老照片好理解,其中風水圖主要指祠堂圖,墓土。祠堂是供奉先人的地方,在記載和刊載建物版圖時,要描繪實狀,詳細地理方位,有的族譜中還要把故居和村莊圖畫上。另外要講的是女孩可以上家譜嗎?古代,女孩嫁出去就是別人家的人了,也有女孩終身不嫁的可以上家譜,在過去女孩是沒有權利擁有家譜的。不過現代社會男女平等,家中女孩可以傳家譜和修家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