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火了,團購鼻祖卻「賣身」了!

拼多多火了,團購鼻祖卻“賣身”了!

最近,褒貶不一的“團購電商”拼多多小跑去上市了,團購起家的美團也正在奔赴上市的途中,這些“借鑑”了國外團購模式的“獨角獸”們,正在試圖收割著資本市場的紅利。和中國市場熱火朝天不同的是,美國那廂,團購似乎是“每況愈下”。

最新消息,團購鼻祖Groupon正在尋求“賣身”。Groupon的高管和代表在過去的一個月,正積極與潛在買家進行接觸,並且已經與多家上市公司取得聯繫。更有媒體放出風聲,阿里巴巴和IAC有意收購Groupon,阿里巴巴2016年曾買進3300萬股Groupon股票,持股比例接近6%;IAC的CEO喬伊·萊文則是Groupon的董事。

著急把自己出手的Groupon股價已跌至不到5美元,遠低於IPO後的高點。要知道,Groupon的市值曾一度高達160億美元,當年谷歌願意出60億美元收購都沒賣,目前市值只有約25億美元。

看來,Groupon“不太行”了。連鼻祖都淪落至此,團購已經是夕陽產業了?

僅次於谷歌的公司

Groupon的前身是一家幫助各種請願者徵集支持者的網站,名為the Point。理想很偉大,現實很骨感,由於用戶量太少和無法盈利,2008年10月,網站已處在關閉的邊緣。

而the Point的創始人安德魯•梅森,用今天的話來說,應該叫做“連續創業者”,在分析後臺數據時發現,the Point上最熱門的活動居然是團購。梅森認為,團購市場有巨大的潛力,就重新做了一個專業的團購網站,也就是Groupon。

Groupon每天只推一款折扣產品、每人每天限拍一次。2008年,恰逢金融危機,消費者們普遍消費慾望低迷,商家積壓大量庫存,這種可以刺激消費和解決庫存的商業模式一經推出,立刻受到商家和消費者的歡迎。

接下來,Groupon的增長速度可謂“一騎絕塵”。從2010年到2011年,Groupon僅僅用了兩年時間,營收同比增長就分別完成了927%、415%的飛躍。在09年Q3季度時,其營收不到400萬美元,而到了11年Q3季度,其營收已逾4億多美元。當然,資本也不會“放過”這個明星公司,最“火”的這兩年,Groupon從一級市場募集資金超過10億美元。

2008年11月,團購網站鼻祖Groupon成立。

2009年12月,獲得3000萬美元投資,資金主要來自Accel Partnes。

2010年4月,獲得1.35億美元投資,投資方為DST和Battery Ventures。

2010年11月,谷歌向Groupon發出收購邀約,報價從15億一路上漲至60億美元。

2011年1月,Groupon宣佈融資9.5億美元。

2011年11月4日,Groupon在納斯達克股票上市掛牌交易。

鉚足了勁兒的Groupon,一路衝進了納斯達克。2011年11月4日上市當天,Groupon股價開盤即報28美元,比20美元的發行價上漲了40%,市值高達176億美元。交易首日收盤時,其市值已經超過了230億美元,成為IPO規模僅次於谷歌的互聯網公司。

《福布斯》雜誌將其評為“歷史上增長最快的公司”,《時代》雜誌將其選入當年最佳50網站之一,《紐約時報》稱其可能是史上最瘋狂的互聯網公司。

梅森成功了。

有媒體稱,從來沒有一家公司能夠發展如此之快,也鮮有公司受到如此之多的非議。Groupon當時在美國,和拼多多今天在中國頗為相似,讚美和批判如兩股潮水,沖刷著這樣一個創業公司。

看好的觀點認為,Groupon做了一件看似簡單但是沒人做過的事:不但提供給商家和消費者一個互通的平臺,而且讓消費者在消費前就已經付賬了,簡直是絕妙。

看衰的觀點認為,過快的增長速度為Groupon帶來了巨大的負擔,龐大的市場和營銷費用不斷吞噬著營收,使其一直處於虧損狀態,前途堪憂。

像那些行業巨頭升起又墜落的故事一樣,這回,又被唱衰者說中了。

擋不住的“墜落”

2010年,就在Groupon最如日中天的時候,谷歌向其發出了收購邀約。有觀察人士指出,Google想收購Groupon的真實原因是,Groupon為消費者和商家建立了一個線下的關聯,而這個真實的線下的關聯,對Google來說具有長久的價值。

價格從15億美金一路飆升到60億美金,最終的結果還是“談崩”了,收購未果。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始料未及。

2012年6月,Groupon的市值已經低於谷歌的收購要約價。上市一年,Groupon的市值縮水81%,甚至一度低至約5.3億美元。到了2014年,由於前三季財報異常慘烈,股價再次下滑,市值蒸發四分之三。

事實上,Groupon並不是沒有做出改變,來阻止這場“從天堂到地獄”的跌落。

和很多中國互聯網企業一樣,美國互聯網企業挽回頹勢的第一招也是裁員。Groupon內部第一個被“幹掉”的就是創始人安德魯·梅森。這又是創投圈似曾相識的一個“創始人出局”的故事。2013年3月,梅森被fire了,理由是揹負著虧損責任。

第二招是轉型。Groupon背後的金主萊夫科夫斯基決定親自披掛上陣,並表示“希望Groupon成為一家幫助零售店清倉的大型折扣賣場。”同時,Groupon的目標則是成為本地化的亞馬遜或eBay。

雖然放出了這兩個“大招”,但Groupon一味激進的擴張策略,導致人力成本高昂,同時,公司營收的一半又都拿去做了營銷。“革命”並沒有讓Groupon變好,反而持續虧損,盈利無望。

值得一提的是,Groupon還曾經試圖進軍中國市場,但被國內團購同行一致看衰。美團網創始人兼CEO王興曾經對媒體表示,團購品牌認知度和線下團隊培養需要時間,Groupon沒有這些優勢,而且不瞭解中國市場情況,不會對中國的團購格局帶來太大的影響。不僅在中國受阻,Groupon在世界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沒能打贏“本地軍”。2016年,東南亞電子商務平臺Fave收購了Groupon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公司,2017年,又收購了Groupon的新加坡公司。

一路磕磕絆絆走來,直到2017年,Groupon總收入下降5.6%,至28.4億美元,為201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2018年,Groupon一季度營收6.26億美元,比2017年同比減少7%。又一次沒有達到預期,Groupon正在靜靜的等待被收購。

痛苦的“進化”

和Groupon的經歷相似,中國的團購行業也經歷過“千團大戰”的廝殺和轉型的陣痛。

究其原因,有分析人士表示,由於門檻偏低、服務差強人意,以及盲目跑馬圈地帶來的資金鍊緊張,中國的團購網站不可避免的“重蹈覆轍”。而其中轉型成功的極少數團購網站,最終存活了下來,有些還脫變成了“獨角獸”。

團購模式在中國的轉型分為兩種:一種是換個概念——O2O,“委身”於BAT,成為BAT旗下的一個生活場景。“千團大戰”之後,佔據了中國90%團購份額的美團、大眾點評和糯米,走的就是O2O的“套路”。

比較早“華麗轉身”的是美團。美團翻轉了Groupon“商家第一、消費者第二”的理念,用“消費者第一、商家第二”替代,尋求消費者的價值。美團旗下的貓眼電影、美團酒店、美團外賣均作為不同的生活場景O2O平臺獨立運營。2013年,美團稱全年銷售收入160億元,實現了盈利。

第二種轉型,是從團購的原始模式裡衍生出的“新物種”,從誕生起,就帶著“電商+社交”的基因。這類團購網站,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拼多多。

拼多多的招股書描述其商業模式為“創新的團隊購買模式”,把網購轉變為動態社交體驗。得益於微信生態所產生的裂變,拼多多的買家自發傳播團購事件,平臺由此獲得低成本的用戶流量和互動。截至2017年12月31日,拼多多平臺上的活躍買家數量達到2.45億人。而在2018年Q1,這一數量上升至2.95億人。

“3億人都在用的”拼多多背後,順豐速運集團總裁王衛、網易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丁磊都位列其個人投資者名單裡,而IDG資本、紅杉資本、高榕資本、騰訊產業共贏基金等機構投資者也買票進場。

資本對團購的熱情不減,有分析人士表示,不可否認,團購本身有足夠的市場價值。通過一種方便快捷的方式,讓消費者以更加低廉的價格獲得產品和服務,商戶獲得更多的消費者,平臺獲取一定的佣金,這樣三方都獲利的商業模式是可行的。

但同時也要注意到,團購模式在中國還有發展空間的根本原因,是中國有眾多的三四線城市,消費者收入較低、對價格較敏感。

如今,“新零售”正在以排山倒海的架勢在中國大地上普及,如果未來出現更多的類似名創優品這樣比較優質的“十元店”,團購的優勢是否還在?長期用低質的產品獲客,以及瘋狂燒錢跑馬圈地所埋下的隱患,是否會在未來某個時間點上集中爆發出來?

為了避免成為下一個Groupon,中國的團購公司應該提前佈局,未雨綢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