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和沃尔玛的数字化之战,谁更胜一筹?

沃尔玛和亚马逊的竞争可以说是“面面俱到”,几乎涉及到所有的业务层面。笔者最近也对一些领域写了几篇相应的文章,包括他们创新的方式,以及发展在其企业之间所承担的商人的角色。那么双方企业又着重关注的是哪一个领域?他们都想通过竞争,使其实体店和数字化网络商店达到商业顶端。

这一竞争源于在2016年8月,沃尔玛宣布已经正式以3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电子商务初创企业Jet.com。沃尔玛的这次收购直接冲击了亚马逊的网络商店,并且很明显,沃尔玛也已蓄势以待,准备迎战。

但是在沃尔玛收购事件发生后不久,亚马逊也采取了反击措施,于2017年6月收购了Whole Foods。笔者表示他之前在文章中提到过,这一收购的目的是获取Whole Foods大量的用户数据,以及将该零售商积累的所有私人品牌都收入囊中。

自去年夏天,该公司一直在寻求一些方式,通过利用收购像“亚马逊包裹储物柜(Amazon Lockers)”和“亚马逊无人便利店(Amazon Go)”的服务来增强其实体商店的竞争力。

和电子商务一样,便捷性是在实体世界中,购物者所追求的关键。亚马逊的主要目的就是减少用户购物所需要的时间。亚马逊实体零售店于2018年1月向公众开放,并承诺提供无收银员、无需排队等待付款、简单快捷的购物体验。这一措施在去年带来的巨大的效益,并且在对451名的美国消费者调查中,86%的人表示他们会因为排队过长而选择去其它零售商店购买,或者选择不购买。

此外,亚马逊包裹储物柜(Amazon Lockers)也出现在了有Whole Foods的地方,亚马逊包裹储物柜为购物者提供了便捷的购物体验,他们可以选择购买商品或者退换从亚马逊购买的商品,或者也会增加人们在查看包裹储物柜时,选择在实体店购买商品的可能性。

这一切都正在发生,亚马逊继续提高其网上零售商的竞争力,并且也会加大对平台的投资。比以往更多的零售商也通过这一渠道来进行销售,使得亚马逊关注趋势和价格数据,以此来对其自身的私人品牌做出更多的明智决定,笔者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另一方面,沃尔玛拥有一个巨大的实体网络,共有超过5000家实体商店。该公司通过类似其“商店助手”(Store Assistant)的应用技术,继续提高店内购物体验。沃尔玛也在测试新的布局理念,并且想要通过完全改变私人服装品牌来吸引用户。

这一零售商在电子商务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沃尔玛近期推出了简化版的购物网站和移动应用,改变了用户的视觉和感官体验,让消费者更加容易地找到他们想要的产品,以及喜爱的品牌。

在这个简化版的网站中,你会看到一个高端时尚品牌,即沃尔玛的合作伙伴,Lord & Taylor。双方公司都有不同的理由希望提高销量。沃尔玛也能扩展其“每日低价”的活动,以及吸引高端消费者。Lord & Taylor也扩展了其网络商店的规模和顾客基数,而不需要付出任何的代价。

这些都是很好的决策,笔者认为沃尔玛从亚马逊Amazon.com拉拢购物者的最好的策略就是通过其“两日免邮”活动。亚马逊会为其Prime会员提供类似的个人服务,并且在最近的“Prime会员日”的活动中,购物者会节省高达18%的费用,同时免配送费,而沃尔玛也为购物者提供各类免邮服务,他们只需要完成35美元的交易。

这两家公司正在“你追我赶”,缩小和对方的差距,也颇有几分乐趣,并且两家公司需要保持竞争势头。双方也要面对主要的挑战,因为他们都是在各自的未知领域探索。

亚马逊的电商规模很大,但是它也开始低估了其它零售商的实力,包括沃尔玛。不管是谁,只要能获得各自领域的成功,都会受到嘉奖,强大的“自我”意识为竞争者提供了机遇。

这一数字化竞争之战,还会持续下去。

编 译:信软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