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侵华时为何袁世凯不出兵保护北京?

热白开一号


清朝光绪年间,骇人听闻的八国联军展开了恶劣残酷的侵华战争,当时唯有义和团和部分清军在英勇顽强的抵抗,而掌握清廷大权的慈禧太后却带着光绪帝仓皇西逃了。

各省巡抚中,只有担任山东巡抚的袁世凯掌握着清廷唯一一支新军,而且距离北京最近,那么他为什么不出兵保护北京呢?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实力薄弱,担心受损。

据悉,袁世凯是从1895年开始在小站练兵,当时新军人数仅有7000余人,而到八国联军侵华时,袁世凯正担任山东巡抚,他的新编陆军虽有扩充,也只有一万余人,而八国联军的人数最多时高达5万余人,且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新军不仅在人数上远远少于八国联军,而且在兵力上、装备上、素质上、实战上都比不过八国联军。


而且,袁世凯刚刚上任,还未站稳脚跟,始终致力于提高个人的势力。在这个乱世才有立足之地,才有话语权。

倘若出兵北京,也是以卵击石,而且,以前的努力就白费劲儿了。这么赔钱的买卖袁世凯是不会做的。

二、矛盾仍在,怎能合力。


八国联军侵华时,是从西面直奔北京打来的,当时抵抗八国联军的主力部队是义和团。而义和团是在山东前任巡抚毓贤的纵容下发展起来的。后来就发生了传教士被杀事件,惹怒了列强,执意要求撤换毓贤,于是命袁世凯接任山东巡抚,并要求他强力打压义和团。

后来,义和团为了躲避袁世凯,纷纷离开山东,跑到直隶、河南、山西等地去发展。没想到,在直隶的一支义和团却成熟壮大起来,成了慈禧的坚强后盾。

不自量力的慈禧以为义和团真的神勇无敌了,所以才向全世界宣战,引起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可以说,义和团是八国联军的导火索。

由此可见,早在山东时,袁世凯与义和团就是死敌,再加上义和团引狼入室,袁世凯更视同义和团为仇敌了。所以,袁世凯绝不可能去与义和团并肩作战。

慈禧请袁世凯进京护驾,袁世凯直接说山东土匪多(指义和团,对慈禧说成假扮的),巧妙的回绝了慈禧。

三、东南互保,保存实力。

清室向十一国宣战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和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即和各参战国签订了“东南互保”协议。


意思是,八国联军攻打北京,不要波及到这几个省。都在明哲保身,早已把慈禧的诏令丢在地上,也把大清国的颜面丢在地上。

也就是说,袁世凯已经与北洋军是一伙的了。讨好北洋军阀,保护自己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再出兵攻打八国联军呢。

四、前车之鉴,不敢效仿。

众所周知,历史上有名的中日甲午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战后,让李鸿章的身败名裂。

这还不算什么,甲午战争中,最可怜的就是丁汝昌。这位北洋海军最高统帅,在战争爆发前就有了各种罪名,战争过程中又有了新罪名,甚至光绪皇帝也给他定了罪,致使丁汝昌含恨自杀,家破人亡。


这些明显的事件,让袁世凯等人警醒——与列强对抗,冲在最前面的最容易被朝廷给抛弃,被当成替罪羊。

无论如何,袁世凯不会再做第二个丁汝昌!

总的来说,袁世凯在清朝混乱时选择明哲保身,给善后提供了条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后来,袁世凯继任直隶总督,收回天津驻军权,推进清末新政。

从这一点来看,袁世凯选择不出兵北京的决策还是正确的了。

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古往今来,历朝历代,都是如此,面对时局混乱的年代,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暗度陈仓,明哲保身;要么冲锋陷阵,为国捐躯。至于是非功过只能留给后人来评说。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八国联军侵华时,袁世凯担任山东巡抚,距离北京咫尺之遥,为什么不去保护北京救驾呢?

袁世凯不去保护北京,原因在于:

1,袁世凯是义和团死敌,义和团是抵抗八国联军主力,袁世凯当然不去了。

义和团的老家在山东,因为那里是基督教传播最广泛最深入的地方。在山东巡抚毓贤的纵容下,山东义和团发展起来。后来因为传教士被杀,列强要求撤换毓贤,于是换上了袁世凯,袁世凯铁腕镇压义和团,义和团为了躲避袁世凯,纷纷离开山东,向直隶和山西河南等地发展。尤其是裕禄担任直隶总督,义和团在直隶成了气候,慈禧才有信心向全世界开战,才有了后来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关于袁世凯和义和团最有名的故事是这个——

庚子年春,济南小清河校军场,提督程文炳,从小跟着袁世凯,见袁对义和神拳神功犹豫,特推荐一位大师来表演。袁世凯请法师上座,问:“大师一旦上法,果真能避枪弹?”法师说:“神仙附体,当然!”袁世凯一指校场,说:“请!”程文炳命火枪手30人,持后膛枪向法师开火。一阵轰然声响过,法师原地站立,毫发无损。袁世凯大喜道:“我中华有此神人,何愁洋人不灭?”又说:“取我的洋枪一试。”袁世凯拿出勃郎宁手枪,对准法师啪啪两枪,只见法师摇晃一下,仰面倒地,众人都看傻了。马夫去瞧瞧,回来报告:“大帅,法师的眼睛睁着,面带微笑!”袁世凯远远喊道:“大师请起,袁某服了!”没动静。再呼人去看,回报:“大帅,法师可能。。。可能升天了。”袁世凯急步上前,只见法师胸腹各一洞,血流入注,定死无疑。老爷沉着脸,命赏银500两厚葬,返身离去。原来30名火枪手,遵提督命,提前将弹头卸掉。

袁世凯和义和团视同仇敌,袁世凯绝不可能和义和团并肩作战,义和团也不敢留袁世凯这样的杀星在旁边。慈禧请袁世凯进京护驾,袁世凯直接说山东土匪多(都是假扮成义和团的真义和团),路上义和团多。

2,袁世凯与北京断绝了联系,无法去北京救驾勤王。

前文中提到的济南到北京的路上义和团多,事实上,义和团根本挡不住袁世凯的路。袁世凯让北洋军一排枪打过去,义和团就作鸟兽散了。

问题是,义和团消灭一切洋货,袁世凯和他的军队到了直隶地界根本没法生存。试着想象一下:

  1. 义和团挖电报线,直隶的电报系统瘫痪,军令无法下达,军队无法协同;

  2. 义和团消灭洋货,拿着洋枪洋炮就会被义和团袭击,军需无法保障;

  3. 义和团正面打不过袁世凯,可以背后捅刀子,防不胜防。

事实上,天津保卫战的聂士成,就是被猪队友义和团坑死的!

3,袁世凯参加了东南互保,和地方督抚一起保存实力。

清室向十一国宣战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和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即和各参战国达成协议,称东南互保。

相比之下,袁世凯是离北京最近的东南督抚。东南督抚都在明哲保身,把慈禧的诏令直接丢在地上,也把大清国的脸面丢在了地上。

事实上,慈禧当时被端王党那一群人包围,根本无法做出正确决策了。连昔日慈禧的亲信荣禄都把抵制宣战的主要希望寄托在地方督抚身上。“宣战”甫经决定,荣禄即私告李鸿章说:“对北京的谕旨不必继续予以重视。”

另外要说的是,八国联军侵华,目的很简单,保持中国政权稳定。慈禧要废黜光绪帝立大阿哥为帝,而光绪被海外的康梁一党打扮成开明革新的君主。所以,与其说八国联军讨伐的是中国,不如说讨伐的是清朝皇室,甚至是慈禧个人!

4,袁世凯不愿意去北京勤王,因为那样不利于袁世凯势力的发展壮大。

袁世凯和清末以来的曾国藩李鸿章一模一样,一直致力于提高个人势力。只有提高个人势力了,在这个分崩离析的国家才有立足之地,才有说话的权力。甲午战争后李鸿章的身败名裂让袁世凯等人警醒——与列强对抗,从在最前面的最容易被清廷抛弃。

甲午战争中,最可怜的就是丁汝昌。这位北洋海军最高统帅,在战争爆发前就有了各种罪名,战争过程中又有了新罪名,甚至光绪皇帝的甚至已经给他定了罪。战争末期,绝望的丁汝昌只能自杀。

自杀后的丁汝昌依旧不会被放过,日本舰队司令敬重丁汝昌宁死不降,特许萨镇冰把丁汝昌遗体运回烟台。棺柩抵达之际,英国、德国驻烟台领事和舰队司令均赶来祭奠这位中华殉国将领。接着

清廷以三道铜箍把棺材捆锁,且连棺带箍遍涂黑漆,昭示棺主戴罪。这副棺材辗转运回丁氏原籍,但不准进村,不准下葬,于村口砌座砖窑暂厝。丁夫人悲痛欲绝,吞金自杀。

无论如何,袁世凯不会再做丁汝昌!


总的来说,袁世凯在庚子国变中明哲保身,给庚子后面是善后提供了条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事实上,后来参加东南互保的督抚,都成了庚子善后的顶梁柱。

李鸿章老迈之躯签订合约,合约成而身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袁世凯继任直隶总督,收回天津驻军权,推进清末新政。

结论话糙理不糙——要不是袁世凯这些人没去救驾,到时候谁给慈禧搽这一屁股的屎?


历史知事


八国联军侵略大清国的时候,手握重兵的袁世凯,为什么没有出兵去抵抗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八国联军为什么会出兵?这是为了保护被义和团攻击的各国使馆人员和侨民,同时教训一下满清政府,让它们知道一下痛。义和团运动蓬勃发展,这是因为清廷上层官员的支持,所以他们可以在南北横行无忌。但是到了山东境内,却栽了大跟头,因为山东巡抚就是袁世凯。袁世凯知道这帮人是祸害加骗子,下命令严厉镇压。义和团遇见袁世凯,就算遇上克星了,活该他们倒大霉,一下子被杀了2千人。他们被杀怕了,知道在山东境内混不下去了,这才往京城方向流窜,然后才捅下天大的篓子。

可见,袁世凯和清廷的政策是截然相反的。清廷对义和团是扶持,而袁世凯是绞杀。袁世凯敢于与清廷的政策对着干,说明他已经有了一定的底气。袁世凯对抗清廷命令的底气,来自哪里?来自他训练的北洋新军。

北洋新军的前身,就是在天津小站训练的新军,这是袁世凯发家的本钱。北洋新军当时已经成为了效忠袁世凯的“袁家军”,只听袁世凯一个人的,慢慢发展到二三十万人。袁世凯头脑很清楚,知道义和团运动必定失败,万万不可和义和团搅和到一起。



(小站练兵)

正好,邮传部尚书盛宣怀(他是李鸿章的弟子)在南方牵线搭桥,以李鸿章为首脑,搞了一个“东南互保”,目的就是要抵制清廷联合义和团,拒绝派兵北上勤王。参加“东南互保”的人,有张之洞(湖广总督),刘坤一(两江总督),李鸿章(两广总督),许应骙(闽浙总督),再加上任山东巡抚的袁世凯。他的官位最低,上面有总督顶着,所以比较安全,也正好借此试探清廷的底线。事实上,事后清廷也没有追究这帮重臣,李鸿章是淮军系统的领袖,慈禧知道动不得他。而袁世凯之所以有这个胆量,是因为他是一个枭雄人物,又有一支强大的北洋新军做他的政治资本。

事实证明,袁世凯又赢了。八国联军退兵之后,清廷威信和统治力急剧下降,而汉人大臣崛起,袁世凯即将迎来他的事业高峰。


怀疑探索者


八国联军时,袁世凯正在任山东巡抚。1899年冬,袁世凯由工部侍郎升任山东巡抚,他在“小站练兵”时训练的自己的嫡系部队也就躲过了八国联军。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他赶到北京也不是来不及,但他不会的。要知道,岑春煊怎么从甘肃赶过来“勤王”了。

“用险”不是他的一生的特点,他更不会为了清朝忠心,他忠于的只是自己。

(1)袁世凯的两次“人生跳跃”

袁世凯得以成功,首先要感谢淮军的吴长庆,因为吴长庆与袁世凯的养父袁保庆要好,在1881年召集袁世凯入了淮军。1882年,跟随吴长庆进入朝鲜。1894年7月19日,在甲午战争爆发前,花钱拖关系坐着英国战舰逃回天津。甲午战争期间搞起了后勤。

自1895年12月8日起,清政府让其以“西法”编练新军,袁世凯便利用这一期间利用“传统忠君(其实是他自己)思想”加西方武器加西方训练方法逐渐锻炼了一只在清军中战斗力较强的新军。

在编练新军过程中,利用“康梁”与光绪皇帝产生关系。然而,他比“康梁”更早地认识到“皇帝无权”的现实。其后,袁世凯的告密也就顺理成章了。

(2)袁世凯从未忠心过清朝,他不可能为了“并不忠诚也不喜欢的太后”而去冒险

袁世凯不可能为了慈禧去“殉葬”。包括袁世凯在内的“东南互保”的大臣们,也并不是为了所谓的国家百姓,只是为了自身的性命。

自“甲午战败”后,清朝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存在的合理性”,民间的思想也不可能不对他们有触动。在这种情况,各地拥有兵权的大员们“拥兵自保”的心理也就不奇怪了。从这点上,我们可以看出袁世凯、张之洞对清朝其实都不“忠心”。他们同样是编练新军,张之洞的“新军”埋葬了清政府,袁世凯的则带领着他的“新军”推了一把。

由此,从这个历史脉络上看,袁世凯不去北京和“八国联军”打就很正常了。


坐古谈今


这则涉及到对待义和团的态度。当时朝廷可分作两派,一派主张剿灭义和团,是为剿派,一派主张招抚义和团,是为抚派。慈禧、刚毅等属于后者,正是他们的决策失误,引来庚子之乱,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城,太后和皇帝仓皇西逃。袁世凯属于前者,他到山东当巡抚,因大杀义和团,得了个“人屠”的恶名——晚清有三屠之说,岑春煊好弹劾官员,人称官屠,张之洞花钱如流水,人称财屠或钱屠,袁世凯杀人如麻(主要指义和团时期),人称人屠。由此可知他与中央并非一路,所以犯不着去趟北京城的浑水,而选择加入东南互保,与刘坤一、张之洞等共进退。


说起袁世凯对付义和团的故事,正可见他的高明。须知山东是义和团的发源地,他的前任叫毓贤,属于抚派,因主张招抚义和团,得罪了洋人,重压之下,朝廷不得不将其免职,这才轮到袁世凯捡漏,出任山东巡抚,成为封疆大吏。1899年冬,袁世凯到山东之后,一反毓贤之道,对义和团坚壁清野,大杀四方。哪怕后来朝廷改弦更张,要求招抚,他却不管不顾,照旧剿办。这如何向朝廷交差呢?袁世凯自有办法。据柴小梵《梵天庐丛录》,袁世凯通告治下各县:“凡真正拳民,均已赴京、津助战,其在内地逗留者,决非真正义民。凡伪充义民滋事者,杀无赦。”大意是,真正的义和团都去北京、天津精忠报国去了,留在山东的都是假义和团,欺世盗名,罪该万死。


佐藤铁治郎《一个日本记者笔下的袁世凯》提供了另一种说法。有人问袁世凯:“上谕命保护义和拳,公何独剿之不遗余力?”他回答:“我所剿者,皆土匪假托义和拳。上谕所谓义和拳者,皆能赤身与子弹相拒,岂有应枪而倒,尚得谓之义和拳乎?”换言之,如果死在了官兵枪下,说明没有神通,必是假义和团,正该赶尽杀绝。


羽戈


1900年,当时为了平息山东义和团运动,清政府委派袁世凯担任山东巡抚,袁世凯在山东任职期间他在“小站练兵”中新式军队的指挥权实际是掌握在他自己手里的,他确实有北上救援的能力可是却静观其变,原因有二,仅供参考。



第一袁世凯民族观念深刻(民族层面)

袁世凯生在河南项城的大户人家中,他叔祖袁三甲是朝廷一品大员,他父亲是地方豪绅,后来花钱买了个五品同知。列强侵华频频清政府腐败无能,签订很多不平等条约,被胸怀大志的袁世凯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他一直有驱逐鞑虏恢复汉人政权的想法。



第二袁世凯政治野心大(个人层面)

袁世凯出生书香世家,从小也是被家里悉心培养,经史子集、兵法韬略皆有涉及而且天赋异禀。在他13岁时就能写出“大野龙方蛰,中原鹿正肥”这样野心勃勃的诗来,自然是不愿意屈居人下的,更何况自己手里有兵权这就是他称霸天下的政治资本,自然是不会去趟这趟浑水的。




从道义上讲,袁世凯身为清朝官员理应拱卫风雨飘摇的清王朝,但封建王朝日薄西山的趋势已不可逆转,再加上政治腐败,也不是一己之力能够改变的。


纳兰轩若


1900年,由于义和团运动蓬勃发展,“扶清灭洋”,也由于慈禧太后的头脑发热,英、法、美、德、意、俄、日、奥八国为首的列强组成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之名,对中国进行武装侵略,意图瓜分和掠夺中国,这就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后,义和团和部分清军虽然进行了英勇抵抗,但由于实力相差悬殊,很快溃败。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掌握清廷大权的慈禧太后带着傀儡皇帝——光绪帝仓皇西逃。而此时掌握着清廷唯一一支新军的袁世凯正在干什么,他为什么不出兵保护北京呢?


第一,实力不足。此时的袁世凯正在山东担任山东巡抚,而他所编练的新军——武卫右军也跟随袁世凯驻扎山东,正在大力绞杀义和团,义和团运动被迫转移至直隶等地。这也是为什么义和团运动在山东兴起,却在直隶等地蓬勃发展的原因。

从1895年袁世凯在小站练兵开始,当时所练新军人数约7000余人,而到了1900年,袁世凯担任山东巡抚期间,他的新编陆军约一万余人,人数远少于侵华的八国联军。八国联军人数最多时高达5万余人,不但人数众多,且装备精良、训练有素。


虽然袁世凯的新军也采用西法练兵,但新军并没有经过现代化实战,尚是“学生”的武卫右军,人数又远不及八国联军,自然不是西方列强这些“老师”的对手。一直视所练新军为私军的袁世凯,肯定不会做自己的老本拼光的“不智行为”。

第二,袁世凯本身并无北上救援北京的意愿。慈禧太后向11国宣战后,以两广总督李鸿章、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等地方封疆大吏,拒绝了慈禧太后的诏令,并将诏令称为“矫诏、乱命”,他们与各参战列强达成协议,这就是著名的“东南互保”。


东南互保的发起人和参与者,也包括时任山东巡抚的袁世凯。从袁世凯参与东南互保也可以看出,袁世凯对慈禧太后与11国宣战和支持义和团运动的行为并不认同,更没有兴趣北上与八国联军战斗。

第三,清廷已无力指挥袁世凯率部北上救援北京。东南互保事件的发生也可以看出,清廷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急剧衰弱,慈禧太后已经没有能力随意调动、指挥各地方督抚。包括袁世凯在内的各省督抚已经开始军阀化。


鸢飞九天2018




八国联军侵华的结果是慈禧逃亡西安,洋鬼攻占北京,在紫禁城拍照留念和炫耀,然后双方签订《辛丑条约》,自此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我们知道当时慈禧已经向洋鬼宣战了,同时将诏书下发到各省,慈禧的意思是借助义和团教训洋鬼,让各省在必要时予以支持。但是,慈禧的希望落空了,东南各省并没有支持她的决定,李鸿章更是声称“此乱命也,粤不奉诏”。慈禧被逼无奈,只好化装成农妇逃离北京。

那么,当时的袁世凯为何没有派兵救援北京呢?



袁世凯小站练兵,即将诞生的军阀。

甲午战争爆发前夕,袁世凯从朝鲜秘密潜回中国。1895年,袁世凯因为李鸿章的强势和举荐,被清政府派到天津小站负责编练新军。同时,我们应该知道,李鸿章曾经引以为傲的花费无数金钱打造的北洋舰队被日本彻底打烂,李鸿章的淮军体系崩盘,这便导致清政府和李鸿章不得不将希望寄托于即将开始编练的北洋新军。李鸿章的想法很简单,袁世凯是吴长庆的旧部,当然属于李鸿章的体系,让袁世凯去练兵,袁世凯不还是得听自己的话?

但是袁世凯在朝鲜浸淫军事和政治多年,早已经不是曾经的政治菜鸟了,他在小站培养自己的嫡系亲信,比如我们常说的“北洋三杰”。清朝以旗兵制度防止军队成为将领的家军,可是自曾国藩创立湘军开始,军队则又逐渐成为将领的家军。袁世凯小站练兵,名义上练的是清朝的兵,实质上则是他的袁家军,军令出自袁世凯。

小站练兵的崛起之势让袁世凯逐渐有了拥兵自重、对清政府阳奉阴违的资本和底气。





袁世凯加入“东南互保”,“各家自扫门前雪”。

我们看看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东南各省的清政府要员:

张之洞,任湖广总督

刘坤一,任两江总督

李鸿章,任两广总督

许应骙,任闽浙总督

袁世凯,任山东巡抚

红顶商人盛宣怀亦牵涉其中,而且当时的盛宣怀在李鸿章的扶持下正担任清政府的铁路大臣。当东南督抚在八国联军侵华后有意与列强媾合的时候,便是盛宣怀出面牵线搭桥,然后以张之洞、刘坤一为首的督抚发起了所谓的“东南互保”。原因是因为他们反对义和团运动,主张以武力镇压义和团,义和团不仅损害洋人的利益,也不利于地方的稳定和发展,于是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形成“东南互保”,约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

这便是“自家各扫门前雪”,避免自己的地盘卷入清政府与列强的战争中,“东南互保”在本质上是拥权自重的背叛,在客观上则确实维护了东南各省的政治、军事以及经济的稳定。但是,当时的袁世凯并没有主导权,李鸿章同样没有主导权,但他们也确实不希望自己的地盘卷入战争。



袁世凯掌兵权后对清政府的首次试探。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袁世凯的北洋新军已经基本形成了战斗力,但是近在山东的袁世凯仍然不肯出兵为慈禧和光绪解围。因为,袁世凯也想借机试探清政府。

相比于李鸿章是清朝的纯臣和忠臣,袁世凯对清政府可没那么恭敬和忠心,他很善于钻营,善于把握时机甚至创造时机。我为什么说这是袁世凯对清政府的试探呢?这是基于袁世凯的政治野心和政治视野。

以当时的时势来看,中国进入乱世已是必然,这点不只袁世凯看到了,李鸿章也看到了,清政府同样看到了。中国每逢乱世出什么?出奸雄、枭雄与英雄。袁世凯不仅有野心,还有能够支撑起他野心的实力。袁世凯希望仗着自己手里的力量继续往上爬,这当然少不了对清政府的试探,清政府到底还能爆发出多少力量,这便只能借助八国联军探明清政府的虚实了。如果清政府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庞大,或者清政府战败,慈禧必将更加倚重自己,那么自己的屁股便可以坐到更高的位置。

袁世凯对清政府的最后一次试探其实便是欣然接受载沣的罢令回家钓鱼。

因此,袁世凯在考虑到保存自身实力的同时,顺便试探清政府的虚实,反正出事了有李鸿章、张之洞和刘坤一他们顶着,他几乎处于不败之地。

如此袁世凯是奸雄、枭雄,还是英雄?“卿本佳人,奈何为贼”,袁世凯本该躺在神坛上享受后人的顶礼膜拜,却因称帝为自己增添败笔而被打落谷底,令人不胜唏嘘。


吾与吾国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袁世凯任山东巡抚,正在操练新军,同时在镇压当地的义和团。说到为什么他接到圣旨让他带兵进京保驾,而他百般推托,置之不理呢?原因有几个方面,首先袁世凯是个精明能干,老谋深算的投机分子。当初他出卖谭嗣同,临阵倒戈,导致戊戌变法失败,从而获取慈禧的信任,掌握组建新军的特权,就可以看出他的城府有多深。这次清廷要他带兵进京保驾,对他而言没有半点好处,首先这样做会得罪外国人,不要忘了,他在山东掌权期间,训练新军,以及获取武器弹药都离不开外国人的支持,而且为了保护外国人在山东的利益,大力镇压义和团,所以袁世凯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对外国人卑恭屈膝,言听计从的。你说他怎么可能出兵去得罪自己的“洋主子”呢?况且他也知道,自己训练出来的新军只有区区的几千人,都是洋人训练出来的,连枪支弹药都是洋人提供的,“学生”打“老师”会打得过吗?要知道八国联军最多时有几万人,而且所使用的枪支弹药肯定比新军的要先进,自己这区区几千人去北京企不是羊入虎口,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吗?这样做不仅得罪了所有的外国人,连自己苦心经营的军队也没了,自己的政治梦想也就泡汤了吗?况且此时的清廷已风雨漂摇,自顾不暇了,根本就没有能力指挥一些地方实力派。而且李鸿章,张之洞等一些权臣和地方实力派他们大多都与洋人勾结,为了保存自己实力,组织所谓的“东南互保”,不听朝廷调遣。而袁世凯如果冒然出兵,把仅有的这一点点政治资本断送了,自己以后哪里还有能力与实力派对抗呢?于是袁世凯为了保存实力也加入了“东南互保”,这样自己实力保存了,同时与李鸿章等实力派一起联横,即使后来清廷老佛爷怪罪下来,他也不怕。况且此次八国联军入侵,主要是因为清廷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利用义和团来打压洋人。这些在袁世凯等实力派眼里是很愚蠢的行为,用长矛大刀,以及封建迷信那一套的一群乌合之众来对抗先进的洋枪洋炮就好比鸡蛋碰石头找死。而且此时的朝廷已经名存实亡了,得罪了洋人,由指挥不了地方实力派,最后也只有眼巴巴得看着地方实力作大作强,自己无能为力了。而袁世凯通过自己深谋远虑,苦心经营下新军实力大增,成为地方实力派的大佬,实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为后来逼迫 溥仪退位,创夺辛亥革命果实,成为民国大总统,后来野心膨胀想称帝,最后也落得了众叛亲离,孤独的死去。


乐乐爱收藏


八国联军侵华时,面对朝廷多次要求山东巡抚袁世凯本人或派得力将领带兵驰援的谕旨,袁世凯先是拖延,待东南互保达成后,袁世凯以兵力吃紧、兵丁疲病交加、路上难免与拳会发生摩擦、赴援可能导致本省防务有失等为由,拒不派兵。后来在朝廷的强令之下,袁世凯才令夏辛酉带兵北上,等部队到达沧州时,天津已经失陷,实际也没起到什么作用。

袁世凯为什么不出兵呢?

是因为他知道朝廷这样做实在是荒唐至极。

袁世凯抚署山东,义和团到底有多大能耐,他最清楚不过,朝廷想要凭恃义和团与列强玩横的,只能是横得越嗨摔得越惨。面对朝廷的极端不理性,作为臣子,无力改变大局,他只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量做好止损工作,争取将来少割地少赔款,所以袁世凯在收到朝廷的宣战、抚团上谕后,马上急电李鸿章、刘坤一等,明言“时局是已大裂,从何收拾?”

东南互保达成后,袁世凯在加强对义和团弹压的同时,饬令对教堂、教士认真保护,随后又将山东省内的洋人一律押护至通商口岸集中保护,限制了传教士的活动,避免了民教冲突,故而义和团运动期间山东没有伤及一个洋人,列强也未能以“入境保护侨民”为由进入山东,使“山东省没有被叛乱和抢劫的风浪淹没”,维护了一方平安。用李鸿章的话来讲,那是“幽蓟云扰,而齐鲁风澄”。还有就是八国联军打到了直隶南部,与直隶邻近的山东各县纷纷告警。袁世凯认为,山东的义和团已剿灭殆尽,八国联军没有借口前来侵犯。同时他给德国驻京公使穆默等人打招呼,要求八国联军不要进入山东地界。由于没有及时得到穆默等人的回复,袁世凯遂让各县打造山东界牌,到处竖立。还真管用,八国联军一看到山东界牌或者墙壁上书有“此山东境”字样,便立马儿掉头,不加进犯。这一切,让山东绅民齐声感颂。

地方官,你的职责就是保一方平安。至于全国情势,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和两广总督李鸿章都知道太后是在玩火,对于北京的谕旨,也均不奉诏。并且与西方各国策划出一个互不侵犯、互保安全的东南互保同盟。这个同盟,北方的袁世凯也加入了。事后袁世凯跟属僚说:“此次变乱,各督抚中如无我辈四人搘柱,国事尚可问乎?”一句话,这四个人乃是大清最后的四根擎天柱。前三个是元老,后一个是后起之秀。11年之后,这一根也撑不住了,大清才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