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人追名逐利而不得,他卻甩都甩不掉,號稱史上第一「完人」!

中國五千年的璀璨歷史,湧現出了無數英雄和名家。

他們各有各的才華,各有各的功勞,又各有各的命運。

然這些人的人生堪稱“完美”的,應該沒有幾位。

就在距今兩千五百年以前,有一個人,他的人生就可以稱之為“完美”。

他就是范蠡。

范蠡是春秋時期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更是一位經濟學家(今天的稱呼),被譽為一代“商聖”。

甚至還有一些地區把他供奉為“財神”,兩千多年以來,香火不斷。

為什麼說他的人生是“完美”的呢?用他自己的話說:“居官則至卿相,居家則至千金”。並且得到了天下第一得美人——西施,最終還能全身而退,壽終正寢。

還有誰的人生比這再完美的嗎?看來,這個真沒有!

一、從政

范蠡是楚國人,大約出生於公元前536年(根據歷史事件推測而知),家境應該很貧寒,但是喜歡讀書,在那個“百家爭鳴”的時代,再加上天生聰慧,很快就學富五車,並且具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洞察力。後來又師從當時的著名的謀士、經濟學家計然(此人之事史料甚少),學得“計然七計”,輔佐越王勾踐,只用“五計”就滅了吳國。

25歲的時候與文種,一起入越,共謀大事。

因為當時楚國地大物博,人才眾多,而楚王昏庸,不能善用,許多人才外流。

初到越國,越王(當時的越王還是勾踐的父親允常)並未重用他們。

當時正處吳、越爭霸時期,吳國強越國弱。越王允常死後,勾踐繼位,在一次交戰中越國大敗(只因未聽范蠡之言),被吳國圍在會稽山,越王勾踐開始重用范蠡。

當時范蠡42歲,從入越到此時已經被埋沒了十七年。

常人追名逐利而不得,他卻甩都甩不掉,號稱史上第一“完人”!

范蠡

為了保住越王勾踐的命,范蠡獻計“卑辭厚禮,乞吳釋越”,不成(伍子胥所幹擾),又親自陪越王勾踐赴吳國為奴,三年後返回越國。

在吳國為奴的時候,其實吳王很欣賞范蠡,又多次勸說挽留他,但是范蠡一直沒有離開越王。

這是可以單純用“忠誠”二字概括的嗎?

當然不是,范蠡之所以這樣死心塌地,寧願與越王吃盡人間之苦,也要返回越國,原因只有一個:自信。

以自己的平生所學,加上多年來對越王勾踐的瞭解,足以讓越國滅掉吳國。

這恰恰就是范蠡獨特的洞察事態的過人之處,他好像能看到未來事情的結果。

所以在別人眼裡顯得像神一樣,其實對范蠡來說,這些都是常人的思維無法理解的平常事。

回國後,與文種共同謀劃“十年生聚,十年教訓”,陪同越王“臥薪嚐膽”,苦心經營。一面加強生產,結交各國;一面向吳國示弱,麻痺吳國。深謀二十餘年,終於等來了機會。

十年後,吳王夫差幾乎傾巢出動,與晉國爭霸,在黃池會盟,吳國空虛。

范蠡建議勾踐發兵出擊吳國,一舉破吳。

吳國求和。

四年後,滅掉吳國。

這個時期顯示出來的是范蠡的軍事才能,正如《孫子兵法》所說:“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遠而示之近,清而示之濁,強而示之弱”。

等待機會要有耐心,並且在等待機會的同時還不能閒著,“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呵呵,當時還沒有這成語),給敵人一個假象,才能在機會到來之時,一擊斃命。

滅掉吳國之後,環顧四周的國家,不是離得太遠,就是常年與吳國爭鬥而元氣大傷,沒有能對越國構成威脅的了,已經“天下太平“了,范蠡的政治生涯也走完了。

常人追名逐利而不得,他卻甩都甩不掉,號稱史上第一“完人”!

范蠡和西施

范蠡離開越國,急流勇退的原因史書上說了兩點:

一個是伴隨越王多年,對越王的深入瞭解,知道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同富貴”,“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已經沒用了。

這是在范蠡離開之後給文種的信中提到的,文種沒有認識到這一點,結果正如范蠡所料,被越王賜死。

再一個,范蠡以為“大名之下,難以久居”(後來演變成“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這就是范蠡的有一個與眾不同之處:不貪功。

在滅吳之後,越王勾踐拜他為上將軍,並且要與他“分國而有之”,對常人來說這是多大的誘惑啊!然而范蠡沒有答應。

對越王說“軍行令,臣行意”,然後瀟灑離去。

筆者認為,范蠡必須離去還有兩個原因:

一是范蠡自認為富貴對他來說不難求(當然還是憑著自己的韜略),沒有越王的封賞自己完全可以再創輝煌。

再一個原因吧,呵呵!好像有點扯啊!

如果說,當年越王去吳國為奴,受盡非人待遇(甚至越王還嘗過吳王的大便),這個事是范蠡的建議的話,那麼現在越王已成霸主,范蠡是上將軍。

兩人在一起飲酒、聊天是不可避免的吧?

聊什麼呢?

聊往事!

怎麼聊呢?

范蠡總不能說:“大王啊,當年要不是我老範給你出的那個餿主意,哪有咱們的今天啊!”

越王回答:“那是那是!謝謝啊!”

越王會很難堪的,雖然已經稱霸了,但是所付出的代價是一生的苦心經營。作為臣下,每次面對自己的大王,總會難以面對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呵呵,這是我猜的,供大家解悶!

常人追名逐利而不得,他卻甩都甩不掉,號稱史上第一“完人”!

“財神“范蠡

二、經商

范蠡離開越王之後,開始了他人生的另一種輝煌。(至於帶沒帶西施,這個問題值得另行探討,我認為不可能)

此時他68歲。

但是在兩千多年以前的范蠡眼裡,這才是人生的開始。

他走海路,到了齊國(現在的山東東部),先改了個很怪名字,叫“鴟夷(chiyi)子皮”,後人對此也是疑慮重重。

有的說為了紀念吳國的大夫、自己的對手—伍子胥的。

因為伍子胥是因直言進諫,被吳王夫差賜死之後用“鴟夷”(生牛皮)裹了沉江的。如果伍子胥不死,自己不一定會滅掉吳國,所以紀念伍子胥,意思是為了感謝對手的成全!

還有的說是為了紀念美女西施。

為了滅吳,是他把西施送給了吳王,迷惑吳王,充當了權謀的砝碼。不但毀掉了她本應該美好的一生,還搭上了性命(據說吳王夫差把西施沉湖了,也是用“鴟夷”所裹)。

在齊國,先是“耕於海畔,苦心戮力,父子治產。居無幾何,致產數十萬”。

這時候名聲又傳揚出去了。齊國國君請他作為國相。

過了幾年,又為齊國的經濟發展與繁榮打下良好的基礎,被齊國人奉為神明。

這時候,范蠡再次做了一件常人無法理解的平常事:歸還相印。

他的理由是:“居家則至千金,居官則至卿相,此布衣之極也。久受尊名,不祥”。

於是散盡家財,舉家悄悄又遷徙到一個叫陶的地方,他認為這個地方是天地之中,交通非常方便,致富應該很容易。並且又一次變更姓名,自稱陶朱公,帶領一家人再次創業,一邊發展農業,一邊經營貿易,又沒過多久,資產達到“鉅萬”(據說是上億),世人都稱頌陶朱公!

陶朱公致富的經驗:

一、待乏原則。

農業上,他用老師計然的方法,推算出災年豐年的規律,然後掌握市場的波動。“旱則資舟,水則資車”,“候時轉物”。

商業上,要讓貨等人,不能人等貨;“人棄我取,人取我與”;“貴出如糞土,賤取如朱玉”。

這些智慧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竟然與近代美國的投資大師格雷厄姆(巴菲特的老師)的投資思路不謀而合(有興趣可以去了解),格雷厄姆的主要思路就是待乏原則,等資產價格跌到人人唾棄的地步,才開始投資。後來巴菲特用此方法,獲得了巨大財富。

二、不求暴利

范蠡做生意與普通商家不同。

一般生意人都是唯利是圖的,為了盈利,好多商人投機取巧、哄抬物價、壟斷市場的事情做得多了。

但是范蠡不這麼做,他做生意不求暴利,只追求百分之十的利潤,講究的是:薄利多銷、細水長流、日積月累、必成大富。

為什麼范蠡作為商人會這麼仁慈呢?

這個應該是因為,他做過官(而且還是個好官),體會過百姓疾苦;自己親自勞動過,並且在吳國當過奴隸,深知治產之辛苦。

所以對世人懷有仁愛惻隱之情。

三、富而好施

范蠡一生三次遷徙,三次散盡家財,又三次致富。

他的一生可以概括為不斷賺錢並且不斷施捨的一生。

被人稱為“富而好行其德者”。

范蠡最後壽終正寢。

享年88歲。

常人追名逐利而不得,他卻甩都甩不掉,號稱史上第一“完人”!

可以說范蠡的一生都在追求一個“道”字。

如果說前半生從政,玩弄的是“權術”,那麼後半生,他追求的就是“自然之道”。

如果說世人都在“爭名逐利”,而范蠡一生是“名爭利逐”。

如果說世間富人大都“為富不仁”,范蠡卻是“富而好行其德”。

……

總之,范蠡的行為,在常人眼裡變成了無法理解的神話。

這就是後人把他奉為“財神”的原因。

可惜的是,愚昧的後人,只知道磕頭拜神,卻不知道真正有用的是神留給我們的智慧,不知治產創富的辛苦,明知致富有方,卻選擇了迷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