恥辱,竟來自大唐帝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割地賣國條約誕生記!

導讀:一提起中國近代史,就想起那些憋屈的喪權辱國條約,如《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等,這些帝國主義強加於中國人民頭上的不平等條約,是清朝腐朽沒落的產物和象徵。然而,清朝卻不是簽訂喪權辱國條約的第一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割地賣國條約的簽訂者,竟然是我們引以為傲的大唐帝國!


大唐帝國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條約,讓一向以大唐帝國為傲嬌的朋友們有點受打擊,但事實卻是真實的存在。這份條約就是唐朝與吐蕃簽訂的《唐蕃清水盟約》。

恥辱,竟來自大唐帝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割地賣國條約誕生記!

有人會說,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的聯姻不是唐朝與吐蕃友好的象徵嗎?那是你太天真了,正如丘吉爾說得好:世界上只有永恆的利益,沒有永恆的朋友!何況,當年唐朝與吐蕃的聯姻,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打出來的呢!

話說松贊干布死後,他的孫子當了吐蕃的BOSS,輔佐他的正是當年機智過人的提親使臣——吐蕃大相祿東贊。這個祿東贊率軍隊滅亡的唐朝的另一個女婿——吐谷渾國,自此,大唐與吐蕃之間沒有緩衝帶,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的愛情故事,在國家利益和膨脹慾望面前就不值得一提了,一場決戰再所難免!

公元670年,祿東讚的兒子尊業多布率軍40萬,與大唐名將薛仁貴的10徵西軍在大非川(今青海共和縣的切吉曠原)展開的決戰,結果,唐軍幾乎全軍覆沒,一代名將薛仁貴跌落神壇,被貶為平民老百姓。這一仗,唐朝丟失了西域四鎮——龜茲、于闐、焉耆、疏勒

恥辱,竟來自大唐帝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割地賣國條約誕生記!

爾後,吐蕃繼續向向中原挺進,公元763年,大唐金成公主(一位嫁到吐蕃的公主)的兒子赤松德贊攻陷了長安城,唐代宗如同後來慈禧太后逃離北京城一樣,匆忙逃往陝州。公元783年,唐朝與吐蕃第六次會盟、第三次議定邊界後,被簽訂了《唐蕃清水盟約》,割讓了被吐蕃趁亂實際佔領的鳳翔(今陝西寶雞鳳翔縣)以西的廣大地區。據考證,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割地賣國的條約。

恥辱,竟來自大唐帝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割地賣國條約誕生記!

讓國人十分傲嬌的大唐盛世,還是免不了遭受一系列創傷,唐蕃清水盟約的簽訂,固然是安史之亂的後遺症,但安史之亂又是怎麼導致的呢?看看歷史各朝各代,即使有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康乾盛世,也逃不脫“富不過三代”的輪迴規律。

感謝您的閱讀,點擊關注,帶給您更多更深度的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