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爲何要殺掉開國大功臣韓信?這兩個理由足夠致命!

我們知道劉邦建立自己的天下,當上皇帝,有三位大臣至關重要,他們就是被後世稱為漢初三傑的張良、蕭何和韓信。但是最終的結局卻大不相同,張良功成身退,告老還鄉,蕭何明哲保身,得以善終,而韓信卻因謀反罪被殺。

韓信在軍事上可謂天才,為劉邦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為何最後卻被殺頭呢?

劉邦為何要殺掉開國大功臣韓信?這兩個理由足夠致命!

韓信劇照

首先,韓信是有野心的,這個野心不是稱帝,而是當個諸侯王。野心雖然不大,但是卻讓劉邦不得安心。在韓信最早給劉邦獻還定三秦的策略的時候,也就是俗稱的“漢中對”,韓信說給劉邦的話裡,其中有一條是:把天下分封給有功之臣。韓信希望那些有功的大臣都能做諸侯王,向春秋時期一樣,每個人都有一塊封地。但是劉邦卻希望天下都是自己的,不想再重蹈覆轍,自己沒有實權,被各個諸侯王擺佈。所以。後來劉邦找藉口將齊王改成了楚王。

劉邦為何要殺掉開國大功臣韓信?這兩個理由足夠致命!

張良劇照

這一點,從最後劉邦和項羽決戰就能看出來。劉邦當時形勢危急,當時韓信卻逼著劉邦封自己為齊王。劉邦無奈,只得同意,但是卻為以後殺掉韓信留下了禍根。韓信對皇帝不是絕對的忠誠,他希望天下能有自己的一塊,這與劉邦的想法背道而馳。雖然迫於形勢,但劉邦心裡肯定極不痛快。後來的白馬之盟,大家都知道,劉邦在死之前殺白馬,要大家一起發誓,決不能割地封王,否則天下共討之。

其次,韓信是絕對的軍方第一大佬,第一功臣,那些將領都對韓信敬畏有加。而劉邦已經老了,其實劉邦只是比秦始皇小3歲。殺韓信的時候,劉邦已經60歲了,蕭何48歲,張良55歲。這在那個年代都已經算老頭了。但是偏偏韓信只有34歲。劉邦一死,還有誰能壓得住呢?而且還是一個野心不小的韓信。靠自己的兒子,軍隊有人聽話嗎?

劉邦為何要殺掉開國大功臣韓信?這兩個理由足夠致命!

韓信劇照

韓信的威望到底有多高呢?從一件事就能看出來、我們知道樊噲是開國武將之一,作戰勇猛,還與劉邦稱兄道弟,地位之高自不必說。剛當上皇帝的時候,劉邦有點飄了,那時候只有蕭何和樊噲敢懟劉邦,勸諫劉邦。還有大家都熟知的鴻門宴,劉邦帶的武將就是樊噲。可以說,如果沒有樊噲,估計劉邦就死在了鴻門宴上。後來劉邦的妻子呂后的妹妹就嫁給了樊噲。這是皇親國戚啊。但是樊噲對韓信的態度是什麼樣呢?韓信被貶為了淮陰侯之後,已經是虎落平陽了。有次韓信到樊噲家喝酒,樊噲對韓信的態度是:跪在家門口迎接,對韓信口稱”大王乃肯臨臣“。要知道當時韓信已經不是王了,已經被降為侯爵了,而且毫無實權。從爵位,和權力來說,都不如樊噲。可見韓信之威望無人可比!

劉邦為何要殺掉開國大功臣韓信?這兩個理由足夠致命!

劉邦劇照

況且,那時候韓信和劉邦關係已經破裂,他自己死了之後,不定韓信能做出什麼事情呢。所以,韓信被殺,其實早就註定了,每一條理由都夠了。所以雖然韓信在軍事上是天才,但是還是犯了政治幼稚病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