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下半年,爲什麼有人說買房很難賣房更難?

進入2018年下半年,樓市調控長效機制不斷完善,從購房資質,貸款,房價,交易等多方面維持房地產穩定發展,其中最直接的結果就是買房難、賣房也難,主要原因主要是以下幾點:

第一,目前全國50個大中城市基本上都出臺了限購政策,絕大部分都要求本地家庭最多買2套,而外地戶籍最多買一套,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對於外地戶籍買房還要求必須有在當地繳納社保或公積金的記錄,因此從購房資質上就限制了大批炒房投資客,極大地增加了買房的難度;

第二,買房的成本較大幅度增加。總體來看,目前絕大多數省會和一線城市,購房首付最低都上漲了10%,對於像北京這種“認房又認貸”的城市,對於之前有過貸款記錄的人,買房的首付最低是70%,直接翻了一倍,限制效果立竿見影,很多人因此不能買房;另外,從貸款利率上看,目前貸款利率首套8折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相反是首套房利率最低上浮5%,部分銀行首套房利率都上浮20%,對於首付勉強湊夠的剛需族,月供再繼續上漲,無疑對他們增加了更多的壓力,所以對於很多剛需族來說,首付和貸款都增加,必然加大了買房難度;

第三,“限價”帶來的“一二手倒掛”。所謂“一二手倒掛”指的是,同一地段的樓盤,新盤雖然品質更好,但是價格卻比周邊二手房的價格低。而最近由於部分城市實施明確的“限價”政策,導致很多新盤價格比周邊二手房低很多,明顯的“買到就是賺到”,因此一旦開盤就是搖號搶房,就經常造成“一房難求”、“開盤即光”、“茶水費”等現象,這也無疑增加了買房的難度;

第四,資金走向被嚴格監管。自去年6月份以來,相關部門就已經開始嚴格監管資金走向,防止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和股市,因此從去年年中開始,就會發現銀行已經取消“首付貸”,並且也嚴查“消費貸”、“經營貸”等貸款的真正走向,一旦發現流入樓市,將取消放貸,並且要求限期還清貸款。最明顯的表現就是現在售樓處基本上不會允許客戶用信用卡刷認購金。因此,現在想通過100%的槓桿來買房,基本上是不可能實現的。

對於為何“賣房也難”這個問題,還是要從我國樓市調控的內容來看。去年923新政不知大家是否還有印象,當時在9月23日,一夜之間就有重慶、南昌、南寧、長沙、貴陽、石家莊6個城市先後宣佈“限售”,限售時長2-5年不等,直到現在全國已經有接近50城發佈限售政策,所以說,現在賣房也難,樓市相當於進入“鎖盤”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