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修羅》:少年如意之煩惱

《阿修羅》:少年如意之煩惱

所謂煩惱,都是出自我們的“心”,心是孕育一切的母體(當然現代科學證明是大腦在發揮作用,然而無論是心理學還是大家隨口而說的都還是心),也是產生一切煩惱的根源。孔孟、老莊和佛經,都在講心。孔子的生命智慧是講君子修心、孟子談“求放心”、老子說“聖人常無心,以百姓之心為心”,而孟子則以“心齋”明大道。至於佛經,以中國人最熟悉的《心經》和《金剛經》、《西遊記》為例,均是以心為中心,經書以“降伏其心”便是根本所在,《西遊記》的核心角色孫悟空其實是“心猿”,楊真鑑編劇的《阿修羅》也是談“心”,吳磊飾演的牧羊少年如意/洞察之頭,今生與前世分別處於不同的心境之中,實質上就是心的區別,煩惱、墮落、得意、逍遙,各有所繫。

《阿修羅》:少年如意之煩惱

眾生的心,實則很難降伏。人是萬物之靈,對於世界有著充足的慾望、謀略和洞察,然而知識、能力依然有邊界和偏差,“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人總有慾望、權力、利益,名利心天下攘攘,是非心舉世滔滔,分別、妄想、執著三心二意。牧羊少年,最初不過是草原上的普通人,他一旦成為被選擇的“王”,步入前世有緣的阿修羅王另外二頭安排的享樂世界。梁家輝飾演的慾望之頭和劉嘉玲飾演的謀略之頭,從煉獄界打拼回阿修羅界,無限迫切希望與洞察之頭合體,再度挑戰天界的權威,實現六界輪迴的逆轉。但是,如意在自然的生活裡已經自覺接受了人界的道德情操,並且又被張藝上飾演的反抗軍華蕊再一次加持其思想本性。

《阿修羅》:少年如意之煩惱

三頭合一的阿修羅王,是一種幽思至極的存在,殘暴叛逆、無法無天,在狹隘的時空觀念中,執念甚深,對於打天有著強烈儀式感的衝動,自我強化為崇奉神聖的獻祭行為(既然前世曾經失敗,今生其實也未必成功)。慾望、謀略和洞察,既是阿修羅的三面,其實也可以看做是眾生的心思。在古代人的日常生活中,總有機會“看到”一些宗教性的神蹟,於是有些人便會產生期待的、慾望的、失控的、無底的夢境。升騰的慾望和無節制的謀略,以及迫切需要開啟洞察的天眼,才能夠實現具有魔力的六界輪迴的極端叛逆之旅。逆天而行,孫悟空曾經自稱“齊天大聖”也“大鬧天宮”,阿修羅王也是如此,完全可以看做是不受約束的人類本能、潛能、超我的力比多釋放。即使是殘缺的身體,也不改其青雲之志。當然這份妄想,對於世俗的人類造成了普遍的戕害,人被變成了非人:人外形變成植物、失去頭腦和心臟,但卻都可以有言語行動。

《阿修羅》:少年如意之煩惱

阿修羅王的墮落,在於身份的日益模糊(無法實現與洞察的和諧共存),由此帶來的行動受限制(唯有三頭合一才有可能實現阿修羅界對於天界的造反,這是又一種大鬧天宮的神話)。

《阿修羅》:少年如意之煩惱

綜上所述,《阿修羅》是一部中國比較罕見的具有強烈宗教意識的電影,在這一出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中,在前世的宿命與今生的洞察之間,如意選擇站在了羔羊一邊。在西方的古代神話和中國的世俗政治中,牧羊和牧民的“牧”都象徵著指引人民向正確方向前進的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