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的失敗,范文程歸納爲三個詞,卻經不起推敲!

大家都知道,李自成打進北京之後,就立即墮落。在經過一片石之戰後,李自成迅速潰敗,僅僅一年時間,就兵敗身死(1645年5月17日)!

那麼,李自成的失敗,究竟是什麼原因呢?關於這一點,歷史上有很多分析,比如:(1)清初史學家谷應泰認為,缺少頂級謀士,(2)史學家顧誠認為,缺少戰略眼光,沒看到後金才是最大的敵人,(3)史學家郭沫若和《明史》認為,主要是殺了李巖。

顯然,從不同的角度,就能得到不同的答案!作為明清戰場的第一漢奸,范文程是如何看待的呢?

李自成的失敗,范文程歸納為三個詞,卻經不起推敲!

崇禎十七年,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進京。隨著明朝內部局勢大變化,滿清有兩種看法,(1)入關搶糧搶地盤,(2)靜觀其變,主要是對李自成虛實不清楚,害怕偷雞不成蝕把米!

此時,范文程強烈建議入關搶糧搶地盤。對於李自成,他給出了三個詞、六個字的評價,認為他不值一提的敵人,必將失敗。《清史稿》記載,范文程判斷李自成失敗的原因是:天怒,士忿,民恨

第一,所謂天怒,就是李自成逼死崇禎,屬於“弒君”的大罪!用封建社會的綱常來說,李自成此舉有為天意,必然要遭到天譴。客觀的說,在中國歷史上,任何逼死皇帝或大王的人,最終都沒什麼好下場!

第二,所謂士忿,就是李自成對付官僚、地主、讀書人的態度,非常的兇狠。最典型的是,李自成進京第四天開始,就不停的拷問士紳,以獲取財物。更為重要的是,由於李自成缺乏根據地,沒有建設能力,所以只能一路搶劫,導致士忿。

第三,所謂民恨,就是李自成進京之後,原本比較嚴肅的軍紀,也基本蕩然無存了,對百姓的騷擾劫掠非常多,導致百姓對其不滿。或許,愛之深,恨之切。此前,歡迎闖王,現在發現闖王其實比官兵更狠,自然憤恨多多了!

李自成的失敗,范文程歸納為三個詞,卻經不起推敲!

坦率的說,范文程的分析未必沒有道理,但網絡上有人卻將他反駁的一無是處。原因很簡單:李自成做過的壞事,清軍入關之後,做的更多更過分。

多爾袞抓到崇禎朝的太子朱慈烺,汙衊是假冒的,而將他殺害。雖然朱慈烺不是皇帝,卻相當於皇帝。然而,清軍將其殺死,“天怒”了嗎?南明的弘光帝,在投降之後,被押送到北京,後來也被處死,天怒了嗎?

清軍在江南、在全國多個地方,對官僚、地主、讀書人、民眾的兇狠手段,慘不忍睹,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江南奏銷案、廣州之屠等等,做的比李自成更過分。李自成是拷打,清軍是屠殺,導致“縣無完村,村無完家,家無完人,人無完婦”。沒有“士忿”和“民恨”嗎?

李自成的失敗,范文程歸納為三個詞,卻經不起推敲!

顯然,和清軍一對比,就會發現范文程分析的並不正確,可謂漏洞百出,經不起推敲!清軍也這麼做,卻沒有步李自成後塵,顯然是另有原因(輿論戰,和槍桿子)!由此可見,李自成的失敗,也是另有原因(沒有根據地),不能簡單歸納為這三點六個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