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年婦女「玩壞」的絲巾,如何找回它的歷史品味?|文化觀察

被中年妇女“玩坏”的丝巾,如何找回它的历史品味?|文化观察

被中年妇女“玩坏”的丝巾,如何找回它的历史品味?|文化观察

且為絲巾說幾句 | 龔靜

聽說眼下絲巾的名聲有點不好起來,起因是某些中年婦女(被以“大媽”稱之)遊玩拍照時喜歡齊齊取出所備絲巾,或雙手高舉,或裹於腰間,或繞於頸項,各種拗造型。中年婦女身材不那麼登樣或乾脆走形亦是難免,且形體訓練缺乏,造型往往拗得不咋樣,兼之有些中年婦女成群結隊於道路公園於林間花下,置公共空間規範而不顧,唯自身絲巾拍照盡興,不少人皆乎 “辣眼睛”,諷以視覺汙染,於是棒子順便也打在絲巾身上。於是,一邊廂言之鑿鑿著“不戴絲巾的女人沒有前途”,一邊廂大媽的絲巾彷彿瞬間變身抹布。

被中年妇女“玩坏”的丝巾,如何找回它的历史品味?|文化观察
被中年妇女“玩坏”的丝巾,如何找回它的历史品味?|文化观察

作為一個同樣熱愛絲巾的中年婦女,想了很久,想想還是為絲巾以及大媽們寫點什麼,也不枉絲巾為裝飾為保暖為工藝為審美為生產力而作出的貢獻,儘管那些在美顏自拍照上還要頭上加兔耳朵臉上加毛毛須的年輕姑娘們也是暗暗地喜歡絲巾的,哦,不,當然也許她們中的一部分是寧願頸項受了冷風而發起燒來,也要露出細緻性感的鎖骨的(假如鎖骨有若飛鳥之形那是極好),不過青春文化下的輿情對“兔耳朵”們總是溫柔以待的。

被中年妇女“玩坏”的丝巾,如何找回它的历史品味?|文化观察

盧浮宮所藏《米洛的維納斯》雕像便使用了古希臘圍毯

絲巾與人類身上的其他服飾一樣,其實並非一塊絲綢或羊毛所概括的,也是飽含悠久歷史豐富文化的。早在公元前3000年的埃及,女子身穿緊瘦的筒裙,上身或搭短小的披肩,在胸前繫結。有時就用長長的披巾以複雜的方式裝飾於身。又說波斯帝國時那種帶穗的披肩也是如今披肩的前世(似乎以貴族所用為多),後來古希臘服飾中那種叫帕拉(Palla)的圍毯亦是受此影響。帕拉一般披在古希臘男女皆穿的基同(Chiton)外面,話說基同無論愛奧尼亞式還是多利亞式,披來掛去看著蠻複雜蠻妖嬈的,本質而言其實是一整塊四方面料構成的,想如今有的裝扮高手也是將一塊大尺寸絲巾以某些手法做服飾之用,也是其來有自的。拿基同來說絲巾似乎有些小打岔,不過這些披巾的方式粗略說來也算是絲巾之悠悠遠遠的前塵往事了。十六世紀後,披肩的保暖功能漸為裝飾取代,更多采用絹絲材質,三角領巾和飾巾多了起來。到了十七、十八世紀,權貴們常以絲巾做頭巾用,並和各種帽子結合起來裝飾,女性則多繫於頸間,裝飾和保暖兼備。十八世紀末,三角領巾漸變為長巾,為更多人使用了。到了十九世紀,披肩更為女士們鍾愛,寬大的披肩既使人風度優雅,又實用保暖。英國流行的披在長裙外的開士米披肩,尺寸長 5.5米,寬1.8米,遠遠寬展於如今的通常披肩尺寸,夏冬兩季,不同面料,各式俱備。

被中年妇女“玩坏”的丝巾,如何找回它的历史品味?|文化观察

《搗練圖》(局部》中的“帔帛”

這算是西方的絲巾前世,再看看咱華夏的絲巾豐饒。南北朝時《北齊校書圖》中可見身著披紗的侍女,胸前繫結的樣子和如今女子絲巾系法也別無二致。隋唐時的披帛自然也是大家熟悉的,小袖上襦、半臂、長裙加披帛是唐朝女子(尤其貴婦們)的標配,《簪花仕女圖》《搗練圖》中即可見之。這裡的披帛在其時是稱作“帔帛”的,若絲巾披肩樣搭在肩上,既有一定的保暖功能,但大抵更多還是裝飾性的,有的披帛甚長,有云“坐時衣帶縈纖草,行即裙裾掃落梅”。披帛添女性身形之態,其柔軟質地其紋樣色調正好也豐富了整體服飾的層次。宋代依然流行帔帛,從貴婦的“霞帔”到平民的“直披”,很是盛行。不過到元代時女子漸漸多以雲肩裝飾,明清時期,似乎也是雲肩為飾比較普遍。不過,其實看起來,這雲肩有點像去掉了前胸打結的披帛,但披帛顯然比雲肩要飄逸一些的。當然,之後的時期,絲巾就很普遍了,除了深秋冬季,春夏初秋,皆容絲巾發揮無限能量。

被中年妇女“玩坏”的丝巾,如何找回它的历史品味?|文化观察被中年妇女“玩坏”的丝巾,如何找回它的历史品味?|文化观察
被中年妇女“玩坏”的丝巾,如何找回它的历史品味?|文化观察

雲肩在全世界都很廣泛傳播,比如意大利歌劇《圖蘭朵》乃至電影《愛麗絲夢遊奇境2》中的設計

看起來絲巾不過服飾之一小部分,其使用從裝飾到功能,從權貴到普通民眾,較其他服飾的演變不那麼複雜,歷史有之,文化有之,但似乎也非承載沉重內涵,比如華夏之裳從上襦下裙到旗袍到中山裝到西式服裝,何止服飾之變,可謂民族文化時代之變,領子的高低、袖子的長短,腰身的鬆緊,款式造型的改變,皆與風俗文化社會變遷休慼相關。比如20世紀初長衫旗袍而為中山裝西式衫,表象為服飾之選擇,其背後恰乃政體制度之變,當然傳統服飾終究會在當代漣漪陣陣,這既是時尚之風雲變幻,也為文化之尋根之期許,已非大時代之變下的服飾隱喻,所謂留頭還是留髮的生死考量。不過,絲巾的飄飄逸逸,也是與養蠶業繅絲業絲織品生產的興盛有關的,否則,沒有這些農業(手)工業的漸漸發達,絲巾一說又從何說起呢。是故,絲巾的無論美化還是實用,端是賴於文明的發展的。

好了,說了這些閒話,其實真是閒話,絲巾綰頸項,何須思來處,就是一條絲巾罷了。

只是,何以中年婦女絲巾秀惹來非議呢,這多少年的絲巾披下來了,好比敦煌壁畫上飛天的飄帶,不也好似細條絲巾嘛,只見人說美,豈有作秀辣眼睛之非議。當然,歷史的古老的已然有基本定論的事物一般是不會遭到議論的,此亦為人性,好比天然屏障,眼前的阿姨媽媽們出遊玩樂,辛自己的苦攜多條絲巾,只為扮個靚,拗個型,除去一些不顧公共空間秩序的舉止,就這麼把自己的辛苦變成了公害?哪裡出錯了?

被中年妇女“玩坏”的丝巾,如何找回它的历史品味?|文化观察

電影《羅馬假日》中的絲巾搭配

也許還是審美問題吧。

絲巾的花色,花紋,顏色,和衣服的配搭,這些決定了絲巾是畫龍點睛了總體裝扮風格,還是畫蛇添足甚至添亂。比如,一身花衣了,再弄條花裡胡哨的絲巾,整個兒花團錦簇的,即使有欣賞之心也失了焦點,再學飛天善舞,也不會養眼。比如,色調之間既不協調,也不合理撞色,亂七八糟地疊在身上,倘若個人氣質又非清新清麗,又如何駕馭如此這般的疊床架屋?當然不會好看到哪裡去啦。當然,大姐阿姨們也許會說,怎麼了,我喜歡就好。好吧,喜歡就好。不過,可以表達得更好些,有何不好呢。本來嘛,裝扮愉己悅人,兩相宜豈非佳事。何況,審美力之高下終究還是有的。

也許也難怪某些大姐阿姨們。在她們最華年的時候,物質貧乏,生活拮据,社會封閉,養家餬口殊為不易,的確良花襯衫算是漂亮的了,織錦緞的棉襖罩衫是壓箱底的嫁衣裳,自己織條毛線圍巾,做件花布連衫裙,已經蠻讓人雀躍了,絲巾倒也有一兩條,喬其紗繡花的,小心翼翼藏在大櫥抽屜裡,難得戴幾回,再仔細疊好放好,什麼小方巾大方巾長巾披肩,何曾想中年以後倒是可以左披右繞隨心擁有了,怎麼不要好好現一現呢,使勁倒騰才對。再說昂貴的買不起,一般的多收幾條還是沒問題的,搭配不搭配的,還沒來得及考慮到呢,先好看起來再說嘛。要一些大姐大媽們懂得顏色學,諸如協調色,對比色,互補色,色調的飽和度等等,實在是高標準嚴要求了。青春期正好處於男人女人一個樣、大眼圓臉紅臉頰的海島女民兵宣傳畫時代,如今要補上全身不要超過三種顏色,飾品色調要配合衣服主體色系之類的常識也是不易,看著好看的花色還不趕緊上身,以前沒穿過的,現在都要試試,再配點莫蘭迪色系、灰調、普魯士藍之類小眾知識點,實在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了。

被中年妇女“玩坏”的丝巾,如何找回它的历史品味?|文化观察

意大利畫家莫蘭迪使用的色調如今成了時尚界受歡迎的莫蘭迪色系

雖然漢文化傳統中有宋代之素簡之美致,明式傢俱式的明淨修麗,但花花綠綠尚繁崇復的乾隆式審美實在流傳至深,再加上時代跌宕,審美教育缺乏,落實到日常生活,日用品設計、服飾花紋色調等等皆是不盡如人意,成長於此環境,當生活不再那麼拮据,有一些餘興餘資以度人生之餘閒了,一條絲巾卻讓人不那麼從容有致了。一款絲巾的誕生,何嘗不是絲巾的色調紋樣設計者,絲巾的染色製作工藝者,以及消費者共同的審美選擇呢。當某種審美傾向形成共識,自然會慢慢淘汰一些粗陋的設計(產品),生產者和消費者彼此共生良好的審美互動。

被中年妇女“玩坏”的丝巾,如何找回它的历史品味?|文化观察

當然,城鄉差別,地域差別,審美也是有差別的。山巒遙遙,高原至闊,難見青綠,實在得穿點飽和度高的衣裳,才使人覺得能站得住山頭。大城市人流熙攘,物品繁多,高樓鱗次櫛比,行走期間,穿得素雅點自己也覺得適宜清新些。不過,縱如此,色彩與人體,也是互相襯托互相彰顯彼此幫襯彼此成全才對頭,兼之個人高矮腴瘦膚色氣質差異,雖然沒有不好的顏色,只有沒搭配好的色彩一說,終究色彩與人也並非總能相親相愛的。也因此,既然要秀,秀得好看點也是分內事,事先多做點功課,這點辛苦也是不能略過的,否則迢迢千里拖了七八條大小絲巾去名勝,換來換去,飄來蕩去的,全是“尬秀”。當然,說來說去,大姐阿姨們秀得很開心,也是好的,身在廬山中管什麼他人的目光,只是道路以目已然是公共話題,難免審美評判。何況風景山水也非等閒,第三隻眼還是有的。

被中年妇女“玩坏”的丝巾,如何找回它的历史品味?|文化观察

觀察下來,目下不少媒體都在推廣生活美學,飲食起居各種,舶來的本土的,當然所謂理念,末了總歸要落實到實物的廣告。倘若物品確實好物,倒也是好的,就怕最後只剩下物,其餘又都不見了,好比說來說去又是隻有生活沒有美學了,或者說美學不過是酒幌。說來,理念要潛入心化於行,也是漫漫長路,諸如大媽的絲巾之類也並非上幾節課程買一堆物件就可以從辣眼睛變身養眼了。當然,能隨時提醒一下自己生活也要有個審美總歸是好的,何況也非所有大姐阿姨們的絲巾如此招惹是非,當大媽們的絲巾在名勝非名勝如飛練如靜葉,既不辜負絲巾本體,也載得動綰巾者一腔美意,並賦成一道全然真正的 “風景線”(儘管這三個字彷彿已納入俗氣範疇,可是大俗大雅嘛,何況是真風景,就有真氣象)。

被中年妇女“玩坏”的丝巾,如何找回它的历史品味?|文化观察

宋錦 絲巾

戊戌初夏去蘇州,走走平江路,絲綢店一間連一間,旗袍絲巾佔主體,也有已成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蘇州宋錦鋪子,宋錦雲錦蜀錦,中國三大名錦,華麗素淡皆相宜。鋪子裡的宋錦自是好看的,不買,看看紋樣配色也是歡喜和學習。人來人往中看到幾位中年婦女旗袍平底皮鞋走過,旗袍非那種三滾四鑲的過分裝飾款,蠻適街巷氛圍。吃飯時看見一阿姨和女兒外孫女共餐,阿姨海藍色底纏枝花紋的長袍,非修身的款式設計和年齡身形相宜,雖然阿姨沒有配絲巾,想來配將起來也不會太違和。念及絲巾的被妖魔化,想想其實也許沒有那麼嚴重吧。

蔡元培先生在1917年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理論主張,是否能代宗教且不論,美育之倡導至今還為人呼籲著,所以為絲巾寫幾句話,似乎也不算浪費筆墨。

被中年妇女“玩坏”的丝巾,如何找回它的历史品味?|文化观察被中年妇女“玩坏”的丝巾,如何找回它的历史品味?|文化观察
被中年妇女“玩坏”的丝巾,如何找回它的历史品味?|文化观察被中年妇女“玩坏”的丝巾,如何找回它的历史品味?|文化观察

文學照亮生活

公號:iwenxuebao

網站:wxb.whb.cn

郵發:3-22

掃描左邊可進入微店

文學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