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即位時大臣勸他改國號:氣數已盡,他不聽,後終成一代明帝!

“乾爹”兩字還真的是個萬能法寶,隨隨便便認個乾爹說不定就能有錢花。而在古代的時候,一人因為叫了兩聲乾爹,竟然成為了天子,穩穩妥妥的坐上了皇帝的位置。這個人就是——後唐明宗李嗣源。

此人即位時大臣勸他改國號:氣數已盡,他不聽,後終成一代明帝!

那麼,這個李嗣源到底是何出身呢?其實李嗣源並不是什麼達官顯貴的後代,而只是一介的普通平民百姓,是沙陀族的部民。他的父親是唐朝時期,朝廷武將李克用手下的得力大將李霓。關於李嗣源歷史上記載的內容並不多,甚至連他的真實姓名都沒有記錄,只是寫了明宗有一個小名為邈佶烈。

李嗣源這個人不太愛說話,但是為人處事很是沉著冷靜,對人對事也很恭敬,謙謹。13歲的時候,就在沙陀的首領李國昌的軍中做事。

此人即位時大臣勸他改國號:氣數已盡,他不聽,後終成一代明帝!

中和四年,李克用受到了圍困,宣武節度使朱溫將其困在了汴州的上源驛,死傷了不少的將士。此次事件在歷史上被稱作上源驛事件,上源之難。在此戰中,李克用差點被殺死,關鍵時刻是將他救了出來,保住了他的性命。當時李嗣源才只有17歲而已。此事之後,李克用不僅發現他的軍事才能出眾,加以重用,還將他收做自己的乾兒子。

讓李嗣源名聲大噪的事件就是,擊敗了梁軍,取得了大勝利。天覆元年,收復了許多之前被梁軍佔領的州縣地區。天佑五年,李克用去世,其子李存勖繼承了他節度使的官位。後唐同光元年,李存勖在4月份於鄴城稱帝登基,建立了後唐,史稱後唐莊宗。

此人即位時大臣勸他改國號:氣數已盡,他不聽,後終成一代明帝!

在庒宗在位的期間,李嗣源因為功高而蓋主,受到了嫉妒,被陷害。幸運的是得到了李紹宏的幫助,脫險。

同光四年,魏博召集戍守在邊境的兵卒們,於貝州叛亂。庒宗親自率領了將士們去平叛,但是卻連連失敗。最後只得又重新啟用了李嗣源。等他平定了叛亂,卻被誣陷合謀叛變。想要回到京城向皇上稟明情況的時候,卻屢屢遭到了元行欽的阻撓。沒有辦法李嗣源只得在其女婿的建議下攻下汴州謀求自立,逐漸的兵力越來越多。庒宗前往汴州平叛,在作戰中被流箭射中而亡。之後,李嗣源率部攻下洛陽,在西宮登上皇位。

此人即位時大臣勸他改國號:氣數已盡,他不聽,後終成一代明帝!

李嗣源稱帝的時候,大臣們都勸他大唐的氣數已經盡了,建議他把國號改了。不過,他並未聽從。在他看來,自從13歲就跟隨李國昌,待其不錯。後來又認了李克用為乾爹,跟了先帝李存勖將近20多年。我並未覺得有什麼不妥之處,先帝的天下便是我之天下。所以,李嗣源當了皇帝也沒有更改國號,依舊稱為後唐。

此人即位時大臣勸他改國號:氣數已盡,他不聽,後終成一代明帝!

李嗣源在位期間,接納忠臣之謹言,嚴厲懲治貪官汙吏,是五代時期少有的開明君主,成為一代明帝。而且他在位的時間也比較長,對國家的穩固,還有百姓休養生息都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不過晚年之時,也有嚴重錯誤。明宗死後葬於徽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