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數已盡!明末五大強悍軍隊,一支天下無敵!卻依然救不了明朝

明朝末年,是我國曆史非常動盪的時期,明王朝內憂外患,朝臣不顧王庭、貪汙成風,外有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的農民起義,遼東又有滿清的崛起,都在虎視眈眈的隨時滅掉大明王朝,儘管這樣,岌岌可危的明王朝仍掌握有5支強大的軍隊,而且還不缺乏有才能的將帥之人,像孫承宗、袁崇煥、盧象升、孫傳庭、左良玉、李定國、滿桂等,都是數一數二的名將,這些名將也都在為大明王朝續命,這對崇禎帝來說,絕對是一幅難得的好牌,可惜的是被他打的稀爛,究其原因,說出來讓人心寒。

氣數已盡!明末五大強悍軍隊,一支天下無敵!卻依然救不了明朝

  第五名:天雄軍。天雄軍是明末最強的軍隊之一,首領是著名的戰將盧象升,這支軍隊是由朋友、兄弟、老鄉、家人等組成的,有點類似清朝末年曾國藩的淮軍,他們往往一個人戰死,會激起大部分人的憤怒,戰鬥情緒極強,一旦遇敵交手就會死磕到底,打的對手毫無信心可言,甚至懷疑人生,而他們的首領盧象升更是一位與士兵同甘共苦的將軍,如遇軍中缺糧,士兵沒飯吃,盧象升也不吃不喝,每次打仗他都身先士卒,也使得士兵們都願意死命追隨他,敵人遇到這樣的軍隊真的很悲催。

氣數已盡!明末五大強悍軍隊,一支天下無敵!卻依然救不了明朝

  盧象升帶領的這支軍隊因人員大都來自大名、廣平、順德一帶,這些地方在唐朝時歸屬天雄節度使管轄,所以人們也習慣性地稱他們為“天雄軍”,這是一支步兵與騎兵相互結合、相互策應的組合型軍隊,注重實用弓弩、火器,騎兵身著鐵甲、配備長槍和火銃,即能遠程打擊,也能短兵廝殺,盧象升曾率領兩千“天雄軍”擊敗高迎祥(起義軍首領,首任闖王)的上萬重甲騎兵,打的高迎祥一直不敢與“天雄軍”碰面。

氣數已盡!明末五大強悍軍隊,一支天下無敵!卻依然救不了明朝

  崇禎十一年,盧象升因得罪朝中權貴楊嗣昌,崇禎帝奸忠不分,把擁有七萬兵馬的“天雄軍”大部分調往他處,盧象升手下僅剩五千餘人,且都是老弱病殘,在河北鉅鹿,盧象升不幸被八萬清軍包圍,“天雄軍”不畏強敵,與八旗兵展開激戰,由於敵眾我寡,盧象升只好派人去最近的雞澤求救,大太監高其潛因與盧象升有私怨,竟然拒絕援助,眼睜睜看著盧象升的五千老弱病殘的“天雄軍”全部戰死,盧象升本人也在力斬數十人後身中四箭後力竭而亡,年僅39歲。

氣數已盡!明末五大強悍軍隊,一支天下無敵!卻依然救不了明朝

  第四名:秦兵。秦兵組成大約有1萬餘人,軍隊人員大都來自秦嶺地區,故稱秦兵,也許是受了大秦嶺的豪氣影響,生活在這裡的人們,骨子裡就透露著一種彪悍的個性,正如這裡的山歌所唱:“山歌明末三大軍子來把山頭,閻王見我也發愁,孔夫子見我也下馬,皇帝見我也低頭”。“秦兵”也是明朝末年最精銳的部隊之一,首領是著名的統帥孫傳庭,孫傳庭曾任山西巡撫,此人極善於練兵治軍、通曉兵法、用兵穩健、謀略過人,是明朝末年少有的將帥之才,在秦兵組建僅僅四個月後,孫傳庭就帶領這支軍隊在子午谷黑水峪以逸待勞痛擊了高迎祥起義軍,擊潰了高迎祥的數萬大軍,並將高迎祥活捉,首戰告捷,震驚朝野。

氣數已盡!明末五大強悍軍隊,一支天下無敵!卻依然救不了明朝

  在此後的兩年多時間裡,孫傳庭與洪承疇聯合擊潰了陝西各地的農民起義軍,把李自成(起義軍第二任闖王)打的只剩下十八騎逃入深山,然而在戰爭的最關鍵時刻,孫傳庭被聽信讒言的崇禎帝下獄問罪,等他出來的時候李自成已經做強做大,出獄不久的孫傳庭又被崇禎逼著帶領一群烏合之眾出潼關迎戰李自成,最後兵敗身亡。

氣數已盡!明末五大強悍軍隊,一支天下無敵!卻依然救不了明朝

  第三名:關寧鐵騎。關寧鐵騎是遼東經略使袁崇煥本著“以遼人守遼土,以遼人養遼人”的宗旨組建起來的一支騎兵,遼東民風強悍、英勇善戰,每人配備重甲、雙戰馬、火銃等武器,不管是機動性還是衝擊力都非常高,而且最主要的是這些組成人員都和滿人有著血海深仇,在經過孫承宗、袁崇煥的嚴格訓練,已經成為一支不敗之軍,也是當時唯一一支能夠對抗清軍的騎兵部隊,他們很多時候是碾著清軍追打,這支騎兵一直是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兩代帝王的噩夢,努爾哈赤最終也死於其手,皇太極更是對之是既恨又愛,做夢都想收歸己有。

氣數已盡!明末五大強悍軍隊,一支天下無敵!卻依然救不了明朝

  但是就是這樣一支驍勇善戰的騎兵部隊,卻在崇禎帝的猜忌和姦佞小人的妒忌下土崩瓦解,最終“關寧鐵騎”的統帥袁崇煥被處以極刑,隨之“關寧鐵騎”也被解體,一部分由祖大壽帶領駐守寧遠,一部分由吳三桂指揮駐守山海關,戰鬥力也隨之大大降低,最後在看清崇禎真實面目後,為了自保祖大壽和吳三桂都先後降清,這支讓皇太極一直念念不忘的“關寧鐵騎”終於成為了滿清的王牌部隊,最後成為清軍入關,鎮壓農民軍的馬前卒。

氣數已盡!明末五大強悍軍隊,一支天下無敵!卻依然救不了明朝

  第二名:大明水師。大明水師曾是當時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國海軍,它最初是由朱元璋所部的兩大主力之一的巢湖水師組成的,鼎盛時期是在明成祖年間,當時的大明水師擁有戰船3800艘,其中有1350艘巡邏船、1350艘主戰船(主戰艦配備火炮四十門)、400艘大船、400艘運輸船、250艘遠洋船,此外還擁有大量的巡江船和傳令船,大明水師船隊規模之大、裝備之精良、戰鬥力之強大,都遠遠超過同時期的西班牙無敵艦隊和英國的皇家艦隊,當時威名遠揚的鄭和船隊就是大明水師的一支海上機動船隊。

氣數已盡!明末五大強悍軍隊,一支天下無敵!卻依然救不了明朝

  16世紀初葡萄牙想要佔領澳門,被大明水師一頓胖揍,差點全軍覆沒,最後服了;16世紀末,日本發動侵略朝鮮的戰爭,大明水師在露梁海戰中又打的日軍幾乎全軍覆沒,即便是到了腐敗透頂的明朝末期,大明水師在鄭成功的帶領下,依然在澎湖之戰與料羅灣海戰中將荷蘭殖民者打得滿地找牙,並一舉收復了臺灣,還將挑釁的荷蘭總督普特曼斯率領的荷蘭艦隊9艘戰船以及招募的50多艘海盜船全部擊沉,打的荷蘭人自此每年要向大明王朝繳納12萬法郎的過路費,才可以在遠東水域來往,遺憾的是大明水師在收復臺灣後就歸順了清廷並被裁撤,後來成立的滿清水師簡直和大明水師不在一個重量級上,在鴉片戰爭中被英國人打的片甲無存。

氣數已盡!明末五大強悍軍隊,一支天下無敵!卻依然救不了明朝

  第一名:戚家軍。戚家軍是明朝後期為抗擊倭寇而由戚繼光成立的一支特別部隊,總兵力四千餘人。明嘉靖年間,我國東南沿海屢受倭寇的襲擾,明朝軍隊多次鎮壓都不能剷除,明政府無奈,只好起用戚繼光抗倭,戚繼光於是在浙江義烏招募對倭寇有很大仇恨的農民和礦工組成特別縱隊,這支軍隊也被明政府正式命名為“戚家軍”,戚繼光對這支軍隊進行嚴格的軍紀和職業化訓練,配備當時最先進的武器,這些武器也大都是戚繼光自己發明的,“戚家軍”成軍後,歷經大小百戰,沒失敗過一次,被譽為“16至17世紀東亞最強軍隊”,讓我們來看看它的戰績就知道它有多強大了。

氣數已盡!明末五大強悍軍隊,一支天下無敵!卻依然救不了明朝

  台州海戰:斬首倭寇308人,生擒2名倭首,倭寇淹死著不計其數,“戚家軍”僅戰死3人;

  白水洋戰鬥:全殲倭寇2000餘人,生擒倭首5名,“戚家軍”戰死3人;

  橫嶼島海戰:殲滅倭寇1000多人,俘虜29人,“戚家軍”犧牲13人;

  牛田之戰:擊潰真假倭寇上萬人,“戚家軍”無一人傷亡;

  林墩之戰:燒死和淹死倭寇3000餘人,俘虜26人,“戚家軍”犧牲90人;

  葛塘之戰:消滅倭寇300餘人,“戚家軍”犧牲20人;

  仙遊之戰:擊潰倭寇上萬人,斬殺1000餘人,“戚家軍”犧牲24人;

  

王倉坪戰鬥:擊潰倭寇近萬人,斬首177人,“戚家軍”無傷亡;

  蔡坡嶺戰鬥:擊潰倭寇7000餘人,斬殺1000多人,“戚家軍”犧牲31人。

  平海衛之戰:斬首倭寇2622人,“戚家軍”犧牲16人;

  嘉靖四十二年,戚繼光會同福建總兵俞大猷、廣東總兵劉顯等人,共同創平海衛大捷,此戰後,徹底蕩平倭患。“戚家軍”從成軍到戚繼光去世,累計殲滅敵軍十五萬多人,自身僅傷亡200餘人,這樣的戰績,古往今來,除了“戚家軍”,好像還沒別的。

氣數已盡!明末五大強悍軍隊,一支天下無敵!卻依然救不了明朝

  萬曆十一年,首輔張居正去世,戚繼光被罷官回鄉。萬曆十五年,病逝。戚繼光病逝後,“戚家軍”被解散。明朝天啟年間,後金在遼東不斷髮展壯大,伺機進攻大明王朝,在朝廷的命令下,“戚家軍”餘部三千餘人在戚繼光的侄子戚金帶領下奔赴遼東,解瀋陽之圍,與他們一起戰鬥的還有部分來自四川的“白桿兵”,“白桿兵”出自名將秦良玉的麾下,戰鬥力同樣不容小覷。

氣數已盡!明末五大強悍軍隊,一支天下無敵!卻依然救不了明朝

  遺憾的是,這支僅有幾千人的援軍到達遼東時,瀋陽已破,不明情況的明軍一到即被數萬的後金大軍包圍,英勇的四川“白桿兵”首先渡過渾河,與八旗兵展開激戰,數次打退後金軍,“戚家軍”也隨後渡過渾河,列好車陣、架上火炮、排出著名的鴛鴦陣,經過一陣廝殺,給予後金八旗兵以極大的殺傷,也讓皇太極徹底見識了“戚家軍”鴛鴦陣的厲害,惱羞成怒的皇太極不斷增兵,又派兵切斷了明軍的補給線,致使明軍成為了一支孤軍,一場生死攸關的戰鬥從早晨一直打到晚上,雙方都精疲力盡才休戰。

氣數已盡!明末五大強悍軍隊,一支天下無敵!卻依然救不了明朝

  第二天,八旗兵的增援源源不斷趕來,而明軍的增援部隊也趕到了,他們被當前的情景給嚇傻了,不敢加入戰鬥,只是隔岸觀火,八旗兵視乎吃透了明軍的膽怯心裡,所以根本沒把明朝的援軍放在眼裡,甚至都沒有派軍監視,而是投入全部的兵力圍攻“戚家軍”和“白桿兵”,最終“白桿兵”全部陣亡,“戚家軍”也僅剩下數十人,他們把主帥圍在中心,鴛鴦陣仍不動搖,八旗兵也被“戚家軍”的陣勢所嚇到,再也不敢上前廝殺,在遠處萬箭齊發,英勇的“戚家軍”在友軍無情的注視下轟然倒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