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波:未來能做好的生意都是賣給新中產的,怎麼賣?

所有做零售的人都知道“人貨場”,但到了新零售,有一個函數會被重新放大,叫做“時間”。而且以前說的“人貨場”也發生了變化。


◎ 餐飲老闆內參 孟蝶整理

以前“屌絲”當道時,大家拼性價比。當新中產階層被認知以後,整個中國市場從製造到銷售的邏輯都改變了。

新中產的自我認知是“理性的消費者”,願意研究一種商品之後再選擇購買,而不是做一個被動的廣告接受者。新中產還掌握著傳播的主導權,研究、購買一個商品後願意主動分享。

這就是,消費的需求端發生了重大變化。

所有做零售的人都知道“人貨場”,但我認為到了新零售,有一個函數會被重新放大,叫做“時間”。而且以前說的“人貨場”也發生了變化。

6月1日,吳曉波頻道主辦的第九場轉型之戰“探索零售破局新風口”課程上,吳曉波現場講述了新零售的“謀劃故事。

吳曉波:未來能做好的生意都是賣給新中產的,怎麼賣?

人:新中產到底會為什麼買單?

新中產會為什麼東西而買單?

為技術買單。同樣一臺55寸的電視機,便宜的3900元,貴的賣到4萬,貴的聲音是直接從屏幕震動出來,這是LED屏的一個技術。

為設計買單。顏值就是生產力,英國品牌戴森是例子,大家越來越覺得愉悅感很重要。

為非標買單。崛起的新中產不看重“大眾”或“主流”,而是“我願意選擇什麼”。未來十年,中國市場會有大規模的非標品出現,成為創業的主戰場。

為服務買單。慕思寢具比較早試驗了為服務買單,別人賣床墊,而慕思賣健康睡眠,還做了一整套睡眠系統的服務體系。

為體驗買單。最近兩年,全國所有的大型購物中心有兩個數據增長最快,一個是餐飲,佔到了40%甚至50%,另一個是體驗和親子教育。

為參與買單。朋友是用來麻煩的,情侶是用來吵架的,不然跟陌生人有什麼兩樣?所以商家也不要怕麻煩消費者,“麻煩”消費者才有互動、有聯繫。現在做眾籌,就是把消費者變成一個投資人、設計人、傳播者、消費者。

吳曉波:未來能做好的生意都是賣給新中產的,怎麼賣?

貨:出現了人格化、小眾化、娛樂化、本土化的變化

我做“新匠人”計劃時,去深圳拜訪萬象城,華潤的一個SVP說:擔心5年後,現在商場裡50%的品牌會消失。因為這些標品或品牌,跟消費者沒有任何交互、沒有體驗,漸漸就會失去消費者、失去新中產

現在已經從標品時代進入非標品時代,未來大眾品牌的式微是消費認知升級的必然結果。

現在的大型企業如果不變革,會因為沒有辦法觸達消費者,而變成新零售和中國消費品市場的製造業底盤,為匠人品牌製作、被匠人品牌吃掉品牌利潤和消費利潤。

如今,貨本身出現了“四化”:

第一,人格化——給產品賦予性格

現在大家消費的選擇是從朋友圈、朋友轉發獲取的,朋友認同一個品牌或產品,轉介紹給你。所以商品人格化變得更加重要。

我當年為什麼做“吳曉波頻道”而不是叫“中國財經”?我覺得我就是一個人格,用人格化的東西表達我的財經思想。

另一個原因是,做“吳曉波頻道”時,我每天晚上都會看我們自己的文章,出現一個錯別字我就很生氣,因為這就是在吳曉波臉上拉了一顆屎,如果叫“中國財經”我就沒所謂。

第二,小眾化——小而美的公司和品牌會越來越多

你別想做一個東西賣給全中國所有人,這樣的東西不存在。

我們的“匠人計劃”裡有一個人是做黃酒的。他自己做了一個品牌,沒有自己的酒廠,一年只做5萬瓶,200多元一瓶,一年下來就是一千萬的生意。他每年只需要解決一個問題——你今年喝了我的酒明年還會不會買?他只需要一批跟他一樣喜歡黃酒的顧客。

一個小而美的公司,中國這樣的公司和品牌會越來越多,小眾化的用戶勾連,未來會變成一個最重要的模型。

第三,娛樂化——娛樂精神為品牌賦能

娛樂精神本身成為了一個品牌附著能力,娛樂化又跟人格化有關係。

第四,本土化——中國式審美開始流行

任何一個國家的中產階級,一定會為本國文化買單,本土化品牌,我們未來如果進入到一個行業,這個行業全部都是跨國公司,恭喜你,不要害怕,你只要建立一箇中國式的審美風格,你就能贏。

廣東佛山有個很大的家居空間,叫羅浮宮。

我問老闆這三年最大的變化是什麼?老闆說,多了很多東方美學設計家居;一些本土的設計師家居品牌越來越多,這個比例還在非線性地上漲,已經佔了三分之一了。

吳曉波:未來能做好的生意都是賣給新中產的,怎麼賣?

場:從購物進化到體驗

如果從渠道來講,新零售最優質的渠道有四大特點。

第一個是扁平化。越複雜的渠道越沒有價值。

拿盒馬鮮生來講,產品幾乎都沒有渠道商。最牛逼的事情是直接從工廠到餐桌,中間渠道全部都不見了

以前靠信息不對稱能做生意,現在世界是平的,快速的物流體系改變了原來的商業模式。以前阿迪耐克的新產品先在北京上海發佈,在逐年到其他城市和鄉鎮,但現在,八線城市的小孩只要花錢,就能買到同款的鞋子。

第二個是數據能力。大數據能力是渠道的新核能。

馬雲講了一句話我特別贊同,未來所有的生意可能都是數據生意。我們賣任何東西給消費者,如果沒有獲得消費者的數據和連接的話,就只是個“生意”。只有通過數據,建立了和消費者之間的關係,這個關係才有價值。

第三個是定製化。能為消費者生產獨一無二才的產品才厲害。

現在最大的變革發生在企業內部,特別是發生在生產線上。企業的資金都在往生產線砸,做兩件事。一是減少用工,另一件事是柔性化。

在大規模生產的前提下,能為一個消費者生產獨一無二的產品。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這個工廠就不是一個面向未來的工廠。

第四,體驗式。新零售渠道變革的本質是消費者關係的重建。

“無交互,非渠道,無數據,非渠道,無體驗,非渠道”。在線上哪家平臺或是在線下哪家門店買東西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建立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產生交互、數據,帶來體驗。

時:購物時間曲線發生了改變

當線上和線下被打通以後,當工具把數據能力給迭代以後,人們傳統意義的時間概念被徹底顛覆了。

盒馬鮮生的改變了什麼?我認為它最厲害的是定義了一件事情——3公里、半小時。

就有可能改變人們的購買習慣。比如說大家原來早上買菜,現在6點下班的時候到盒馬鮮生APP買一些菜,到家的時候菜也送到了。這就是購物時間曲線發生了改變。

英特爾的傳奇人物安德格魯夫說過,“穿越戰略轉折點為我們設下的死亡之谷,是一個企業必須經歷的最大磨難”。

新零售是一場零售業者、互聯網人、產品創新者和風險投資人的一次“世紀共謀”。我們在全球最激進的零售市場,在中國中產階級大規模崛起的環境下,所有人一起不斷地自我革命,那每個人都會是新零售的得益者。

吳曉波:未來能做好的生意都是賣給新中產的,怎麼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