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二戰常備師團的實力如何?

老貓在釣魚


根據日本官方的防衛研究所戰史室的記載,日本的常備師團(又叫常設師團)的人員編制和武器配備如下:



每個師團轄2個步兵旅團,每個步兵旅團轄2個步兵聯隊,每個步兵聯隊轄3個步兵大隊(相當於營)和1個聯隊屬炮兵中隊和1個速射炮中隊,每個步兵大隊轄4箇中隊(連),每中隊轄3個小隊(排)。此外師團還直轄騎兵聯隊1個,野炮(或山炮)聯隊1個,輜重聯隊1個。

每個步兵聯隊配備三八式步槍2124支,輕機槍72挺,擲彈筒76個,重機槍24挺,火炮6門;每騎兵聯隊轄中隊2個,有步槍246支,輕機槍4挺;炮兵聯隊轄4個大隊,裝備38式野炮36門,91式炮12門,步槍315支;輜重聯隊配備步槍329支。全師如果是駝馬裝備的師團人員為28200人,如果是挽馬裝備的師團人員為24440人。


一般在執行作戰任務時,常設師團都會額外配屬一個戰車大隊協同作戰。該大隊轄3個戰車中隊,裝備17毫米戰車炮的89式戰車39輛,輕型裝甲車21輛,輕機槍120挺。

同時期的中國軍隊經過整編的調整師,官兵為10923人,步槍3800支,輕重機槍328挺,各式火炮46門,擲彈筒243具。同日軍的常設師團相比根本不在一個數量級上,而實際中中國軍隊的裝備還要更次,尤其是火炮方面遠達不到上述的46門。根據實際的作戰情況,抗戰前期我軍須1個師方可以頂對方的1個聯隊,而到了中後期,隨著中國軍隊兵員素質的下降,則需要1個軍才能頂對方的1個聯隊,足見日軍戰鬥力之強!


小小狼王


二戰時期,日軍一個常設師團多達兩萬餘人,幾乎相當於國軍的一個軍的規模,但戰鬥力卻遠勝國軍一個軍。畢竟日軍常設師團無論兵員素質、裝備水平、火力輸出以及海空支援等各方面都超越中國軍隊。

因此,我們翻開抗戰史就能看到,抗戰前期,我們往往幾個軍都擋不住日軍一個師團的攻勢。有些地方部隊,甚至一個軍都難以應付日軍一個聯隊的進攻。

日軍常設師團一般是轄2個旅團,每個旅團轄2個步兵聯隊;此外,還配備騎兵、炮兵、工兵、輜重各一個聯隊,共計擁有8個聯隊。一般裝備齊全,人員滿編的日軍常備師團,其兵力往往可以達到24000以上,多的甚至達到28000人。而一個常設師團擁有戰馬7600多匹、步騎槍1.49萬支、擲彈筒144具、輕機槍288挺、重機槍54挺、山炮16門、野戰炮36門,還有其他運輸和輜重裝備。

而同期,我們的國軍一個師往往也就只有幾門山炮而已,單兵武器更是落後,很多士兵還在使用清末時期就已使用的漢陽造,而且還缺衣少糧。

所以,面對強悍的日軍,中國軍隊基本上就只有捱打的份。巨大的武器裝備和人員素質差距,使得日軍得以在抗戰初期在中國境內橫行無忌。

師團,是日本陸軍最高一級的固定編制單位。在日本侵華戰爭的前期,日本陸軍本部將師團分為“四單位制”,“三單位制”。而到戰爭後期,則分為甲、乙、丙、丁四等,按照編制順序又可分為”常設師團“、”特設師團“、”補充師團“、”增設師團“。

最後跟大家說說,抗戰初期日本陸軍17個常設師團:近衛師團、第1師團、第2師團(仙台師團)、第3師團(名古屋師團,是唯一一支從開戰到投降都一直在中國的甲種師團)、第4師團(著名的大阪師團)、第5師團(廣島師團)、第6師團(熊本師團,有南京大屠殺的血債)、第7師團(旭川師團)、第8師團(弘前師團)、第9師團(金澤師團)、第10師團(姬路師團)、第11師團(善通寺師團)、第12師團(久留米師團,士兵多為九州兵,是日軍戰鬥作風最為頑強的師團)、第14師團(宇都宮師團)、第16師團(京都師團)、第19師團(羅南師團)、第20師團。


這些歷史要讀


小夥伴們在看到有關抗日題材電視劇的時候經常會聽到有關二戰時日軍的編制。常聽見的有小隊、中隊、大隊、在看到題材比較著名的戰役時,常會聽到聯隊、旅團、師團、等編制的日軍部隊。

師團是日軍在二戰時最常用的編制。整個二戰期間至今先後編制設立的師團數量幾乎達到了上百個師團,然而在1937年,日軍陸軍師團常備只有17個師團,可不要小看這17個師團,他可是當時公認的日本陸軍師團裡面最難打的幾個師團。

對於這十幾個師團的人員配置、武器配置是如何分配的呢?

對於日本編制師團這個作戰單位的開始,得要從188年開始說起。當時的日本將六個按照地域名稱的鎮臺改為了師團,其中的番號順序是從第一師團到第六師團。在1891年,又相繼成立了被稱為御林軍的近衛師團,不過這個近衛師團不止擁有一個師團,而是擁有七個師團,這幾個師團是當時日本陸軍最早成立的常備部隊,也被日本軍隊視為一等的精銳部隊。

在隨後的發展中,日本的陸軍又相繼發展到了第4到第20師團,而這種類型的軍隊,又被稱為第二精銳部隊,在之後遇到了大裁員,這種類型的軍隊直接被拆掉的4個師團,所以到了1937年,被稱為第二精銳部隊的師團就只有10個師團了,這就是外界所說的在1937年日本陸軍有17個常備師團的來歷。

另外,那時的日本陸軍還有4個混成旅團、4個騎兵旅團、還有其他兵種的部隊,常備兵力差不多達到了38萬。

這些部隊主要的任務是,負責炮火支援,其中一個標準的重炮旅團,有兩個重炮聯隊,裝備有數十門大約150毫米到大約200多毫米的重炮,這些部隊是日本當時陸軍重要的火力支援部隊。

對於日軍的作戰師團來說。主要是齊裝滿員的甲種師團編制。

甲種師團編制下轄有兩個步兵旅團,而步兵旅團下面有兩個步兵聯隊,此外還有騎兵聯隊、工兵聯隊、炮兵聯隊、緇重兵聯隊、等等組成的甲種師團,人數滿年時可以達到2000人到25000人之間。

武器裝備方面,一個甲種師團的。步騎槍14000多支、擲彈筒100多個、輕機槍200多挺、重機槍50多挺、山炮十多門、野炮30多門、甲種師團的彈藥充足,戰鬥力極其強悍。


其實,這幾個常備師團人員數量是非常有限的,不過這些士兵是經過嚴格挑選的,士兵的素質好、體力好、再加上後勤補給十分充足,當時的這些士兵普遍看起來十分強壯。

雖然這些常備師團的士兵缺少缺乏作戰經驗,但是在日本法西斯的模式的訓練下,這些士兵的作戰方式一般都是比較狠辣的。

因此綜合上述,當時的這些常備師團,雖然在人數方面不夠多,但是其戰鬥力都是非常強悍的,也不怎麼好對付的。雖然當時的中國軍隊裝備差、士兵普遍營養不良、但是憑藉著超強的意志力,這些所謂的精銳師團,凡事在抗日期間參加過戰爭的士兵,大部分都是身患殘疾的回到了日本國內。這就是日本法西斯的下場。


努力成就你我他


二戰日軍臭名昭著的第五師團是日本最早組建的七個常備師團之一,七七事變爆發後隸屬華北方面軍直轄師團,在板垣徵四郎的率領下參加太原會戰,以半個師團一路擊潰國軍30幾個師,在日有“鋼軍”之稱,是抗日戰場最活躍的師團之一;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在“馬來虎”山下奉文的率領下一路橫掃整個馬來半島,第五師團一直是日軍侵略擴張的先頭部隊之一,是日軍四個機械化師團之一,也是日軍最精銳的常備師團之一,戰鬥力可謂相當強悍。

板垣徵四郎

師團是日軍組建最基本的戰鬥單位,日本明治維新後實行徵兵制,先後組建七個常備師團,包括第一至第六師團和一個近衛師團,成為了日軍對外擴張的先鋒部隊,享有裝備優先保障權。從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後在七個師團的基礎上先後組建了十個師團共十七個常備師團,是二戰前最早組建的常備師團,也被稱為甲種師團,採取四四制編制,滿編人數在24000至28000之間。這十七個常備師團裝備精良,在二戰爆發前經歷過大大小小的戰役,戰鬥經驗非常豐富,二戰全面爆發後開始活躍於中國戰場和東南亞戰場。

日軍十七個常備師團戰鬥力較強的是第三、第五和第六師團,二戰全面爆發後,第五師團和第六師團一直活躍於中國戰場,而第六師團部參加過諾門坎戰役,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先後調入東南亞戰場;而第三師團是這十七個常備師團唯一一個主戰場在我國的師團,罪孽深重。除了近衛師團主要擔任警備任務,剩下的十二個師團主戰場都在太平洋,大部分都成了美軍火力下的炮灰,除了第四師團也叫大阪師團相對完好無損。

其中戰鬥力最強悍的是第三師團,從組建開始參加過不少戰役,包括甲午戰爭、日俄戰爭、出兵西伯利亞等,戰鬥經驗可以說是這十七個常備師團最豐富的師團。七七事變後第三師團參加了淞滬會戰、南京事件,徐州會戰、武漢會戰等,隨後加入日軍唯一野戰軍團第11軍、隸屬日軍派遣軍華中方面軍,在第11軍司令岡村寧次、園部和一郎、阿南惟幾、橫山勇的率領下先後參加隨棗會戰、長沙會戰、鄂西會戰、常衡會戰、桂柳會戰等等,而張自忠將軍就是犧牲在棗宜會戰園部和一郎率領的第三師團部下。

第三師團可謂打滿整個抗日戰場,作為甲種師團從開戰爆發到投降前夕一直是充當侵略的先頭部隊,戰鬥力可謂強悍。其中第三次長沙會戰遭到薛嶽“天爐戰法”首次重創,在鄂西會戰中的石牌保衛戰,在阿南惟幾是率領下與胡璉的第11師展開抗戰以來規模最大的白刃戰,最終被胡璉擊退,於1945年8月在江蘇鎮江向國軍投降。日本投降後曾組建一直武裝警備隊,1960年後改編為第三師團一直沿用至今,現為日本陸上自衛隊乙種師團。

第六師團也叫熊本師團,日軍十七個常備師團之一戰鬥力也相當強悍,曾參加過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和九一八事變,是日軍一支對外侵略的勁旅。七七事變爆發後開始踏入侵略戰爭,南京的主要參與者,徐州會戰後也加入第11軍,參加長沙會戰被薛嶽擊潰後被調入太平洋戰場參加所羅門群島爭奪戰,從此走向滅亡直到投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