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巴掌”背后那些事

半碗猪肉、一记耳光,一件陈年旧事连日来刷爆网络。

周振兴、伊巧云、刘齐滨,《菏泽日报》7月3日刊发的一篇800字的短文把三个人的名字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公而忘私、自我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品质必将穿越时空,成为人们永恒的追求。

在“半碗猪肉”新闻事件前,伊巧云老人的知名度并不高,今天的很多菏泽人对其事迹知之甚少。但在多年前的曹县韩集镇“红三村”,说起她却是无人不晓,她的丈夫便是鲁西南革命先烈刘齐滨。

当专员是给人民当长工

7月10日下午,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电话采访了曹县韩集镇刘岗村村支书刘红宪。他告诉记者,刘齐滨旧居年久失修,多年前倒塌。当地有关部门准备在原址修建一处纪念馆,目前正在收集相关材料、纪念品。“我与他其中一个孙女是同学。”刘红宪说,刘齐滨的两个儿子已经去世,孙子、孙女目前生活在曹县。

“刘齐滨当时家境殷实,为了革命事业奉献了整个家庭和自己的生命,我们全村人永远不会忘记他。”刘红宪说。

刘齐滨,1908年生于曹县韩集镇刘岗村,1931年考入北京大学。1938年3月,“曹县青年抗日救国会”成立,刘齐滨被选为会长。1938年8月,刘齐滨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1年5月1日,晋冀鲁豫边区第二十二专署成立,刘齐滨被任命为专员。在专署成立大会上,刘齐滨面对来自根据地、游击区和敌占区的各界代表和刘岗村周围的群众近万人,发出肺腑之言:“我当专员是人民的公仆,就好比给人民当长工。”

有一次天气酷热难耐,有人提议买西瓜消暑。刘齐滨见有人有了脱水症状,担心中暑耽误工作,便批了个条子:“西瓜用款,请从我的津贴费中扣除。”后来会计入账,因考虑他体弱多病,便从公杂费中支出,没有扣他的津贴。在月底查账时,刘齐滨发现了此处纰漏,他批评会计:“不要把它看成小事,这样乱开支下去,制度被破坏了,人民的财产就要受损失,个人也容易犯错误。”他坚决要求补交了购买西瓜的费用。

一年冬天,上级考虑到天气寒冷,给专署拨发了一批棉衣御寒。但因为物资紧缺,专署干部每人都摊不上一件穿。刘齐滨的棉衣单薄,又因肺病身体虚弱,分发衣服的工作人员便自作主张分给了他一件。但刘齐滨却坚决不接受,他说:“我这件棉衣旧点破点没关系,破了补一补还能穿。”

一天做过9顿饭

在抗日战争时期,伊巧云曾经做过杨得志将军的房东。1939年2月,杨得志到鲁西南地区开展斗争,就住在伊巧云家里。当时的伊巧云和刘齐滨,把自己的家办成了抗日武装的“革命旅馆”。一些同志在他家里歇脚、吃饭,伊巧云、刘齐滨总是忙个不停。为接待来往将士,伊巧云曾一天做过9顿饭。为让将士吃饱吃好,她变卖了家中所有值钱物件,和娘家陪送的嫁妆。

2010年刘齐滨的儿子刘振堂在回忆录中写道:“不管严暑,不论白天黑夜,同志们一到家,母亲就把洗脸水送过去,接着便抱柴禾生火做饭。往往是这几位同志刚搁下饭碗,还没有来得及收拾,跟着又进来几位,母亲就撩起衣襟擦把脸上的汗珠,又笑盈盈地给新来的同志做饭去了。这样,常常一天做七、八顿饭。有时一次来几十位同志,遇到这种时候,母亲总是跟着忙前忙后,饭做好了,同志们一起,三人一堆,五人一摊地吃了起来,大家边吃边交谈,有说有笑,亲如一家。”

一天,伊巧云悄悄走到刘齐滨面前,轻声地说:“咱的粮食快吃完了,怎么办?”

“卖树!”刘齐滨毫不犹豫地说。

过了一阵子,伊巧云又愁蹙蹙地来到刘齐滨面前:“粮食又快吃完了,咋办啊?”

思前想后,刘齐滨想到,家里还有三亩地呢!便果断地说:“卖地!撑过去这一关!”

儿子要吃炒鸡蛋被拦回去

1942年初,刘齐滨的肺病开始频繁发作。组织上出于对他身体的考虑,让他离职休息治疗,但刘齐滨仍忧虑着根据地的存亡兴衰。同志们前来探病,他总是先询问百姓的生活如何。

有一次,伊巧云带着大儿子去看他。刘齐滨已卧床不起,桌子上放着没吃完的炒鸡蛋。当时只有四五岁的大儿子,一见桌上有炒鸡蛋,伸着小手就去拿。刘齐滨赶紧把儿子的小手拦了回去。因为他觉得,组织对他的照顾,如果让家人沾光了,性质就像贪污一样。他对妻子说:“这是党和人民对我的照顾,为的是让我早日恢复健康,更好地工作,孩子虽小,也不能随便享用。剩下的这一半,下顿饭热一下,不是又能对付一顿吗?”

肺病愈来愈重,咳嗽频繁,疼痛剧烈,刘齐滨的身体每况愈下。临终前,他忍着痛苦,向身旁同志们嘱咐后事:“我死后,可开个小型追悼会,要节约,通知各县自带干粮,烧锅开水就行了。对家属不要特殊照顾,让他们自食其力。请同志们不要难过,你们做好工作,就是对我的最大安慰!”

1942年5月29日,刘齐滨病逝,终年34岁。1943年8月,中共鲁西南地委将曹县西北地区改称为齐滨县,以纪念刘齐滨烈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