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中,白起怎样用60万全歼赵军45万大军的?计谋太精妙了

孙子兵法谋攻篇讲: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意思是十倍对敌方就会包围的办法,这是最稳妥的胜利方法。但是我们看战国时秦赵长平之战,白起包围赵军大军45万大军,加上最后秦王支援的部队也才60万,仅仅只比对方对了三分之一,是如何把赵军彻底包围,直至最后全部消灭的呢?今天咱们就来讲一讲长平之战的精妙之处,以此役可以稍窥中国古代战争智慧的一角。

长平之战中,白起怎样用60万全歼赵军45万大军的?计谋太精妙了

咱们先来说说战术层面的打法:在一般想来,用差不太多的人数包围敌人是几乎不可能的,比如60个人想要围住45个装备一样的敌人不让他们走,基本是完成不了的任务。唯一的办法就是地利,比如把45个人堵在房间里,守住门窗这些人就无路可逃。可是当把这个数字放大到45万,又要从哪里弄那么大的房子呢?我们来看长平之战的战场,秦赵两军隔着一个峡谷,各自在山岭上布阵,中间就是一个天然适合包围人的“房子”。

长平之战中,白起怎样用60万全歼赵军45万大军的?计谋太精妙了

战场上虽然是一片适合包围的峡谷,但是想要包围敌人也不是容易的事。历代包围战中,多使作的是在两则山岭上埋伏重兵,等对方行经峡谷时突然堵住去路,以此才能实现在峡谷中包围敌人的作战意图,但是秦赵之战却并不具有这样的条件。长平之战开始时,赵军就一路后退,先是在西面山岭空仓岭上构筑壁垒,但是廉颇担心秦国从南边调兵,插入山谷中把他包围在山岭上,于是就再次后退到丹水东边的山岭和后方的百里石长城,以中间隔着的峡谷和丹水,抗拒秦军,从此开始了对峙阶段。所以我们发现,秦赵各据一边,想要包围对方极为困难,普通人都知道是死地的地方,是个将领都不会把自己的军队放进去,还放弃自己的阵地让对手占据,然后完成包围,那赵军是怎么进的死地,真的是赵括纸上谈兵么?

长平之战中,白起怎样用60万全歼赵军45万大军的?计谋太精妙了

如果仅仅是遇上猪对手,所以才有了一场大胜,那秦赵之间的灭国战打得也太没水平了。秦国甚至都不用派白起上前线,能跟廉颇打得有来有回的王龁都能收拾得了赵括。所以历史并不是如此简单,赵括也不是我们想的那么没水平,至少能纸上谈兵的人怎么会犯这么大的错误?其实这一切都在秦国与白起的算计之中。

长平之战中,白起怎样用60万全歼赵军45万大军的?计谋太精妙了

大概是在廉颇退守丹水以东,并修筑壁垒的时候,秦国就看到了一举打垮赵国的机会,一个巨大的可以一举吃掉赵国所有军队的口袋已经张开,下面要做的就是怎么让对手进到口袋里,廉颇打仗非常稳健,他甚至因为秦军可能会抄他后路,就选择放弃原本的防线,进行后撤,自然也不会出现让对手把自己包围在死地的可能性,所以第一步就是要让赵国换将,或者说是被迫赵国放弃固守消耗的策略。

长平之战中,白起怎样用60万全歼赵军45万大军的?计谋太精妙了

历史记载说秦国用了一个反间计,散步谣言说秦军不怕廉颇而是怕赵括。这计策可以说是非常低级了,让人想到了幼儿读物上,乌龟对大灰狼说自己最怕水一样,稍微有些理智的人怕是都不会相信。但就是这么个简单的计策竟然神奇的成功了!如果说秦国就这么简单的散布个谣言就期望能达成自己的目标,那就太儿戏了。秦国又是怎么保证这个计策成功的呢?无它,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长平之战中,白起怎样用60万全歼赵军45万大军的?计谋太精妙了

秦国的谋略其实并不是阴谋,也不复杂,而是一个简单又不简单的阳谋,只需要让赵国看到,如果不换廉颇他们必败无疑即可。秦赵两国在长平大军对峙,所消耗的粮食非常巨大,两国都撑不久,而秦国却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上更禁得住消耗,赵国农业远落后秦国,同样的消耗之下最后撑不住的必然是赵国,所以秦国的反间计应该还带有这些内容:廉颇最终只会穷耗赵国国力,不但得不到上党地区,甚至还可能因为粮食问题发生赵国国内混乱和前线崩溃,而赵括曾经提过的一个办法不错,能不能战胜秦国先不说,至少能迅速逼迫秦国讲和。这样一来,这个计策就相当有吸引力了。

长平之战中,白起怎样用60万全歼赵军45万大军的?计谋太精妙了

而要让赵国最终上钩,还得切断赵国所有其他能够战胜秦国或讲和的可能性,这就要用外交手段了。东方六国,赵国是抗秦第一线,其它国家虽然希望当时最强的秦赵两败俱伤,但肯定不希望赵国完蛋,那么最终出手援赵的可能性还是有的。所以赵王就派使者出使往其他五国,甚至还派去了秦国求和。而秦国胃口大,自然不会让赵国轻易成功,所以殷勤接待赵国使者,麻痹其它国家,让

其它国家以为秦赵已经讲和,没有了插手机会。不需要很久,只需要到赵国撑不住就行。

长平之战中,白起怎样用60万全歼赵军45万大军的?计谋太精妙了

所以赵国就这样掉进了计谋里,为了最快的摆脱长平之战这个巨大的漩涡,只得换掉坚守的廉颇,换成了赵括。以小编看,赵王换上赵括未必是期望赵括能击败秦军,而是想赵括能给他一个和秦国讲和的机会,在劣势的情况下只有反杀一波,才可能出现这种机会,而弱势反杀是有风险的,廉颇肯定不会用,所以就换上了听话,或者已经有计划的赵括。赵括纸上谈兵厉害,肯定有设想过如何摆脱长平之战的办法,而这个办法应该是得了赵王认同的。

长平之战中,白起怎样用60万全歼赵军45万大军的?计谋太精妙了

于是,赵国一换上赵括,秦国就知道机会来了,立刻偷偷换上白起,换白起应该是因为此计关系重大,上白起最为保险,偷偷换也是为了防止赵国警觉,不按反间计中设定的那方法执行。后面的内容就简单了,白起让秦军假装失败,使赵括以为实行计划的机会到了,结果赵国全军突进,掉进了峡谷之中。所以小编认为赵括的计策其实也非常简单,那就是全军都上,不但包括前线精锐,也包括后方后勤部队(战国全民皆兵,后勤部队也是能打仗的),使自己在短时间内兵力超国秦国,自然就有获胜的希望,这也是为何长平一战会有高达百万人参战的原因。

长平之战中,白起怎样用60万全歼赵军45万大军的?计谋太精妙了

而这个计策彻底的掉进了秦国的圈套,秦国也早把兵力放在了前线,所以在峡谷西边山岭上直接就挡下了赵国的一波流攻势,而且也按照当初定好的办法,派两万五千精锐翻过不太可能翻过的高山,直插赵国后背,因为赵军全军压进,后方空虚,所以两万五千人就成功的夺取了赵国在长平东边的山岭,并且凭借赵国的壁垒抵挡赵括的反扑,这一仗应该很惨烈,后路被抄赵括肯定知道自己进了死地,必然拼死夺回,而秦军为了让这天大的计谋成功也得拼进全力,不但偷袭的两万五千人要死战,就是原本的秦国壁垒上的大军也会全线出击,吸引住赵括的大军不让他回头,然后还派了五千骑兵把赵军切成两截,彻底阻断赵军的粮道。

长平之战中,白起怎样用60万全歼赵军45万大军的?计谋太精妙了

为了让这一战能彻底功成,秦王又亲自前往河内郡,全民加爵一级,把15岁以上的青壮全部调往前线,彻底封死了赵军的退路,而方向正是前面讲到的廉颇担忧后路,而不得不放弃空仓岭防线的那个路线。赵括的生涩,最终还是败在了白起的老练之下。但是包围赵国如此之多的兵力,秦国也是一口吃不下的,最终在赵军断粮46天,全军统帅赵括中箭身亡之后才彻底失去斗志而投降。其实从这一点上看,赵括在被包围加断粮的情况下,在白起面前坚持46天已经显现出赵括应该还是有能力的,缺的不过是历练罢了。事后秦军损失也是巨大的,“死伤过半”,但最终还是拿下了这惊世一战,也赢得了横扫六国的机会。

长平之战中,白起怎样用60万全歼赵军45万大军的?计谋太精妙了

小编的分析也是非常浅略,毕竟这是凝聚了秦赵两国最顶尖人物智慧的一战,仅仅一千字那肯定是讲不明白的,甚至还应该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共同促成了这一战,小编的水平更是难以企及了。精彩绝伦的一战留在史书上的往往只有一段简略的文字,甚至只是一个成语,这会让后世人认为这一战实属侥幸,甚至是不可能存在,但是当我们详细的去分析,考证就会发现这简略文字的表面之下又是多么的波澜壮阔,那些看似匪夷所思的事情又是发生得那么合情合理,古人的智慧那真是高深得很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